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在 Na Cl胁迫下 ,棉花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棉花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随 Na Cl浓度增加而减少 ,而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随 Na 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当品种间相对变化率的标准差最大时 ,为适宜的筛选浓度。在适宜的 Na Cl浓度下 ,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变化率愈高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率愈低 ,品种的耐盐性愈强  相似文献   

2.
刘开昌  李爱芹 《玉米科学》2004,12(Z2):111-113
施硫后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施硫22.5 kg/nm2(S1)能使子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05%和6.88%,淀粉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施硫22.5 kg/hm2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积累量增加,有利于蛋白质和油分的合成.施硫后叶片可溶性糖有增加的趋势,但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施硫22.5 kg/hm2时,子粒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升高,但当施硫量增至90 k∥hm2时,其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降低7.1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幼苗在冷驯化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霜冻敏感的中薯3号和耐冻的野生马铃薯03079-435(Solanum acaule)的幼苗为试材,对其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4℃/2℃,昼/夜),两者的总叶绿素含量都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03079-435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呈升高趋势,而中薯3号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基因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中薯3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明显低于03079-435。推断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与冷驯化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有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为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秋、冬季节植株叶片及根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降低了菠萝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叶片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并提高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了叶片及根系的MDA含量,同时提高了叶片及根系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地膜覆盖后菠萝叶片及根系的SOD、POD及CAT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锦绣杜鹃花芽分化与叶片物质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锦绣杜鹃的花芽分化结构变化,测定来自不同开花率的植株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初步探讨这些物质变化与其花芽分化过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州地区的锦绣杜鹃在6月下旬开始花芽形态分化,约40 d形成完整的小花结构,8月中下旬出现肉眼可见花蕾。锦绣杜鹃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高成花率植株的功能叶中干物质含量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出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起伏变化,直至花芽分化完成后再一直回升趋于平稳;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呈升高-降低-再回升的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再回升的变化。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在花芽分化前的快速有效积累和后期的有效利用,对锦绣杜鹃花芽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与植株成花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兵团第一师推广的3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牧草盲蝽危害后棉株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力等指标,以探讨棉株体内碳氮含量及保护酶活力变化与牧草盲蝽危害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草盲蝽危害对不同品种棉株生理代谢指标变化影响一致,抑制叶绿素、蛋白质合成,受害后棉株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保护酶中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上升。新陆中38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率及新陆中3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率显著高于j206-5。初步判定j206-5更适应牧草盲蝽取食危害。  相似文献   

8.
EMS诱变苦荞突变体与其亲本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凯氏定氮法、三氯化铝法、蒽酮比色法、愈创木酚法、KMn O4滴定法、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荞麦矮杆突变体(M1)、小粒突变体(M2)、早熟突变体(M3)、晚熟突变体(M4)、大叶突变体(M5)和对照(CK)籽粒的蛋白质、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1黄酮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高于CK,POD活性显著低于CK,而蛋白质、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与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M2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显著高于CK,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与CK间差异不显著,而SOD活性显著低于CK。M3的CAT和SOD活性均显著低于CK,而蛋白质、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POD活性与CK均无显著差异。M4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K,CAT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M5的CAT活性显著高于CK,蛋白质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两者的黄酮、可溶性糖、总叶绿素含量以及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9.
以"丹波黑"大豆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5%(v/v)甲醇对中性土壤、红壤和黄壤条件下大豆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甲醇后,中性土壤、红壤、黄壤中大豆的株高均显著增加,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中性土壤和红壤中大豆叶片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变化,黄壤中大豆叶片重量显著增加。随着甲醇处理时间的延长,中性土壤中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红壤中可溶性糖含量缓慢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壤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显著递增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叶面喷施5%甲醇可以显著促进黄壤中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温度处理冬、春小麦叶片,随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和O÷2产生速率增加;MDA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下降,在冬小麦中上升。-2℃下,处理时间不同的小麦叶片,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春小麦中减少,在冬小麦中呈Z型曲线。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春小麦光合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了解春小麦的抗旱生理机制,以春小麦品种陇春26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春小麦旗叶光合参数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春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酸性转化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增强.中度水分胁迫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重度水分胁迫和正常供水对照;重度水分胁迫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中度水分胁迫和正常供水对照,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中度水分胁迫和正常供水对照.说明中度或重度干旱胁迫下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是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光合原料缺乏所致,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有助于春小麦抵御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进一步阐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以2组种子活力差异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与lv1、hv2与lv2为试材,研究其生育后期叶“源”和籽粒“库”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较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吐丝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高。研究还表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生理特性(除叶绿素b含量外)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吐丝后30 d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因此,适度较强的叶片光合生理,保证光合产物的高效积累,降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提高甜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郝建军  黄春花  卢环  于洋 《大豆科学》2012,31(3):436-439
以大豆品种"铁丰31"为试材,在幼苗第二片复叶完全展开时分别以1 500 mg.L-1的KHCO3和NaHCO3喷施于叶片的正反两面,测定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光合色素等生理指标,以探讨K+、Na+和HCO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K+、Na+和HCO3-能提高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含量,增加叶绿素b在总叶绿素中的比例;促进光反应的电子传递为暗反应碳固定提供更多的同化力来促进大豆幼苗光合作用;提高大豆幼苗叶片的ATP合酶活性及光合磷酸化活性;增加大豆幼苗叶片PEPC酶活力和PEPC比活力;其中HCO3-对提高幼苗光合速率、叶绿素b合成及全链光合电子传递速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NaHCO3显著增加了Rubisco含量。K+对Rubisco含量的促进作用小于Na+,对其它各指标的促进作用均大于Na+。  相似文献   

