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荔县冬枣种植区采集的发病枣果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证病法则、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鉴定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采用田间调查法对2种病害为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田间有效区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为害症状,并快速判断其病原类型,及进一步深入开展精准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陕西大荔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2种病害均主要为害枣果实,在枣果果腰或果肩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可能同时存在且症状相近极易混淆,但在病斑表面、皮下及久置表型3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怀黄菊黑斑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亭    王苗  王添乐  李明军 《园艺学报》2015,42(1):174-182
对怀黄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Huaihuang’)上发生的一种叶片变黑枯死的主要病害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观察、产孢表型分析、致病力检测和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引起的怀黄菊黑斑病。从发病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致病菌株A1和A2;PDA培养基上的2个致病菌株菌落质地、颜色、边缘整齐度等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显微镜下产孢表型也存在差异,但致病力没有差异,其rDNA-ITS序列一致性达100%,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KF688111。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是新疆有名的水果之一,产量高,品质好,销量广。但在苗木扦插繁殖时,常遇到严重的白绢病,特别是在扦插苗床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葡萄自绢病就会迅速发生,3-5天之内苗木死亡。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产。为弄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陆良县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研究,以期为云南平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陆良县平菇栽培过程中菌包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基于rDNA序列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菌棒感染的病原菌有平菇木霉(Tr...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山东省青岛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种类,2019—2020年从青岛市胶州市、莱西市、即墨区采集大白菜黑斑病病样18份,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鉴定,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从青岛地区采集的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中共分离到21株菌株,分别属于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日本链格孢(A. japonica)、交链格孢(A. alternate),其中交链格孢为优势致病菌,检出率为76.2%;但致病性最强的为芸薹链格孢,病情指数为48.15。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江津发现九叶青花椒根部腐烂后导致果实脱落。为此,开展了该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zni(Mart.)Szcc],引起九叶青花椒根腐。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果梨黑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从病组织中分离到2株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全部为引起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物,且其形态学均一致,选取代表性菌株基于形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因此,引发青海少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本研究为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柑桔黑斑病是一种真菌型致病菌引起的高发性病害,对柑桔产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综述总结了黑斑病病原菌的发现、检测方法,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预防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离发病组织的内生菌,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12类样品中第8类未分离到任何菌,样品第5类和第11类为细菌病害,其余为真菌病害,其中第1类病原菌为黑附球菌,第2类和第3类病原菌为镰刀菌,第4类病原菌为拟茎点菌,第6类、第7类、第9类、第10类和第12类病原菌均为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10.
黑斑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常对大白菜田间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明确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大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六盘水地区4个种植点大白菜黑斑病病样上分离到4个菌株。基于形态学和ITS、Alt-a1、tef-1多基因序列分析,4个菌株的鉴定结果均为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均为25 ℃,菌丝生长最佳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下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11.
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菌形态特征及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了蛹虫草栽培过程中易导致病害的3种细菌。结果表明,病原菌株E1与Flavobacterium chungangense,E2与Flavobacterium chungangense,E3与Janthinobacterium lividum的进化距离较小,同源性较高,初步确定分别与其同种。这对蛹虫草常见病害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金刺梨的种植效益,促进金刺梨的生长与发育,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金刺梨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及鲜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30kg/株处理水平对金刺梨株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平均株高达212.9cm,变异系数仅为3.74%,说明在0.30kg/株处理水平下,金刺梨株高最为稳定;0.30kg/株处理水平地径生长为4.24cm,为各处理间最大值,且变异系数为1.65%,变异系数最小,说明0.30kg/株处理水平金刺梨地径生长最为稳定和一致;2013、2014年金刺梨鲜果单产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5、2016年各处理间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0.30kg/株处理水平在2015、2016年产量最高,说明0.30kg/株处理水平能有效提高金刺梨单产,从而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无籽刺梨的种植效益,促进无籽刺梨的生长与发育,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金刺梨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及鲜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30kg/株处理水平对金刺梨株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平均株高达212.9cm,变异系数仅为3.74%,说明在0.30kg/株处理水平下,金刺梨株高最为稳定;0.30kg/株处理水平地径生长为4.24cm,为各处理间最大值,且变异系数为1.65%,变异系数最小,说明0.30kg/株处理水平金刺梨地径生长最为稳定和一致;2013、2014年金刺梨鲜果单产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5、2016年各处理间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0.30kg/株处理水平在2015、2016年产量最高,说明0.30kg/株处理水平能有效提高金刺梨单产,从而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凤舞剑  朱强  白耀博  曹丹  陶佩琳 《蔬菜》2021,(12):40-45
为了有效防控草莓根腐病,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徐州地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离、纯化后获取了5个真菌菌株,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碱基序列测定结果比对发现:CMGF-1是胶孢炭疽菌或其亚种,CMGF-2和CMGF-3是棒孢拟盘多毛孢或其亚种,CMGF-4和CMGF-5是串珠镰刀菌或其亚种。黑根根腐的致病菌主要是镰刀菌和拟盘多毛孢菌,而红中柱根腐的致病菌是胶孢炭疽菌。  相似文献   

15.
