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A—3保水剂的抗旱增产效应胡丽华,王肖鲸江西省棉花所九江港口332105SA—3保水剂是一种能够迅速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后而膨胀,形成不管使用多大压力也很难脱水的凝胶物质,所吸着的水大部分为自由水可为植物利用。将保水剂应用于棉花,目的在于缓...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会兰 《中国棉花》2001,28(6):41-41
自 1 990年至今 ,在棉花栽培试验中 ,对多个棉花品种反复进行了保水剂应用效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只要施用浓度适当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对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以及产量等都有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保水剂改善了根系周围的水分环境 ,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发育 ,从而提高了产量。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不管在任何质地的土壤中 ,土壤含水量只要在棉种萌发最低含水量之间( 7.44%~ 1 3.5% )都促进棉种萌发 ,处理比对照早出苗 2~ 3天 ,在其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低效果越明显 ,当土壤含水量在棉种萌…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6个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播种时用保水剂对棉花种子进行涂层、在棉苗三叶期用小麦千秆4 500 kg/hm2覆盖棉田、在现蕾后用抗旱剂1号叶面喷施3次以上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效果最佳,能贮水保墒、有效减少水分蒸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作用明显,对干旱地区棉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小粒咖啡生产经常受到季节性干旱和土壤营养不足的制约。为探讨小粒咖啡节水抗旱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模式,采用3个保水剂水平和3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保水剂和氮肥对小粒咖啡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低保处理可以获得小粒咖啡苗木的最大生长量(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和对照(无氮处理)相比,低氮可使干物质累积量提高24.10%,而高氮减少干物质累积11.95%。和无保水剂处理相比,低保水剂提高干物质累积11.53%,而高保水剂抑制干物质累积8.65%。此外氮肥和保水剂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日蒸散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施氮和保水剂可分别提高小粒咖啡水分利用效率2.72%~35.37%和8.48%~20.24%。小粒咖啡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后降。过高水平保水剂和氮肥都会对小粒咖啡的苗木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氮低保处理可同时提高干物质累积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2015~2016年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设置两种水分处理,正常供水(W1)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干旱(W2)处理为田间持水量45%~55%,同时施加保水剂(B)和锌肥(Zn),对照处理(CK)不添加保水剂与锌肥,研究保水剂与微量元素锌对辽西地区玉米生理形态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期内,施加保水剂和Zn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拔节期的增高速率,在W2处理下,Zn1B(低锌+保水剂)处理较CK处理在拔节期的增高速率提高52.2%,且效果极显著。使用保水剂时适当的施用锌肥可以提高玉米的根冠比,在正常供水和干旱两种水分处理下,Zn1B(低锌+保水剂)处理较CK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5.3%、17%。因此保水剂与锌肥配施对于辽西地区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增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PVC筒进行保水剂不同粒型和施用量试验,设置细粒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每种粒型设3个施用剂量,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探讨保水剂不同粒型、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光合性状的影响及对淡黑钙土蓄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极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光合性状,极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表现能力,细粒型优于颗粒型,细粒型最佳施用量为45 kg/hm2,颗粒型最佳施用剂量为6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控制南疆盐渍化地区棉田土壤中的盐分,进一步提高棉花植株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土壤-棉花-大气系统(SCAC系统)进行的研究,建立了南疆盐渍化地区的棉花水分迁移模型,计算出棉花植株水分的吸收效率,从而来调控棉田土壤的水分、盐分及其根系分布,达到控制盐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并对棉花水分迁移模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棉花水分快速测定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召胜 《中国棉花》2000,27(1):33-34
棉花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是烘干失重法。这种方法测量准确 ,重复性好 ,但需要天平、烘箱等实验设备 ,只宜于实验室使用 ,不能满足棉花收购现场的使用要求。近年来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电测法为代表的棉花水分快速检测技术迅速发展 ,新型棉花水分快速测定仪器不断问世。但由于受棉花品种、品质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仪器的测量误差一般在 0 .5%~ 1 .5%范围、重复性在0 .5%左右 ,难以满足棉花行业的水分测定要求 ,未能得到行业认可。检测工具的不完善 ,使得我国棉花收购长期存在依靠收棉人员凭感官判定棉花水分含量的问题 ,…  相似文献   

9.
以3种保水剂及玉米为实验材料,采用室内测定不同保水剂的吸水特性及施入保水剂后温室盆栽玉米控水的方法,研究保水剂膨胀率、吸水特性及控水过程中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玉米苗期株高、基径等生长特征影响。结果表明,3种保水剂溶胀度可达147.0~296.3,吸水倍数可达57.70~290.9倍;吸水速率开始较快,45min后缓慢达到平衡;使用保水剂可增加盆栽玉米土壤含水量,抑制水分的蒸发。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的玉米株高增加3.89%~22.10%,玉米基径增加50.00%~79.55%,根条数及根干重均好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3种保水剂的施用效果为沃特新型多功能保水剂最好,汉力淼保水剂、旱宝贝保水剂次之。保水剂能有效延长玉米植株死亡时间7d以上。  相似文献   

