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毛竹林土壤酶和土壤养分元素对地表覆盖翻耕的响应,为毛竹林覆盖经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稻草覆盖2年翻耕、覆盖2年未翻耕和自然生长(对照)的毛竹林0~50 cm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翻耕样地和未翻耕样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且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处理后,覆盖2年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样地(0~10 cm土层差异显著),覆盖2年未翻耕样地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10~20 cm土层除外)也均低于对照样地;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则显著增加。(2)覆盖处理后,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得到增加;覆盖翻耕样地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10~20 cm土层达到最大;翻耕处理与未翻耕处理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在0~30 cm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与土壤各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多酚氧化酶和土壤养分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物酶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土壤养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地表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土壤肥力,且覆盖翻耕措施较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
以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松中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0~10 cm和1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5种土壤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林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土壤酶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变化较大;土壤p H值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根钻法研究黔中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不同层次土壤(0~20 cm和20~40 cm)细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在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中单位面积根量是20~40 cm土层的3~6倍;土壤中养分含量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马尾松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与土壤中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与马尾松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养分含量对生物量、根长密度的综合影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03、0.917),土壤养分(0~20 cm、20~40 cm)对马尾松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878、0.934),与树高线形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红松1~2年生叶片和其林下生长的土壤为对象,研究红松叶片中磷含量、磷贮量及其林下土壤中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氮磷钾矿质养分含量。揭示叶片质量、磷素水平与各层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质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无关,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针叶磷含量无关,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与2年生针叶磷含量显著相关。不同年生针叶的磷含量与各土层的速效磷含量都有显著的回归关系。针叶中磷贮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伊犁河谷沙枣、新疆杨、加小杨×俄罗斯杨和白榆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对0~20cm和20~40cm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并研究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酶和养分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20~40cm土层较少;各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白榆林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全钾和速效钾处于较高水平,新疆杨林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一定的相关,其中脲酶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碱解氮和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连作对湿地松纯林土壤肥力及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彭场林场中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 象,调查并分析连作林分和非连作林分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和林木生长量及根系差异 。结果表明:0~10cm土层中非连 作林分土壤氮、磷、有机质含量均高于连作林分,>10~20cm土层中非连作林分土壤的氮和磷含量高于连作林分;非连作 林分林木根的长度和表面积均高于连作林分;利用解析木数据拟合林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曲线,15a前连作和非 连作林分的树高和胸径没有明显差异,但非连作林分的单株材积高于连作林分,而25a时,非连作林分的胸径和单株材积 明显高于连作林分 。可见,湿地松连作会导致土壤肥力退化,林分生产力下降,对于连作林分土壤肥力维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季节动态、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联,对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积累、季节动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肥力指标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0~10cm和10—2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季节动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7月;20~40cm和40—60cm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季节变化不明显。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的影响均体现在直接作用上,而土壤含盐量则体现在间接作用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西中部天然马尾松林不同生长阶段细根生物量及土壤性质的调查,分0~20 cm、20~40 cm土层探讨细根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组土壤细根总生物量大小表现为:过熟林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同一土层不同龄组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龄组细根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中。各土层不同龄组间土壤含水率均表现为成熟林显著大于幼龄林(P0.05),容重与土壤碳氮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碳氮磷大部分都储存在0~20 cm土层中。0~20 cm土层中,活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容重、有机碳、全氮含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P0.05),而死细根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细根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容重相关性显著(P0.05),与全氮含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20~40 cm土层中,活细根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但全氮含量与细根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0.05),与死细根生物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活细根总生物量、死细根总生物量及细根总生物量与全磷含量相关性在两土层中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给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参考,设置油茶纯林、土茯苓(Smilax glabra)单种和油茶套种土茯苓3种种植模式,采集各种植模式0~2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茯苓单种模式各土层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上表土层(0~10 cm)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油茶纯林模式;油茶套种土茯苓模式各土层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下表土层(10~20 cm)脲活性酶均显著高于油茶纯林模式。油茶纯林模式各土层的养分含量均最低,均显著低于土茯苓单种模式;油茶套种土茯苓模式上表土层有机质、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及下表土层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油茶纯林模式。土壤酶活性与各养分含量均呈正相关,部分指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弱。油茶套种土茯苓模式可提高油茶林的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适宜在油茶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和30~60 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磷含量在0~30 cm土层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0~30 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1),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5),30~60 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地(P<0.05),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且与水解氮、速效磷、腐殖质碳的相关性高于其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在林地土壤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撂荒具有更好地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能力,对维持杉木人工林地持续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松林(Pinus elliottii)、桉树林(Eucalyptus urophylla)和木荷林(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土壤层次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和吸湿水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木荷林>桉树林,土壤自然含水量、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湿地松林>桉树林>木荷林,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桉树林>湿地松林>木荷林;(2)在不同林分类型0~60 cm土层下,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有机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吸湿水含量、pH、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3)不同土层深度、林分类型与土层深度交互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种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生长现状的调查,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不同林分密度的湿地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树高前期生长快,6 a或9 a后生长趋缓,材积年均生长量随树龄增大逐渐增加,连年生长量在第3或第4龄阶达最大值,此后连年生长量逐渐减小。密度越小,胸径生长越快;树高受造林密度的影...  相似文献   

