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蓬勃发展,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设备不断改进,池塘内传统使用的叶轮式增氧机缺点越来越明显。为了提高放养密度,有效改善池塘底质状况,使池水每天24小时保持充足的溶氧,笔者在慈溪市绿田养殖场一养虾塘进行了试验,采用池底充气式增氧方法养殖南美白对虾,结果获得高产高效益。现把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国 《水利渔业》2001,21(3):27-27
中国素来是食虾大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虾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而中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病害 ,制约了虾产量的增加。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是当今生长速度最快的三大对虾之一 ,且体型和肉质与中国对虾相似 ,大力发展其养殖具有重要意义。1 场地选择南美白对虾自然状态生活在咸水中 ,现通过淡化后 ,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养殖一般虾的池塘基本都适应对虾的养殖 ,南美白对虾主要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 (如铜、铅、锌、铁、汞等 )和农药等有毒物质特别敏感 ,因此 ,应选择水源充足、清新 ,没有受…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rnei),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对虾科,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北美和中南美洲重要的养殖虾种之一。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因其个体较大,生长速度快,适盐性广,病害相对较少,产量高,肉嫩味美.目前已在全国迅速推广。我们于2003年5月27日至2003年9月3日进行了池塘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无油滑片式微孔曝气增氧机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溶解氧、对虾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经过4个月养殖试验,结果发现,上午10:00时测得的池塘溶解氧都高于5.9 mg/L,但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试验塘溶解氧在养殖过程中高于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对照塘;微孔曝气增氧的池塘,7月份和8月份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的全长分别为6.68 cm和8.98cm,体质量分别为3.19g和9.21 g,显著高于叶轮式增氧的池塘(P<0.05),但9月份收获时终末体长、体质量与对照塘相比无显著差异;试验塘的饲料系数(1.05)低于对照塘的饲料系数(1.16);微孔曝气增氧提高了亩产量,销售利润(3454.1元/亩)是叶轮式增氧机增氧(2308.1元/亩)的1.5倍.微孔曝气增氧是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较好的增氧方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对虾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2005年,我们结合白对虾病害防治试验,在一部分养殖池塘推广应用一种新的增氧模式,即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道,配上水车式增氧机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的底栖生活方式决定了底层溶氧状况是限制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使用增氧机是南美白对虾养殖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1 装机功率和开机时间在池塘底质较好、水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若计划每667m~2产量400~500kg,每667m~2水面需装机功率为0.75kW,但在养殖后期,仍须注意观察和监测池水的  相似文献   

7.
苏红红 《河北渔业》2002,(4):34-34,46
<正>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产量高、长速快、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由于该虾对水中溶氧要求高,所以其养殖水体一般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进行养殖。但是,内陆淡水水域却存在着相当部分水源不充足或来源不方便的静水池塘,为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高坎镇姚家村姚广明的7.8亩池塘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高产试验。从2006~2008年的养殖均获得了高产高效,2006年亩产南美白对虾526千克,亩效益7364元;2007年亩产南美白对虾680千克,亩效益9180元;2008年亩产南美白对虾730千克,亩效益10900元。三年的高产养殖,采取以下养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塍镇水产养殖户谭福根从事水产养殖十余年,曾养殖过淡水鱼、虾、蟹类等多种产品。2002年,他根据市场行情,开始试养淡水南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养殖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迅速发展,连年获得大丰收,年产量从2001年的4100t发展到2006年的15474t,2006年平均亩产量超过400kg。对虾养殖已成为银海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大范围推广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有所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水泥池淡化1.淡化设施虾苗的前期淡化需在温室的育苗池内进行,温室应具有加温、冲气装置,并有丰年虫孵化设施和囤水池。育苗池在使用前需进行预处理:(1)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浸泡,3~5天后将水放掉后重新用水浸泡,重复3次,目的是除去水泥中的碱性物质。(2)用0.5‰高锰酸钾溶液将池壁和池底泼洒一遍,间隔1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再用灭菌药物(土霉素3克/米3水体)将池壁和池底泼洒一遍,间隔1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加入淡水(此时加入的淡水必须透明度高、浮游生物少),按比例、按要求加入人工海水配制原…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规模养殖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盐度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对饲料要求不高等优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为开拓淡水养殖新品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杭州周宏峰业公司乔司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规模养殖试验。现将其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养虾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池塘面积0.2~0.67公顷,长方形,水深1.5~1.8米,每口塘配备2~3台1.5千瓦增氧机。进排水口用尼龙筛网套上,以防野杂鱼进入和虾外逃。1.2放苗前的准备1.…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对虾属,壳薄体肥,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江阴市自1998年引种试养.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制订了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20281),目前已成为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养殖品种。本文结合江阴市的实际情况.就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以供水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虾类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2005年杭州市萧山区围垦对该虾种进行了大规模养殖,养殖面积达3.2万亩,平均亩产高达450kg以上,高产高效养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对虾,原产于南美洲.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同为3大常规养殖对虾。并且其产量和生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并得以迅速普及推广。1998年.在海南省高位池养殖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珠江三角洲等沿  相似文献   

16.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2,27(2):16-16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池塘高产养殖新技术,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至10月在文昌市抱罗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面积为0.33公顷的旧池塘1口,砂泥底质不渗漏,东西向,池塘长宽比为3∶1,坡度比为1∶3,蓄水深2.2米。水源来自抱罗东风水库,水质清爽,周边无污染;采用机械提水,在池塘进出水口分别设置60~40目筛绢网过滤防逃,配备5台1.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虾苗放养前的准备1.2.1清塘消毒6月20日将塘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该虾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淡化养殖中病害少,是山区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为提高山区池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综合技术水平,笔者总结本地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区池塘特点,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的设置与改造1.池塘条件山区池塘大多存在浅、小、瘦、漏等特点,应对池塘加以改造和修整。要求池塘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工农业废水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面积3~5亩,池深1.5~2.0米。每口池塘设独立的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在内陆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200年我们进行了淡水池塘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条件和方法(一)条件试验点设在安徽凤台县杨村乡,塘面积10亩,系老塘清淤改造而成,该地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塘口供水条件为农田灌溉用明渠,塘口深1.6~1.8米,塘口配备3千瓦涡旋式增氧机2台,塘口使用时全部清淤至硬层黄粘土。塘间配置柴油发电机,以备急用。(二)方法1.苗种放养(1)仔虾培育池建设一级培育池占养殖总面积1/20,靠池一角开挖相应面积土池,用塑料膜铺底,纳水深度达40厘米二级培育池占养殖面积1/10,紧靠一级…  相似文献   

19.
20.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相比,虽然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养殖产量高低不一,经济效益十分悬殊。我们自2000年起连续几年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总结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试验池放养面积41.88亩,收获对虾总产量22762.1千克,平均亩产543.5千克,最高一只5.2亩单产超过600千克,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