10.
范力旻 《中国棉花》2007,34(12):12-13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测法为代表的棉花水分快速检测技术迅速发展,新型棉花水分快速测定仪器不断问世。本仪器为XJ101型系列棉花水分测试仪的升级产品,保持了原有仪器的特色,引入了新型单片机—AT89C51.CC03,增加了通讯功能,改进了测水方式,相对于市场上的测试仪器,有更多的优点。1目前国内棉花回潮率测试技术现状目前国内棉花回潮率测试的方法为:烘箱法、电阻法。棉花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是烘箱法。这种方法测量准确,重复性好,但需要天平、烘箱等实验设备,且测试时间长,只宜在实验室使用,不能满足棉花收购部门…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2.
灌浆期干旱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灌浆期水分亏缺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二倍体野生一粒、栽培一粒小麦,四倍体野生二粒、栽培二粒小麦,六倍体小麦"长武134"和"陕253"等6个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方式,对不同倍性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轻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种水分处理下,不同倍性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差异极显著.在灌浆过程中,水分亏缺对不同倍性小麦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不明显.而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减小.六倍体小麦平均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2.03 μmol CO2·m-2·s-1),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六倍体小麦平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约为7.12 μmol CO2/mmol H2O ,分别是四倍体和二倍体的1.63倍和2.05倍,并且在灌浆开始时就达到最大.因此,小麦长期进化过程中,六倍体小麦花后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Cotton produces more biomass and economic yield when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three plants per hole) than in a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one plant per hole), even at similar plant densities, indicating that individual plant growth is promoted by cluster planting. The causal factors for this improved growth induced by cluster planting pattern, the light interception, canopy microclimate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of cott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rid region of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light interception were higher in cluster planting,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aditional planting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stages. Cotton canopy humidity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as increased but canopy temperatures were reduced by cluster planting. In the later growth stage of cluster planting,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higher and the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anopy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 We concluded that differences in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e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yield in cluster plant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of cotton.  相似文献   

14.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也不同程度高于老品种,其中以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17.3%),而胞间CO2浓度却低于老品种。在盛花期和盛荚期,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水钾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其产物积累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钾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光合速率与各器官干物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期与花期控水时,土壤水分及水钾互作极显著影响光合速率(Pn);结荚期控水时,水分极显著影响Pn。花期与荚期控水后测定的Pn要高于苗期的Pn。水钾耦合对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影响趋势相似,即水分效应要优于钾肥,且一般而言同一钾肥水平下,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W4>W3、W5>W2>W1。只有当土壤水分供应适宜(W3)时,钾肥的施用提高了植株的Pn、Tr和Gs。水分对植株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要优于钾肥,且水分为正效应。苗期及开花期控水条件下,植株的Pn与根、茎、叶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Pn与各器官的相关程度表现为茎>叶>根;结荚期植株Pn与根、茎、叶干物重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荚粒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甘薯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对23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甘薯种质资源进行光合性状测定,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3份种质资源7个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高光效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3份甘薯种质的7个光合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个光合指标参数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18%,其中,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最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相关性分析中,净光合速率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蒸腾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光合因子、气孔因子与叶绿素含量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5.511%。聚类分析将23份甘薯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的7个光合指标综合表现突出,且净光合速率高,因此,第Ⅰ类群可作为适合育种需要的高光效甘薯种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因子对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非盐碱和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明显双峰曲线,第1次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00~10:00和上午9:00,第2次峰值均在下午14:00,中午均出现光合的“午睡”现象,但盐碱胁迫显著降低一天中的净光合速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9:00~13:00时非盐碱和盐碱胁迫下的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有所不同;在非盐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是气孔导度,其次是气孔限制值,气孔因素是影响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因子;在盐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光强,其次是空气温度,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钾营养对杂交稻光合作用动态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杂交稻威优35号在低钾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三个钾水平:K0(不施钾);K1(1.5 g K/ 15 kg土);K2(3.0 g K/15 kg土)。结果表明:(1) K0处理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率降低而暗呼吸增高,叶绿体发育迟缓而解体较早,光合功能期缩短;K1及K2的净光合率明显高于K0,光合功能期亦较长,而暗呼吸则长时期保持较低水平。(2)K0处理在灌浆期净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而K1、K2则在夏日中午仍保持较稳定的净光合率。(3) K0处理“午休”的出现与蒸腾速率增高有关,且在上午9时还有一蒸腾高峰,使叶子大量失水;施钾处理在一天中的蒸腾曲线则较平稳。(4)K0处理稻株叶片中含K量从上到下有明显梯度,灌浆期下层叶的含K量仅为剑叶的30.08%,易引起早衰,且使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施K处理叶片从上到下无明显梯度。总之,施K增加光合面积,避免早衰,增加粒数,显著提高谷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不同肥水类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给小麦抗旱育种和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防雨旱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了干旱胁迫对6个不同肥水类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有所升高。其中,水浇地品种烟农21、烟农24和济麦2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且下降幅度大,而旱地品种青麦6号、济旱5034和鲁麦21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且下降较为缓慢,而胞间CO2浓度较低。青麦6号具有较高的抗旱指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好的叶片结构和功能状况,是其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修枝对大花序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花序桉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修枝强度(不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对其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重度修枝树高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外,修枝强度对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无显著影响,呈生长量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在不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轻度修枝。轻度修枝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中度修枝其次,不修枝的最小。综合考虑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因素,修枝强度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为较好的大花序桉无节材培育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