13.
Phosphorus is 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forest growth.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impact of soil extractable phosphorus using two simple extraction methods on nutri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Norway spruce in sixteen mature forest stands on different bedrocks and soils in Bavaria, Southern Germany. Representative trees were sampled for needles, twigs, branches, stem bark, and stem wood.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tree parts and soil phosphorus stock extractable with citric acid and sodium bicarbonate up to a soil depth of 80 cm were determined. We found that easily soil extractable phosphorus is a suitable indicator for estimating phosphorus uptake and stand productivity in Norway spruce. In contrast, organic layer phosphoru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boveground biomass phosphorus contents. In the biomass, the highest phosphorus contents were measured in young needles and twigs, but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soil phosphorus was detected for phosphorus contents in needles and bark. The stock of phosphorus extracted by citric acid down to 40 cm soil depth revealed the best correlation with phosphorus in needles and bark. Therefore, as a supplemental or alternative method to needle analysis, our study suggests the use of phosphorus contents in stem bark to evaluate tree phosphorus nutrition.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suitability of the citric acid soil extraction method to characterize plant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Norway spruce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思茅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对思茅松人工林SOC储量的影响,为精确评估思茅松人工林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不同土壤层次的SOC含量、全氮、土壤密度、C:N和SOC储量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土层的SOC储量和全氮、土壤密度、C:N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思茅松人工中龄林,SOC含量、全氮和C:N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密度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加。不同的坡向和坡度显著影响SOC储量大小,阳坡的SOC储量要显著高于阴坡,坡度为20 30°的SOC储量要显著低于10 20°和0 10°,坡位对SOC储量大小无显著影响。在0 10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立地条件的思茅松人工中龄林的SOC储量呈减小趋势,不同坡向、坡位和坡度0 20 cm土层SOC储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土层。坡向和坡度显著影响0 20 cm土层的SOC储量(P0.05);坡位对各层SOC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0 20 cm土层中SOC储量和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坡向、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除2040 cm土层外,其它土层的SOC储量与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OC储量和坡位与C:N在任一土层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立地条件差异影响SOC储量的大小与分布,尤其是坡向和坡度的不同会造成思茅松人工中龄林SOC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 ~ 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 表明:在pH值响...  相似文献   

16.
以昆明市宜良县花园林场云南松中龄林(抚育间伐、未抚育间伐)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间伐和未间伐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短期间伐1a对云南松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丰产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①抚育间伐和土层深度均...  相似文献   

17.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法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气象要素和土壤要素进行同步测定。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胸径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胸径无紧密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日累计液流量与边材面积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达0.99。另外,单位边材面积日累计液流量与入选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程度大小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冠层相对湿度>冠层温度。结合边材面积-胸径回归方程和样木胸径调查资料,分别采用2种方法推算整个标准地的耗水量。经比较,2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别不大,各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丽梅  胥辉 《林业科技》2009,34(3):19-23
以景谷县文朗示范林场不同树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思茅松天然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20块标准地,实测标准木120株。通过多元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干、木材、树皮、树冠、树枝、树叶生物量与D、H和V的相关性密切,同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冠、树枝、树叶生物量还与CW、L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对不同模型分别进行拟合选型,确定了思茅松单木各维量的最优估测模型。经各项指标检验,所确定的生物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顸估水平,在生产实践中可用其很好的对思茅松单木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进行估计,为思茅松的合理经营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乌拉特荒漠草原区白刺属、锦鸡儿属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测定其生物量,研究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机理.结果表明:(1)白刺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比锦鸡儿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高,而锦鸡儿属植物群落草本层生物量比白刺属植物群落的草本层生物量高,白刺属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生物量与草本层生物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