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在一些茶事、茶文化活动,常有“茶人”、“爱茶人”的称谓,有自称有他称。此两名词由来已久,溯本追源都出于唐代。“茶人”名词是陆羽所创,他在《茶经·二之具》说“”(即茶篮)时有“茶人负以采茶也”句,就是说陆羽称茶叶生产者为“茶人”。而“爱茶人”名词是白居易所创,他作《山泉煎茶有怀》诗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氏一生为官、丰产诗人,他创造“爱茶人”一词是在以名泉烹饮佳茗时引发的。白氏爱茶是他官务之余的生活享受,即业余爱好。两名词的对象是有区别的。二“茶人”、“爱茶人…  相似文献   

2.
随心所欲的茶文化"考古"和"论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游修龄 《茶叶》2005,31(3):145-147
“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一文中,作者根据浙江省肖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颗炭化植物种子及一件残破陶釜内的植物茎叶残块,未举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论证,即断定前者是栽培茶子,后者是烹茶的茶釜,从而得出杭州湾地区在距今八千年前即已知种茶和饮茶的结论。为了把史前的考古“发现”同有史以后茶文化衔接起来.作者又从历史语言和文字的角度,指出占越语茶的音作“zo”.“zo”又和“杂”字相通,”杭为越人”等论点,把杭州茶文化之根深流长串通起来,成为作者持有的茶文化畅想新观点。本文指出茶子和茶釜的“考古”根本不能成立,所谓古越语是吴方言的张冠李戴等,因全文差错较多,本文只是重点加以驳正。  相似文献   

3.
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的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在民国以前,载重量一吨多的小船可直抵坦洋村口,交通便利,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相似文献   

4.
陈刚 《广东茶业》2001,(1):12-15
近年来,全国各地名优茶的开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全面振兴我国茶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发展态势良好,可谓方兴未艾,“后劲”十足。尤其是当前茶市,包装豪华精美的各类高档名特茶琳琅满目,好不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茶人欣慰,自豪!然而,高档名特茶的发展的前景如何?其豪华精美包装的背面是否又隐盖了什么?就此,本以反向思维的方式提出问题,发表议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良”模式和“五精”栽培技术,即“良种,良方,良法”和精选良种,精细整地,精确施肥,精量播种,精心管理技术,创造了2001年黑龙江省大豆小面积667m^2产307.9kg的实产最高纪录。说明了技术要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世界红茶起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是红茶的故乡。武夷山桐木源(今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小种红茶的发祥地,因此武夷山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始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南茶叶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4和2005年茶叶出口量年均达到2万余t,金额达到3000余万美元,创近几年新高。输往俄罗斯、斯里兰卡、荷兰、美国等57个国家和地区。并新开辟墨西哥、哥伦比亚和以色列等6个市场。近两年绿茶出口量占61%、货值占65%,并且茶叶质量深受客户喜爱,茶商纷纷来湘考察,洽谈业务。  相似文献   

8.
毛明周  骆耀平  吴昔今  胡伟平 《茶叶》2005,31(2):113-114
白玉仙茶——千年珍稀古茶,相传唐朝惠明和尚建寺时,神仙所赐,每年3~5月,茶芽洁白如玉,滋味特别甘甜鲜醇。当地畲族村民还有一个美妙传说,说该茶是神仙赐给惠明寺开基和尚普度众生,为当地百姓医治百病的仙茶,故称“惠明白茶”。2003年,茶界泰斗、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祖生给该茶正式题名为“白玉仙茶”。  相似文献   