14.
锰、硼对大豆几种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硼、锰对大豆各生育期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锰或硼能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大豆叶片的呼吸速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且锰和硼适量同施作用更显著,表明适量锰和硼在大豆体内呈相互促进作用。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上,适量施锰较适量施硼处理的作用更大,在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上,适量施硼处理较适量施锰处理作用更大。而高浓度的锰或硼处理对大豆叶片上述生理效应产生相反的效果,且高浓度的硼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锰更大,表明5mg/L的硼处理已对大豆产生了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氯化胆碱对低温胁迫下稻苗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不同浓度(0、 50、 100、 300、 500、 700、 1000 mg/ L)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和叶面喷施稻苗,在3~4℃低温胁迫下,稻苗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产生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残存量则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故经氯化胆碱处理者,其总含水量与对照间差异虽然不大,但束缚水含量增加而自由水含量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氯化胆碱能明显地保护处于低温胁迫下的稻苗的细胞膜系结构和提高其防冷性物质含量,从而增强稻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6.
毒死蜱对番木瓜生理生化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木瓜幼龄植株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毒死蜱,探讨毒死蜱对番木瓜生理生化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毒死蜱后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增,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叶片出现斑驳黄化、皱缩症状,提早脱落;植株根、茎、叶生长量明显减少.番木瓜幼龄植株对毒死蜱敏感,喷施毒死蜱易导致植株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硼对黄瓜幼苗光合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培法,以川绿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缺硼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光合速率、Rubisco酶活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缺硼处理抑制了黄瓜幼苗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增加,增加了冠根比,减小了叶面积;在缺硼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的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蔗糖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Rubiso酶活性和叶绿素a、b含量明显减少,而叶绿素a/b变化不明显。【结论】缺硼通过增加叶片中的碳水化合物,降低Rubisco酶活性,减少光合色素,进而降低光合速率来抑制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Foliar sprays of calonyctin, a natural plant growth regulator extracted from the leaves ofCalonyction aculeatum (L.) House, at a concentration 0.05 activity units, increased the tuber yield of six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cultivars by 7–19% (mean 15%) during 1993 and 1994.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alonyctin-treated and untreated potato plants were usually detected 30–40 days after spraying them with calonycti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reated potato leaves increased, and the chlorophyll a:b ratio decreased. By 40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root oxidizability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nts also increased. Their subsequent decline as the plants aged was inhibited by calonyctin. It is concluded that calonyctin delayed the senescence of potato plants and increased tuber growth at la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对鸟巢蕨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7种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方,通过测定鸟巢蕨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光合特性指标,以筛选适宜鸟巢蕨生长的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鸟巢蕨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以纯椰糠作为基质最适宜鸟巢蕨的生长,该基质适合在海南鸟巢蕨的大规模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杨  王昌全  李冰  李焕秀  杜倩  张伟 《茶叶科学》2010,30(5):343-349
通过叶面配合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2SeO3)和醋酸锌[(CH3COO)2Zn·2H2O],研究硒(Se)、锌(Zn)及硒锌交互(Se-Zn)作用对春茶硒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喷施Na2SeO3均能提高醇溶态、水溶态、盐溶态的硒含量,尤以200~400 μg/mL的硒处理对春茶中硒的含量提高效应明显,其中醇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最大,水溶态次之,盐溶态最小,且醇溶态、水溶态硒占总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20%~0.40%的锌对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有显著的提高效应,而高浓度锌(1.20%)抑制3种形态硒的吸收;(3)低浓度硒(50 μg/mL)与不同浓度的锌配比,3种形态的硒含量整体都较低,醇溶态、水溶态硒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盐溶态,其余浓度的硒锌配比,硒的化学形态分布与单硒相似,200~400 μg/mL的硒与0.40%~0.80%的锌配合喷施,3种化学形态硒含量提高效应最明显,醇溶态、水溶态硒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又以200 μg/mL的硒与0.80%的锌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