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书峰 《新农业》2007,(8):58-58
中刈树型具有产叶量多,产茧量高等特点,并且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和养蚕技术的实施。柞树中刈树型养成法有中刈留桩和中刈留桩放拐枝两种。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市柞蚕场普遍存在的柞树密度不足、根刈柞产叶量不高、局部蚕场植被退化、个别地块出现砂化情况等现象,用单一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即对密度不足的柞蚕场进行柞树育苗移栽和橡实直播补植、改根刈柞为中刈柞,扩大树冠面积,增加产叶量,采取小柞树穿带、种植草灌植物、增加地表植被,对已砂化和被侵蚀的蚕场实行休蚕养树、修建闸沟并培植植被。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根本改善蚕场的生态环境,提高蚕场等级,使多数蚕场达到2类以上标准,蚕场生态结构实现三层覆盖,第一层为中刈拐枝型树冠,第二层为密植的草灌植物,第三层为枯草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土层,蚕场郁闭度在60~80%,蚕场输入输出平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永续利用的能力。使蚕场生态环境和蚕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3.
王利媛 《新农业》2006,(2):53-53
刘喜庆是凤城市边门镇敖家村三组蚕农,丹东市蚕业劳动模范,放养柞蚕40多年,对中刈柞树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培养的树形全部达到中刈化,养蚕连年增产,是当前丹东地区中刈柞树管理的榜样。敖家村椿树沟共有蚕场512亩,现已改成中刈型柞蚕场352亩。刘喜庆中刈柞树管理的主要技术是“中刈留桩”、“中刈放拐留拳”和“合理砍伐更新”。  相似文献   

4.
正柞树的树形与柞叶产量、叶质优劣以及蚕场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等都有密切关系。柞树树形的养成形式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坡质、柞性以及养蚕的要求来确定。一、树形养成(一)根刈从柞墩基部砍去全部枝干,翌年春暖时即形成枝条丛生的根刈低墩。砍伐时,不要留下弱小枝(俗称小毛枝)。因为这些弱小枝于翌年发芽时,与不定芽争夺水分和养分,影响新芽的萌发。根刈树形的优点:树形矮小,可以减少风害;柞叶含  相似文献   

5.
对现有养蚕柞林进行科学分级、分类指导、优化配置,做到立体培养,建设后的柞园第一层为中刈拐枝伞形树冠,柞树密度、中干柞树密度、柞树郁闭度、柞树整体比例达标。第二层为密植的草木植物,第三层为枯草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土层。柞园的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柞园管理园林化。在科学规划、量化使用蚕场的前提下,投放利用率高的柞蚕种茧,节约使用蚕场,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柞蚕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一、幼树修剪1.定干幼树即可定干,在主干高度上方留30厘米左右的整形带短截,剪口下第一个枣拐疏除,促进潜伏的主芽萌发形成新的枣头,以培养中心干。整形带内的枣拐各留1~3个枣股短截,促进枣股上主芽萌发成枣头,培养第一层主枝。整形带以下主干上的枣拐,应保留作为辅养枝。2.中  相似文献   

7.
高霞 《北京农业》2009,(6):23-24
1 抹芽除萌 ①抹芽包括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剪口下的竞争芽。抹双芽,留单芽,留副梢芽等;②除萌就是掰掉5厘米左右的嫩梢。一般双枝“去一留一”.即在一个芽位上若发出2个嫩梢,即保留位置、角度合适的嫩梢,掰除位置、角度不合适的嫩梢。  相似文献   

8.
<正>1抹芽除萌①抹芽包括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剪口下的竞争芽,抹双芽,留单芽,留副梢芽等;②除萌就是掰掉5厘米左右的嫩梢。一般双枝"去一留一",即在一个芽位上若发出2个嫩梢,即保留位置、角度合适的嫩梢,掰除位置、角度不合适的嫩梢。  相似文献   

9.
广食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探讨了三个广食性杂交组合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三个杂交组合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小蚕存活率等接近桑叶育,1~4龄期蚕体重、全茧量、产茧量等总体上低于桑叶育,5龄以前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延长。但蚕的生命率、茧层率、饲料报酬率等明显高于全龄桑叶育,茧丝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了全龄桑叶育水平。三个广食性杂交组合中以54A×杂A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好。生产上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技术,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比全龄桑叶育可提高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1更新修剪将老、弱梨树乱头形改造成为"多干开心形"。在更新的过程中,要注重更新技术的利用,枝头进行短梢修剪,留基部弱芽作为"导向芽"。背上枝组采用"先重后轻"的剪法,使其腿直腰弯,拐向空间。缺乏大中枝组部位的短果枝群,选有发展前途的先重后轻求发展,疏周围让空间,"以小换大"。对冠顶旺条掌握疏强去弱留中庸,长放坐果,以果压条。对乱生枝掌握哪里有空间往哪里领,注  相似文献   

11.
一、梨树乔化密植果园株行距2米×3.5~4米左右,采用小冠疏层形为宜,原则是整体促进快长树,早成形,局部控制早成花。1.定植1年后定植后及时定干、刻芽。定干高度70~80厘米,冬剪时选留其中3个枝为第1主枝,长度55厘米,留外芽,扣2芽,第3芽为侧枝位,中央枝剪留60厘米,其余枝条缓放  相似文献   

