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仓散储小麦隔热密闭熏蒸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不具备机械通风争环流熏蒸的情况下。对整仓散装储藏小麦,只要能严格控制进仓小麦水分争品质,合理选择熏蒸方式和剂量,保持粮堆内有效的PH3浓度,一年只熏蒸一次,就能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保持较好的粮食品质。同时,能降低保管成本,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粮库调查,发现目前的楼房仓一般采用框架结构承重体系,其用途主要用于储存包装粮食,楼房仓现在还不是储存粮食的主要仓型。粮食楼房仓内温度、湿度等储藏条件显著好于平房仓,相同储藏时间楼房仓储藏粮食品质比平房仓优越,且有多种方式实现散粮和包粮的进出仓作业。但是散装楼房仓受到粮食竖向和水平侧压力的作用,不同粮堆形式和裝粮方式对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还不透彻,一直还没有针对粮食楼房仓的设计规范,造成结构设计依据不充分,制约了楼房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创新,如何为国家的粮食储备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粮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新建高大平房仓一般仓长60m,跨度18m,仓容在4500t左右,散装粮面高度近6m。由于粮面的高度增加,给经常全面检查散装仓粮情的取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取样时的使用不便,对扦样管进行了小小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浅圆仓占地面积小,结构受力合理,单仓储存数量大,粮食出入库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单位时间出入库数量大,有利于实施粮食"四散"技术。但由于浅圆仓直径大、粮堆高,也给储粮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中央储备粮金华直属库从2012年3月分别对大豆、玉米、小麦浅圆仓安全储粮进行技术性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型浅圆仓在高寒地区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圆仓又称矮圆仓,是一种仓壁高度与仓内直径之比小于1.5的圆筒式地上粮仓。浅圆仓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但在国外多用于周转或短期储藏(6个月以内)。砼浅圆仓是浅圆仓的一种,其仓壁薄、不保温、单仓容量大、出现问题不易处理。鸡西腾飞国储库自2000年11月开始对浅圆仓储粮进行了实仓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6.
韩建民  王辉 《粮食储藏》2002,31(3):45-46,48
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洪洞直属库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建设 ,是全国 5 0 0亿斤中央粮库建设项目之一。该库由北京煤炭设计院总设计 ,采用郑州粮油食品设计院粮库建设标准图施工 ,仓型全部为平房仓 ,共计 11栋仓库 ,总容量 2 5 1亿斤。从 1998年 11月开始施工建设 ,到 1999年 8月底全部竣工 ,当年 12月投入使用 ,2 0 0 0年 3月底新粮压仓结束。从近一年的运营状况来看 ,我们通过装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谷物冷却等仓储保管实践 ,深切感受到洪洞甘亭国家粮食储备库新建平房仓的设计是新颖的、切合实际的、符合现代化粮库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轻钢屋面散装房式仓气密性差、局部发生谷蠹时熏杀难度大的问题,采取局部打探管投药与整仓粮堆上层小布袋埋藏法投药相结合,粮面覆膜密闭,不再进行整仓环流,以保证局部谷蠹发生区域PH3浓度保持在300mL/m3以上25d,可以达到彻底杀死谷蠹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振镕 《粮食储藏》2002,31(1):37-42
文章对50年来粮仓建设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仓型、材料的选择,以及仓库建设中注意生态保护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粮库建设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为民 《粮食储藏》2001,30(2):40-4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粮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本文作者力图从粮仓建设取得的成绩、粮食仓储技术的进步、仓型的发展变化、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发展历程的回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仓内温控探头和时控开关开启深水泵抽取地下水,利用自动控制电动阀分红供水,屋面喷头分批定时喷淋屋面,降低仓顶温度,控制仓温上升。通过对高大平房仓、房式仓、苏式仓三种仓型屋面进行喷水降温试验效果明显。在气温最高时段,气温、仓温差值最高达5℃。