9.
上饶主产绿茶,长期以来,我不喜红茶、花茶,唯嗜绿茶,这当然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但近年来却一反常态,迷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0.
我处曾在两年前对乌克兰的茶叶市场作出过分析,时过两年的今天,我们回头来看看乌克兰的茶叶市场,有趣的是,乌茶叶的进口总量竟每年在缩小,根据乌官方统计的数字,2003年合法进口的茶叶总量比2002年减少了6%,2004年则比2003年减少了10%。但与此同时,乌茶叶销售总额却连年上升,品质优良的名牌茶和以绿色健康为特质的绿茶越来越受到乌克兰消费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我在湖南的亲戚来电话拜年时说“祝你茶寿!”有异于往年“祝健康长寿”或“长命百岁”用语,感到新鲜。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茶树生长在森林之中。中国第一部唐代陆羽著的《茶经》,首先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对好茶描述多么逼真。高山出好茶,关键在芽叶肥壮、柔嫩,对夹叶少。这与现代茶学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稻-萍-鱼"立体种养增产增收机理及"五改"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稻萍鱼增产机理和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针对影响水稻和鱼产量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五改’配套技术,并获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郑乃福 《中国茶叶》2006,28(5):21-22
一、茶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是建国以来河南茶业总体形势最好的时期,茶叶生产持续发展,适宜区茶叶发展迅速,次适宜区也得到一定发展;优质高效市场化综合配套开发步伐加快;茶树栽培品种基本达到良种化;茶叶加工品种实现了名优化;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应用面积达60%以上;良种选育引进繁育推广基地、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  相似文献   

15.
杂交油菜喷施"九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9705研究了赤霉素制剂“九二0”对油菜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喷施“九二0”能促使油菜植株明显增高,根颈增粗,叶片增大,有效分枝与角果数增加,籽粒增大,单株产量的增加,而且“九二0”的作用效果在100~200mL/L浓度范围内有剂量效应,但就产量而言,以100~150mL/L浓度在苗期喷施2次为宜。  相似文献   

16.
坦洋工夫红茶是我省特有的传统出口产品,以外形优美,香高味醇,色泽红润而驰名中外。近年来,福安市坦洋茶场根据市场需求,新开发了特种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炒红”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每kg售价100—200元,双双荣获2000年北京中国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金奖。为此,本文就特种坦洋工夫红茶“金针王”制作工艺作个初步探讨。1鲜叶原料以福安菜茶、福鼎大毫、福安大白为佳,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叶要求新鲜完整,防止挤、压、折损伤。2萎凋特种坦洋工夫红茶萎凋主要采用室内自然萎凋。萎凋室要求地势凉爽,南北…  相似文献   

17.
诸暨茶业概况及"十一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光鑫 《中国茶叶》2006,28(6):30-31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产茶历史悠久。唐时,即被列入全国八大茶区的浙东茶区,所产茶称越州茶。南宋《剡录》称诸暨石笕岭茶为“越产之擅名者”。明时,东白山茶充作贡品,“岁进新芽肆筋”(明隆庆《诸暨志》)。清代光绪年间《诸暨县志》载:“邑茶之著者石笕岭茶、东白山茶(即太白山,当地称东白山),宜家山茶、日入柱山茶、梓乌山茶”。民国期间,茶以“太白山产者最上,质味皆佳,坑坞山次之,鸡冠山,扁担山又次之。”(《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  相似文献   

18.
“元霄茶”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省级茶树良种(1999年3月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系霞浦县茶叶局选育的无性系特早芽优良茶树品种,树型灌木状,中叶种,嫩叶黄绿色,芽梢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尚多,有光泽,品质优,抗逆性较强,适宜江南绿茶区推广栽培。寿宁县于1999年底从霞浦引种“元霄茶”5万株,在斜滩不同海拔区(引种山场海拔分别为低海拔区98—200米、中海拔区320—400米、高海拔区500—580米)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至今高海拔区的引种失败,中低海拔区的引种获成功,且低海拔…  相似文献   

19.
白茶新品种"千年雪"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北宋末期宁波就曾出产白茶。上世纪末,宁波开始对白化茶资源开展研究,2004年白茶新品种选育列入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经多年努力,选育出了适应宁波白茶产业化发展,与安吉白茶(白叶茶1号)同一变异类型的低温敏感型、白色系白茶品种“千年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该品种具有特异性分子标记。2006年“千年雪”通过宁波市科技局组织的新品种鉴定。经生产性栽培试验,五年生茶园亩产干茶达到17.3kg,高于同龄白叶茶1号的产量水平,亩产值达34600元,具有常规茶园不可比拟的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20.
林华 《作物研究》2003,17(3):111-113
指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增收困难,分析了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即: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