辣椒白绢病为辣椒土传病害,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为准确鉴定辣椒白绢病,在江苏南京地区采集到疑似辣椒白绢病病株,采用常规植物病原菌分离方法,分离菌核H样和菌丝S样,经PCR扩增和BLAST比对,确定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通过初步建立分子检测技术体系,以期为江苏地区辣椒白绢病的对症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后发病的火龙果进行病原菌分离,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及rDNA-ITS分析法进行鉴定,并探究不同浓度的丁香酚对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为新暗色柱节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并通过体外抑菌及室内毒力测试发现,丁香酚对N.dimidiatum、E.nigrum、F.oxysporum、N.sphaerica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EC_(50)分别为0.1748、0.1283、0.1147、0.1560 mg/mL。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干枯病是发生在广东杧果产区杧果上的一种新病害,为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稀释涂布法分离和纯化、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杧果干枯病病样中分离获得的菌株NY01,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菌体杆状,最适培养温度28℃,最适pH值7.0~7.2。刺伤接种到健康杧果叶片,4 d后叶片呈现典型病斑。以菌株NY01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的16S rDNA片段,经BLAST分析,菌株NY01 16SrDNA序列与Sphingomonas sanguinis(登录号KT766073)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63%。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NY01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sanguinis。血红鞘氨醇单胞菌能够引起杧果细菌性干枯病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耶芳芳 《现代园艺》2023,(19):93-95
近年来,西宁市杨树黑斑病发病愈发严重,对该地区杨树生长及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西宁市西山林场杨树黑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系统调查,明确了2022年本地区杨树黑斑病发病情况;并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明确了该地区病原菌类型,最后针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并完成了户外防治及防效调查,为今后杨树黑斑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100片病叶、20个病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基于TEF、ITS、GPD和Alta1序列构建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来确定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试验共得到62个链格孢属菌株,选取6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其中HG3-1、HG5、GL1、GG12和GL14与Alternaria alternata聚为一簇,HG2与A. tenuissima聚为一簇。分离菌株HG3-1、HG5、GL1、GG12和GL14的分生孢子链为1~10个分生孢子,有分支;HG2的分生孢子链为1~14个分生孢子,有分支。6个代表性菌株接种离体叶片和果实后均可发病。确定引起黄冠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A. alternata和A.tenuissima,首次从黄冠梨黑斑病中分离出A. tenuissima。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云南省元江地区"哈路比"葡萄柚贮藏期果实病原细菌的种类,为葡萄柚的长期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采后葡萄柚果实为试材,于室温贮藏(温度18~22℃,湿度80%~90%),从新发病的葡萄柚果实的病健交界处获取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运用传统形态学鉴定、革兰氏染色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分子鉴定法进行综合鉴定。试验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出3株病原细菌,分别命名为Y-1、Y-2、Y-3。经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3致病性最强;经传统形态学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综合鉴定,3株细菌分别隶属于2个系统发育分支,所测得细菌菌株Y-1与Serratia marcescens DSM30121T(AJ233431)相似性为99.23%;菌株Y-2与Enterobacter asburiae JCM6051T(AB004744)相似性为97.73%,菌株Y-3与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 LMG2693T(Z96078)相似性为97.23%。其结果明确了元江地区葡萄柚贮藏期病原细菌的种类有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云南省元江县"哈路比"葡萄柚贮藏期的优势致病细菌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这为以后葡萄柚贮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