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粗度及着生节位与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承蒙李嘉瑞教授指导,韩启成、贺军虎参加调查,谨致谢意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生长势很强,必须合理地进行修剪才能控制枝蔓生长,保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进入结果期的猕猴桃植株绝大部分新梢都很容易形成花芽,发育成为结果母枝,因而在修剪上要疏除一部分结果母枝,保留结果母枝的适宜密度,并对保留的结果母枝进行合理剪截。为了搞好猕猴桃的修剪,应当了解各品种结果枝在结果母枝上的分布及其与结果的关系,同时还应明确结果母校和结果枝的粗度与结果的相关情况。为此,我们于1990年7月对中华猕猴桃…  相似文献   

2.
<正>1树体结构1.1主干从地面到分枝处为主干,一般主干绑缚藤架上,高1 m。1.2主蔓从主干上分生出来的大枝蔓,一般保留2~3个大蔓枝。1.3侧蔓从主蔓上分生出来的枝蔓,是重要的结果枝蔓。侧蔓随着主蔓年龄增长,侧蔓枝也不断增多。1.4结果母枝当年抽生的新梢,秋后发育成熟,已木质化,形成混合芽,到翌年春可抽生结果枝的称为结果母枝。1.5结果枝春季从结果母枝上萌发的新枝中,有花  相似文献   

3.
1)防阴蔽。株行距3m×4m的果园,开花前在中央三道铁丝内选留20~25个健壮发育枝或结果枝缓放至花后,留14~15片叶轻摘心,抽生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为第2年培养结果母枝;其余外围结果枝在花蕾上留2~3片叶极重摘心,抽生副梢从根部直接抹除。摘心一般进行3~4次,8月下旬结束。  相似文献   

4.
1把门枝指着生在主蔓基部的结果母枝,枝径常较大,与主蔓对养分的竞争激烈,影响主蔓向前扩展。 可行的操作方法:立春后,沿主蔓喷雾“启芽”,把门枝及粗旺结果母枝基部以上喷布较长枝段,提高萌芽率。现蕾后,摘除基部2~3个结果枝上全部花蕾,留前部结果枝结果。  相似文献   

5.
1 结果母枝的修剪 一般情况下,为增强母枝生长势,要将母枝下部的细弱枝都疏掉,集中养分,使结果母枝除抽枝结果外还能使当年的结果枝继续抽生尾枝,形成两性混合芽成为来年的结果母枝,连年结果。在强树旺枝上,  相似文献   

6.
1夏季修剪1.1抹芽抹芽从4月中旬展叶期开始,主要是抹去瘦弱芽、叶丛芽、背下芽、过密芽;其次对中下部发出无利用价值的徒长枝芽及砧木萌芽也要抹除,架面外围营养枝及外围结果枝上部摘心后发出的二次枝芽一律抹除,不予保留。抹芽要及时,冒出3~5cm就可抹除,越早越好。1.2疏枝当新梢长到15cm以上,花序开始出现时进行疏枝。首先,确定结果枝数量,每个结果母枝上留4~5个结果枝,结果枝之间的间距为15~20cm,再在主蔓上和结果母枝的基部附近留足下年的预备枝,选留15~18个生长健壮的  相似文献   

7.
1修剪时间及原则冬剪在落叶后至第2年树液开始流动前的休眠期进行,以11月底到次年的2月底为佳。原则主要是剪去一些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和过密枝。对一些衰老的结果母枝进行一次更新,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2~3个芽短截,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不宜短截,应进行疏间,重点是保留结果母枝的适当密度。2修剪技术2.1确定留芽数和结果母枝剪留长度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要依据品种、整形方式、棚架大小、土壤肥瘠等不同而定。幼树为扩大树冠,母枝可留长些;衰弱树和老龄树,部分母枝应重截。就品种而论,“华美2号”、“魁蜜”等高萌芽率、节间短、短果枝结果品…  相似文献   

8.
1结果母枝的修剪 强果枝,30cm以上,顶端有5-6个混合芽,应以极重短剪为主,使其基部抽生中庸枝:中果枝顶端有3~4个混合饱满芽,修剪时,短截较壮枝,保留1~2个中庸结果枝,集中养分,使翌年仍能抽生中果枝;弱果枝只有1个芽,结果能力差,营养不良,多出现空蓬或单粒果,修剪时应疏除或重截,使其抽生壮旺枝;鸡爪码是树势极度衰弱的表现,枝长不足5cm,状似鸡爪,枝顶尖细,一般仍抽生极弱枝,  相似文献   

9.
中华猕猴桃结果枝抽生率并不随结果母校的长度和粗度的增加而增加。修剪时,根据结果母枝的粒度(0.5cm以上)以保留结果母枝11~50cm为较适宜的截留长度。修剪能显著提高中华猕猴桃的萌芽率、成技率和单花率,极显著提高座果率、产量和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为解决板栗郁闭问题,应用板栗轮替更新控冠修剪技术,人为改变板栗树体结构,调整结果部位,对大型病虫枝、过密枝、重叠枝疏除,以打开光照;对结果母枝以下的细弱枝、鸡爪枝和无效枝全部疏除,以集中营养;对1~3年生枝进行重回缩(基部2~3 cm处),利用基部小芽或隐芽抽生预备枝,第2年结果。当年结果枝,翌年再进行回缩,抽生预备枝,如此反复可以使树冠内外着生结果枝组,控制树冠外移速度,达到  相似文献   

