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夏秋蚕的蚕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病原的存在、病原传播途径及蚕儿体质的强健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掌握蚕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蚕病的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蚕房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与蚕儿的精心饲养和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控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预防各种蚕病的发生,夺取蚕茧的丰收,提高蚕农的养蚕效益。  相似文献   

3.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曾春生(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332400)“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防治病虫工作的方针,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蚕病的防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才能有效地把蚕病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蚕病...  相似文献   

4.
浅谈丝茧育蚕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祝全 《中国蚕业》2010,31(3):75-76
介绍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蚕病措施,即通过加强桑园培管、生产优质桑叶,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抓住重要环节、精心饲养小蚕,突出关键技术、着力养好大蚕等具体措施,控制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阐述金城江区农村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深入分析蚕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为蚕农做好蚕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管圣浩 《蚕学通讯》2004,24(3):41-43
常言道:"养蚕要高产,防病第一关".在农村养蚕中,蚕病的发生是影响蚕产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做到无病夺高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全过程.本人根据长期在基层接触的一些实际情况及体会,现将蚕病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归纳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蚕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切断传染源、控制蚕病发生和蔓延、加强蚕儿饲养管理三方面综述了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农村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确保养蚕高产的综合防治策略,为蚕农做好蚕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沫 《广西蚕业》2006,43(3):39-41
养蚕生产中预防蚕病发生的办法是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综合防治蚕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姚瑞德 《广西蚕业》2009,46(2):8-11
近年来,蒙山县新圩镇第五批蚕发病严重,为了减少蚕病的发生,寻求防治蚕病的方法,笔者与镇蚕业干部,到本镇村屯部分养蚕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这次发生的蚕病主要是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有的颗粒无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蚕病发生是因为6月至7月之间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桑叶质量不高、养蚕设施或条件差、蚕农防病意识不强、养蚕技术及防病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蚕茧减产。由此提出本镇蚕病综合防治的几点建议:严格消毒,执行防病制度,加强饲养管理,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6,(1):30-32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为什么要进行蚕病综合防治,指出农村中蚕病发生主要原因,全面地阐述了蚕病综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蚕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了解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子康 《广西蚕业》2005,42(4):19-21
通过对导致蚕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阐述了综合防治蚕病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蚕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 《蚕学通讯》2010,30(1):43-44
蚕病的发生与蔓延是由病原体的存在及感染、家蚕抗力的强弱和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根据病原、家蚕有机体、环境三者的有机联系和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结合本地区不同季节和条件,蚕病发生的种类、规律来制订防病措施。实践证明,要防治蚕病,不能只采取单一措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把防治方法和养蚕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总之,蚕病的综合防治,要把握好防与治的关系,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蚕病发生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茧质下降。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蚕的饲养环境三者有密切关系。蚕病以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消毒彻底,良桑饱食,养好小蚕,防止混育,调节饲育温度,控制病蚕发生。  相似文献   

15.
蚕病综合防治首先是防,然后才是治。该文对蚕病发生原因、存在的问题、防与治相结合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发生是当前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重视消毒防病,才能获得蚕茧高产、稳产。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蚕病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家蚕病害分传染性蚕病及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大和防治最难的一类蚕病。在养蚕过程中,常常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危害,造成蚕茧减产和茧质下降。因此,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应特别重视传染性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霍山县规模化养蚕的蚕病发生情况,分析蚕病发生原因,提出严格清洁消毒、加强桑园管理、推进设施建设,选用优良品种,加强饲育管理、强化科技培训及做好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调查在同一村屯、同一时期饲养同一蚕品种不同蚕户蚕病发生情况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我区某县蚕病发生严重的原因,结果显示凡是小蚕是在专用小蚕房饲养,并做到良桑饱食、防蚕病措施严格、饲养管理好的农户,饲养的蚕很少发病或不发病;而在人居住的房间里养小蚕的,养蚕卫生条件较差,消毒难于彻底的养蚕户饲养的蚕发病都较严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该县蚕病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晓明 《蚕学通讯》2007,27(3):45-45,47
预防蚕病发生,落实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政策不稳,影响蚕农积极性,也给蚕病防治工作带来不利.目前蚕病损失的主要因素已由传染性蚕病损失转变为非传染性蚕病损失.根据笔者的统计及实际调查结果,2005年至2007年本镇实发蚕种2 600张,因蚕病损失的蚕种量占全年饲养量的10%,平均每张种损失8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