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甜菜碱对黄鳝生长及肌肉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甜菜碱含量的饲料进行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甜菜碱的饲料饲养黄鳝,黄鳝生长较慢,饲料系数偏高,肌肉及肝脏脂肪含量较高。随着饲料中甜菜碱含量的添加,黄鳝生长加快、饲料系数降低。当饲料中甜菜碱添加量达到(1.5~2.0)g/100g时,黄鳝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脏脂肪含量较少,与用动物性饵料养殖的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
饲料添加胆碱对黄鳝生长及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胆碱含量的饲料进行黄鳝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含胆碱的饲料饲养黄鳝,黄鳝生长较慢,饲料系数偏高,肝脏脂肪含量较高。随着饲料中胆碱含量的增加,黄鳝生长加快、饲料系数降低。当饲料中胆碱添加量达到8-12g/kg时,黄鳝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脏脂肪含量较小,与用动物饵料养殖的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黄鳝性逆转机理,对黄鳝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及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黄鳝血清蛋白含量基本相同,而雌雄间体黄鳝的血清蛋白含量则有所增加。从电泳分析结果来的睦,黄鳝的雌,雄和雌雄间体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组分血清蛋白百分含量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应用铸型技术等方法研究了黄鳝排尿器官的解剖学结构。结果见到,黄鳝2条中肾管在中肾末端与所谓退化性腺(亦即膀胱)相连,并与该“退化性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通道关系,而“退化性腺”直接通于尿孔。此外,组织学的研究也支持了解剖学结果,并证实中肾管在“退化性腺”中存在着2种开口类型;单口型和双口型。研究结果为作者先前提出的有关黄鳝“退化性腺”是膀胱的结论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营养学方法提高肌肉中脂肪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产肉性能越来越高,但在人们对膳食脂肪与健康关系认识提高的情况下,对肉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影响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而肌肉脂肪含量的多少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肌肉内脂肪形成的细胞学、组织化学等方面,并从营养学的角度综述影响肌肉脂肪的因素。1肌肉脂肪由于脂肪是肌肉香味的重要来源,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即肌肉脂肪含量越高,肉的口感越好,通常猪眼肌肌肉脂肪的含量水平在0.5%~2.5%之间,DeVal等的研究认为,当肌…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规律,并对影响大豆脂肪和蛋白质积累的因素(纬度、温度、肥料、光照和水分)及其积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体重为(9.86±0.82)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试验对象,以白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设计10%、15%、20%、25%、40%共5个蛋白水平梯度的等能饲料,探讨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生长、性腺发育和性逆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黄鳝的体重、肥满度、日增重、净增重和成活率都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黄鳝的性腺指数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蛋白含量饲料组中,间性和雄性比例明显高于高蛋白含量组,表明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的性逆转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鳝肠组织消化酶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收集黄鳝肠组织并测定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力及其人动力学,结果表明:黄鳝蛋白酶主要消化部位在前场,脂肪酶在后肠,而淀粉酶在前,后肠均有一定程度的消化作用。本实验初步确定了3种酶的最适pH值,最适底物浓度及NaCl淀粉酶的有效激活浓度。  相似文献   

9.
黄鳝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对32尾不同体长黄鳝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鳝的体长(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关系,即y=6.059x+2.164,相关系数r=0.628 6。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不同体长黄鳝血清的胆固醇含量,发现黄鳝体长(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回归方程y=6.059x 2.164,相关系数r=0.628 6.  相似文献   

12.
黄鳝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及胞内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量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黄鳝生长激素,采用RT-PCR的方法从黄鳝脑cDNA中扩增得到了黄鳝生长激素基因。通过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后,将黄鳝生长激素基因ORF区域序列连接到酵母胞内表达载体pGAPZB中,构建了重组胞内表达载体pGAPZB—rfeGH。用BlnI线性化重组质粒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过Zeocin筛选和PCR扩增转化子基因组筛选,得到了数株基因工程酵母菌,序列测定表明生长素基因已经成功的转移到酵母基因上。黄鳝生长激素胞内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黄鳝生长激素基因的功能和大量开发并利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立鳗鲡各组织中乙酰甲喹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采用SunFireTM C_(18)柱(4.6mm×150mm,3.5μm),柱温35℃;以甲醇∶水(40∶6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39nm。结果表明:在0.05~2.5μg·mL~(-1)范围内,乙酰甲喹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含量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乙酰甲喹在鳗鲡肌肉、肾、肝和血浆中的检出限分别为3μg·kg~(-1)、15μg·kg~(-1)、15μg·kg~(-1)、15μg·L~(-1),鳗鲡各组织中乙酰甲喹回收率在76%~9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满足鳗鲡各组织基质内乙酰甲喹残留量的快速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体重16.8~24.3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研究对象,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磷酸酯(其中Vc添加量分别为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mg/kg),在23~25℃水温下饲喂14d,以了解Vc对黄鳝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吞噬细胞活性在饲料中Vc添加量为400.0-600.0mg/kg时达到最高,而溶菌酶活性在Vc添加量为200.0mg/kg时达到最高。在不同组织中SOD的活性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当饲料中Vc添加量为50.0mg/kg时,SOD活性显著降低。这表明当饲料中V。添加量在400.0-800.0mg/kg时,黄鳝能获得最好的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黄鳝血清总脂含量与体长的相关性。[方法]以处于繁殖季节的体长为19.3~68.0 cm的53尾黄鳝为研究对象,采用香草醛法测定不同体长黄鳝的血清总脂含量,并分析体长与黄鳝血清总脂含量的关系。[结果]黄鳝血清的总脂含量为3.94~11.61 mg/ml。黄鳝体长(x)与血清总脂含量(y)间的回归方程为y=5.526 1 x+392.7(r=0.373 8),说明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繁殖期间黄鳝血清总脂含量随体长变化不大,这使黄鳝在繁殖期间血清总脂含量处于较稳定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联泰  安贤惠  吴学丹  王静  孟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69-11870
黄鳝属合鳃目(Synbanchiformes),合鳃科(Synbranchidae),黄鳝属,主要分布于东印度、日本和中国,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使其在近几年的养殖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经济水产品之一,与此同时,其遗传学、活性物质等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纳总结了黄鳝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氮代谢和活性物质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黄鳝活性物质的开发前景,供黄鳝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光周期和水温这 2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对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1)连续光照可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 ;连续黑暗环境中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仍保持昼夜节律性 ,但波动幅度变窄 ;光暗颠倒导致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出现 180度移位。从而说明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的相位变化基本能反映出光周期的时程改变。 2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15~ 2 1℃ )内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高温 (31℃ )则刺激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1)。由此可见 ,黄鳝血清褪黑激素水平受到环境光周期与水温的协同调节。温度相关性的幅度变化协同光周期依赖性的时相变化 ,可能是调节褪黑激素发挥生殖调节作用的 2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