采用稻壳和泡沫板压盖粮面隔热措施,有效地控制粮温上升幅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圆仓储粮在国内已初具规模,总的仓容量达到100亿斤,但是与之配套的浅圆仓储粮技术却很不成熟,尤其是储藏中一些应急处理技术更加缺乏,也正是这些因素阻碍了浅圆仓储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本文对应用谷冷技术应急处理浅圆仓散装玉米局部发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并将共同机械倒仓作了客观综合比较,肯定了谷冷技术在应急处理浅圆仓粮食发热问题中的效能,从而为浅圆仓储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珠海地区初夏,通过在楼房仓储粮中实施微电脑自动定时通风,实现夏季夜间自动通风排除仓内积热。试验表明:通过夜间通风降温、排除积热,试验仓的仓温低于对照仓0.5℃~1.O℃,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仓温的升高;试验仓的仓温均低于对照仓1.0℃以上,对粮温上升的控制是有效的;在湿度较高的通风排积热后,不会引起试验仓粮食含水量的明显增加,进行通风排积热是可行的。实施微电脑定时开关通风节省了人力、减缓了粮食品质变化、减少了粮食减量、减少了害虫的发生,节能有效,符合绿色储粮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8年以来新建的储备粮库及地方粮库的仓型一般为浅圆仓、立筒仓和高大平房仓(个别还有钢板仓和砖圆仓),仓型设计以21~27m跨度的高大平房仓为主,除港口和交通枢纽中转库以浅圆仓和立筒仓为主外,其余多为高大平房仓,约占70%,其他仓型约占30%。因此,高大平房仓的储粮安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储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楼房仓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上层楼房仓散装粮在出库的过程中,环节多,出库速度慢。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散粮出库的通道,改变了原有作业流程,不仅使散粮出仓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还大幅度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了粮食出库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耗与效率提高的"双赢"效果,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安徽宿州国储库用1.5g/m^3的磷化铝与二氧化碳对浅圆仓中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熏蒸26天后,粮堆中害虫全部被杀死,取得了很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我国粮食流通状态落后,仓容量不足,仓储设施不配套的局面,我国政府于1998年投资兴建了几百亿千克仓容的现代化粮库,其中浅圆仓仓容占建设总仓容的22%。浅圆仓作为粮食储备仓型具有占地小、仓容大、吨粮造价低和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符合粮食储运“四散”作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  相似文献   

17.
不同仓型仓温仓湿日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仓温仓湿是直接影响储粮安全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储粮环境(主要是仓温仓湿)发生热量与水蒸气的交换。由于粮食籽粒是典型的多细胞多孔性凝胶体,具有较强吸湿性,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储粮会达到吸湿平衡,但随着仓温仓湿的变化,粮食在不断地建立新的吸湿(动态)平衡,只要粮食的温度和平衡水分在变化,粮食生理、生化和防霉能力就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尤其是高温季节仓温仓湿过高,不利于粮食的长期安全储藏。虽然仓温仓湿的日变化主要受地域气候和仓房条件的制约,但是深入地了解仓房仓温仓湿的日变化,排除不利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展控温储粮,降低仓温仓湿对储粮的影响,掌握更有效的储藏措施以改善储粮环境,延缓粮食的品质劣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新的粮油品质规范也对粮食的内在品质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在各种科学保粮手段中,低温储粮技术优势明显。我库地处苏南长江下游,仓房均为1990年代初建造的房式仓,仓房屋顶隔热性能较差,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高温阶段仓温达到34~38℃,最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型浅圆仓节能减损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储藏的能耗和品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大型浅圆仓小麦进行一次降温后,后期3年~4年采用小功率风机进行适当降温,可以确保粮食安全度夏,且粮食储藏期间品质变化不大,但在降低通风能耗、减少粮食水损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大型房式仓储粮通风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革 《粮食储藏》2000,29(1):48-51
详细介绍了与新建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型相近的大型房式仓的储粮通风系统设计及地槽防水防潮措施。储粮通风试验表明,该系统通风效果良好,在江苏洪泽湖水网地区也可起到良好的防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