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病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如播种带菌薯块,可导致种薯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腐烂死掉。有的出土后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茎部变黑,该植株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制约我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指导农民群众对该病进行科学防控,现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如下:一、马铃薯发病规律1、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目前比较普遍的病害有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其中以马铃薯的病毒病最为严重,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1.马铃薯早疫病1.1传播途径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傅生 《吉林农业》2005,(8):25-25
1、选种在田间精选健壮的植株,收获后再进行块选,选择芽眼深,薯皮柔嫩光滑,薯形整齐,无病虫害,薯块重50~100g的作种。2、培育短壮芽种薯收获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平铺2~3层,室内温度保持20~25℃,经过两个月左右,马铃薯开始发芽。这时要进行选芽,选留顶端壮芽3~4个,其余用小刀挖掉,使养分集中。3、育苗移栽前20~30天开始育苗。育苗时,将带有短壮芽的种薯,芽向上直立排在温床内,薯间距离5~6cm,浇水后覆土3~5cm,把短芽盖住,温床上盖玻璃或用塑料薄膜密封。晚上或阴天,加盖草苫防寒保温,床温保持在2℃以上。幼苗出土后,白天可保持15℃左…  相似文献   

6.
正一、看种薯(一)薯块不发芽,顶部爆花开裂原因是温度高,水分少。解决办法是喷洒38~40℃的温水。(二)薯块长期不发芽、不生根原因是温度低,水分不足或种薯在田间浸水过久。解决办法是温度低的加温,喷洒40℃的温水;种薯受过水浸害的应及时换掉。(三)种薯皮褪色变暗,或者烂掉  相似文献   

7.
带芽播种是促进春马铃薯早出苗、出齐苗,争取多结薯、结大薯的关键技术措施。马铃薯一般有2~3个月的休眠期,未通过休眠的种薯不易发芽,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打破休眠期,才能促进幼苗早出土。实践表明:通过催芽可提高出苗率20%~30%,早出苗7~10天,而且整齐健壮。其催芽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马铃薯病虫害较多,一般因病虫危害减产10—30%,为了确保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对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住关键时期、关键环节,采取关键措施防治病虫害。一、马铃薯病害(一)早疫病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马铃薯早疫病属于真菌病害,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仍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并会因为呼吸、蒸发、发芽、腐烂和病虫害等因素造成马铃薯品质下降,如何保证种用马铃薯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种薯损耗,使种薯在贮藏末期能正常发芽,以优良、健康的种用品质投入到生产中去,已是薯农不得不注意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种薯处理 为了达到扩大繁殖系数、促进发芽和防止烂种的目的,种薯在播种前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①切块.切块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休眠,扩大繁殖系数,节约用种量.小的种薯(约40克~50克)一般不切块,采用整薯播种;大的种薯(70克以上)应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将顶芽一分为二,切块应为楔状,不要成条状或片状,每个切块应含有一二个芽眼,平均单块重4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马铃薯品种早大白脱毒微型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暗、低温处理和种薯大小对微型薯休眠及解除休眠后的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对微型薯休眠期没有影响,但能够缩短休眠幅度,提高发芽势;低温处理使微型薯休眠期延长,休眠幅度缩短,发芽势提高;较小的微型薯休眠期较短,能够较早解除休眠,但休眠幅度较大,发芽不整齐;较大的微型薯休眠期较长,解除休眠较晚,但休眠幅度较小,发芽较快且整齐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催芽天数(D)、赤霉素(GA)、油菜素内酯(BR)互作对秋作紫马铃薯种薯萌芽、田间出苗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黑美人’品种的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对秋播马铃薯种薯进行催芽处理。【结果】催芽温天数、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及三因素的交互效应对马铃薯种薯的发芽率、单薯发芽数、芽粗、芽长、田间出苗率、单株主茎数、公顷主茎数和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播种前25℃催芽天数越长,单个种薯的发芽数和单株主茎数越大,产量越高。使用赤霉素催芽的种薯发芽数、单株主茎数和产量显著高于不使用赤霉素催芽处理。BR_(100)水平的种薯发芽数、单株主茎数和产量显著高于BR_(500)水平。不同催芽处理组合中,D2+GA_(60)+BR_(100)处理的单薯发芽数最高,单株主茎数和鲜薯产量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对产量贡献率较高的因子依次为出苗率、单株主茎数、株高和单株结薯数。产量与单株主茎数、公顷主茎数、单株结薯数都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理论最适单株主茎数为2.35个。  相似文献   

13.
王爱民 《新农业》2011,(7):25-26
马铃薯贮藏种薯的方法较多,以传统的窖藏种薯原理科学、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延用至今。马铃薯的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很严格,既不耐寒,又怕高温,贮藏不当容易受冻或发芽,影响种用价值。一般来讲,贮藏种薯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湿度为80%~90%。温度超过16℃容易引起病害和提前出芽,而低于9℃则...  相似文献   

14.
一、病害症状马铃薯幼苗和成株均能发生。植株叶、茎、块茎均能被侵染受害。叶片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叶被尤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受害时形成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由中心病株再扩大传播,病菌孢子又被带到块茎上,使块茎感病。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雨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的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产中育苗的关键之一,是促进种子整齐快速的发芽出土。春播未催芽的种子,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发芽出土,这影响到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本试验的目的是对几种林木种子用几种介质进行低温层积处理,通过发芽试验,判比各种处理的效果,寻求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1.1猝倒病 幼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发病较多,大苗发病少,种子发芽出土前染病引起烂种,出土后染病,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病斑,随后病斑缢缩变细呈线状,幼苗枯死倒伏,该病发病迅速。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它既耐高温,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容易受冻或发芽,影响种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新疆马铃薯种薯越冬贮藏的贮藏窖要求、块茎收获后处理措施、入窖前期调控要求、入窖中后期调控要求及出窖前调控要求,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揭膜或破膜 播种后约1个月左右,幼苗开始出土,应根据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揭膜出苗或破膜引苗.  相似文献   

19.
<正>鲜食马铃薯贮藏主要是抑制发芽,防止薯皮变绿。适宜贮藏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5%~90%,湿度过高易增加腐烂,湿度过低失水增加、薯块皱缩。光照能促使马铃薯发芽,增加薯块内茄碱苷含量。正常薯块的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对人畜无害,但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因此马铃薯应在黑暗条件  相似文献   

20.
牛庆华 《河南农业》2016,(25):62-62
正红薯育苗中常出现薯块不发芽、烂床、苗弱等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采取重新育苗的措施,势必导致大田栽期推迟。因此,要及时根据种薯、幼芽、茎叶、根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一、看种薯(一)薯块不发芽,顶部爆花开裂原因是温度高,水分少。解决办法是降低床温至32℃,泼浇32~33℃的温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