12.
柞蚕露天放养,自然条件多变,易给小蚕带来损失.我省,春蚕小蚕期正值5月上、中旬,气温低,狂风骤雨,虫害多,稚蚕遗失率达50%左右.秋蚕后期,早霜,柞叶早烘,又有1/3的蚕营不上茧,造成全省柞茧产量低而不稳.为防御灾害,保苗增产,我们从1954年开始,对春期小蚕进行室内驯化饲养的研究.到1979止较系统地研究了室内保护育的生态因子(重点是温、湿度)和养蚕工具等重要技术环节.至1981年,主要问题已经突破,小蚕室内保护育获得成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毅 《农家参谋》2011,(9):17-17
杏树上应用的主要修剪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抹芽、摘心以及拉枝等。短截轻短截剪除其1年生枝条长度的1/4左右;中短截剪除1/3~1/2重短截剪除2/3;极重短截在枝条基部仅留二三个芽。短截后,缩短了枝的长度,减少了芽的数量,从而使养分、水分能够更集中地供应所保留的枝芽,  相似文献   

14.
专家谈农事     
<正>梨幼树冬季如何修剪读者岳铭问:梨幼树冬季如何修剪?答:中心干,成枝力弱和萌芽少的品种,可适当短截;成枝力强和萌芽多的品种,可以利用侧生枝作为主头,适当中截;主、侧枝,可轻剪缓放,利用方向适宜的侧生枝延长生长,进行短截;成枝力弱的品种应适当截短,一般剪留30~50厘米,将剪口芽留在左右两侧,增加有效枝量。枝组培养,采取先放后截、先截后放及冬放夏管等方法。中庸枝可以缓放,培养中、小枝组(农科)  相似文献   

15.
立体活动蚕台空间利用率高,一间20米~2的蚕房,放5只活动蚕台能养4.6张大蚕,空间利用率比用蚕匾饲养提高1倍左右。立体转盘蚕台的主要材料是木棍竹片、聚乙烯线等,可以就地取材,每只蚕台可养0.92张大蚕,如  相似文献   

16.
以高产、优质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拔、系统选择、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试验鉴定,育出超高产桑树新品种昌盛。该品种与对照湖桑32号相比,全年每公顷桑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提高53.01%,单位面积综合收益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40%以上,生长芽率比对照提高47.93%,生长势旺,适合条桑育收获。  相似文献   

17.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又称小叶红、花叶柞、小叶青(木冈)等。主要分布在西丰、清原、抚顺、本溪、辽阳、海城、盖县、营口等市县。面积约260万亩,占全省柞林总面积的30%左右。辽东柞分枝多,产叶量高,叶质营养较丰富,是繁育柞蚕良种的优良饲料之一。为提高辽东栎养蚕利用率,我场从1957年冬开始对辽东栎中干丰产树型养成技术进行了研究。经20多年反复试验与实践,掌握了辽东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出辽东栎伞形树冠快速、简易养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柞蚕饲养在野外柞林中,由于风雨、病虫、鸟兽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现将柞蚕改为全合或稚蚕室内饲育,它的优点是:第一,能人工有效的控制各种自然灾害,创造稳产和丰产;第二无霜期短的地区也可以安全的饲养两季。因此,过去就有人注意研究,但多数由于发生脓病而失败。并且室内饲养蚕爱爬,不易大量饲养。今年春蚕期,我们采用塑料薄膜复盖育,并蚕室和用具等进行严密的消毒,使柞蚕在室內和室外土坑中饲养均获得良好的结果。柞蚕室内饲养:是把柞蚕放到蚕(竹匾)中象家蚕那样饲养,但在蚕(竹匾)上面再扣一个木条做成的罩,长110厘米,宽80厘米,高20厘米,木架周围复盖塑料薄膜,防止柞叶萎凋和蚕儿爬出,再把蚕(竹匾)放到多层的架子上,这样在45平方米的蚕室中,可以养1~2龄蚕12万头。每天给两、三次柞叶,到三龄时将蚕送到蚕场中。这样,在辽宁地区的春蚕期可以躲过风害、霜害、鸟害,小茧蜂害。采用这种办法1~2龄灭蚕率比野外降低5.5~46.22%。1~2龄在室内用20℃条件下饲养比野外的龄期经过缩短了5天。全龄室内育和1~3龄室内育结茧数比野外柞林中增加一倍多,由于严密的消毒,脓病率都不超过1%,其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因素综合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再生稻产量水平的最优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_9(3~4)正交设计原理,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留桩高度、不同促芽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年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头季、再生季还是年产量,品种、留桩高度和促芽肥施用量三因素的最优组合为两优616、留桩高度为10cm、促芽肥为140kg·hm-2,可获得高产;对再生稻年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品种留桩高度促芽肥,品种对产量起最主要的作用;对头季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品种促芽肥留桩高度,最主要的影响是品种;在再生季,对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品种留桩高度促芽肥,而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程度为品种促芽肥留桩高度。综合来看,在本试验范围内,品种两优616、留桩高度10cm、促芽肥140kg·hm-2的组合有利于再生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陡坡垄槽栽桑与养蚕系列新技术将陡坡灌桑垄槽栽培、杂交桑基础品种选育、蚕桑乐药剂复配与稚蚕塑料周转箱炕房共育、壮蚕立体塑料折蔟片叶育、家蚕全龄少回育、壮蚕大棚草帘覆膜育及山胡椒促老蚕适时自然登蔟等8项系列新技术创新,组装配套为系统新技术的单位面积与张蚕种综合经济效益,比对照分别高3.59倍和3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