11.
①树势过弱的小老树。修剪此类树应使每1m^2树冠投影结果母枝留量不超过6个,保留结果枝组中的壮枝;疏除细弱、下垂、冗长枝;多年生衰弱枝组回缩至5cm,并搞好抹芽、疏枝和摘心。②开张角度过大、先端长势明显衰弱的树。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无核大十果桑生长结果习性。结果表明,在温州市大棚栽培条件下,长度在50.00~149.99 cm或粗度在5.00~14.99 mm的结果母枝是无核大十果桑的主要优良结果母枝(占80%以上),长度在50.00~149.99 cm的结果母枝上结果枝和花序数比率分别为88.0%和89.7%,粗度在5.00~14.99 mm的结果母枝上结果枝和花序数比率分别为80.7%和81.5%。  相似文献   

13.
板栗树进入盛果期后,如果修剪不合理,丰产后树势会逐年减弱,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很快空虚,产量下降,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要使盛果期板栗连年丰产、稳产、优质,必须采取合理的修剪技术.1 结果母枝留量适当结果母枝是结果的基础.如果结果母枝数量太少,产量就低;而结果母枝过多,消耗大量养分,抽生的结果枝就会变弱,结的坚果变小.形成弱结果枝后,第2年产量就会降低.所以合理的结果母枝留量是丰产稳产优质的前提,也是修剪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套袋前的准备工作1.1合理修剪计划套袋的果园,修剪方法是以轻剪、疏剪为主,冬剪时疏除内膛徒长枝、过密枝和外围竞争枝.达到树冠通风透光、结果母枝粗壮、结果部位均匀。1.2负载量调整与疏果技术套袋果园要注意多选留短果枝上的花、果,保留中长结果枝上的顶生果,在坐果率高的情况下.应全部留单果。认真疏果定果,疏除全部的腋生果和弱小果,疏除畸形果、病虫果以及果面有欠缺的果实,疏除双果、过密果。  相似文献   

15.
1及时修剪,促发副梢 为保持矮化紧凑的树体,结果部位不外移,要对生长壮旺的直立徒长枝,株、行间的交叉枝进行回缩,对结过果的结果枝剪留3~5cm,有副梢的保留1个副梢,无副梢的保留潜伏芽2~4个,使其萌发抽生夏梢,待来年结果。同时对春季抽生的新梢过密时进行间疏,长度不足30cm的新梢不动,对未结果、长度在30cm以上的新梢,剪留2~4个芽。行距过小的可隔1行伐1行。整体回缩修剪,保留骨干枝50~60cm,疏除下垂枝。保留的枝组同侧距离应为20-30cm。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枫木、八坊、浦田3个果园的‘红阳’猕猴桃结果母枝性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个果园较优质的结果母枝类型应该具有长121.9 cm、粗1.17 cm、营养枝3.5个、萌芽率78.7%、节间长7.9 cm的特点,结果母枝留树量少于49枝。其中,枫木果园较优质的结果母枝类型应该是长148 cm、粗1.66 cm、节间长9.6 cm、结果枝13个、营养枝0个,结果母枝留树量多于8枝;八坊果园较优质的结果母枝类型应该是长135 cm、粗1.72 cm、总芽28个、结果枝17个、营养枝0~2个、萌芽率16.7%~100%,结果母枝留树量少于84枝;浦田果园较优质的结果母枝类型应该是长130 cm、粗1.27 cm、结果枝16个、营养枝0个、萌芽率94.1%,结果母枝留树量少于12枝。  相似文献   

17.
引进滇缅系果桑 ,在江苏镇江丘陵黄棕壤地栽培。定植株行距 0 .8m× 1 .5m ,树株定干 2 5cm。夏季桑椹成熟采收后对结果母枝留 2~ 3芽短截 ,再次促发新枝培养新的结果母枝 ,每株大约 1 0个。疏去结果枝基部和先端的小果 ,保留中部的 4~ 5个大果 ,每 6 6 6 .7m2 可产桑椹 6 50kg。  相似文献   

18.
结果母枝     
《落叶果树》2012,(4):47-47
抽生结果枝的基枝。枣的结果母枝称枣股;栗、柿、核桃、山楂、葡萄、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等果树的结果母枝具有混合芽,故其本身可以是上年的结果枝,葡萄、猕猴桃等蔓性果树的结果母枝又称结果母蔓。  相似文献   

19.
板栗幼旺树土施多效唑控冠促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幼旺树土施多效唑能明显抑制板栗结果枝的生长量和果前梢长度,控制结果枝二次生长,增加结果母枝抽生果枝量、结果母枝抽生雄花枝量和果枝结棚量,降低果枝率,减少结果枝上雄花序数量。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07,(12):47-48
桃树结果枝的更新修剪方法分为2种: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 单枝更新:把结果枝按负载量要求留一定长度短截,使结果枝在结果的同时中下部抽生新梢作为预备枝,冬剪时选留靠近基部发育充实的枝条作为结果枝,余下的枝条连同母枝全部剪掉.选留的结果枝按结果枝修剪的要求短截。单枝更新修剪简单地说即是在同一个枝上“长出去剪回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