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青藏高原杨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确认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杨树约有17个种、15个变种和10个天然杂种。本文中,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详细记述了各个种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并绘制了有关的图表;提供了部分种类在高生长和直径生长方面的数据资料;最后讨论了杨树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一个谜一样的地方。许多人被那里的皑皑雪山和神秘的藏族风睛所倾倒,也有许多人面对其超过4000米的海拔望而却步。说到青藏高原,就不能不说连接西藏和全国的两条“天路”,一条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青藏公路,另一条是新世纪修建的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小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原育苗地的选择、整地技术、种子的处理、播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幼苗管理,造林时间选择、栽植技术及林地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高原地区小檗的育苗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冬虫夏草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药材,因其具有食用、药用等多项功能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然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冬虫夏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也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冬虫夏草既是青藏高原独有的一种生物,同时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围绕冬虫夏草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回顾了冬虫夏草的由来,阐述了冬虫夏草的生活习性和应用功效,论述了冬虫夏草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作用,展望了冬虫夏草产业发展的未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青藏高原环境的资源分析发现,青藏高原水、光热资源丰富,提出西藏尽快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或制止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改造水、气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提倡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污染负荷,南水北调工程应该从西藏开始。  相似文献   

6.
隆宝湖位于唐古拉山和巴颜喀喇山脉之间,离通天河不远,是199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风光绝美,悠然生活着很多珍稀鸟类,尤其是世界珍稀高原鹤鸟黑颈鹤。隆宝湖是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处高原生态宝地,也是我国黑颈鹤最好的繁殖生活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8.
青稞青藏高原的神奇作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高大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成群的野生动物、淳朴好客的藏族同胞……而青稞无疑是那儿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作物。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青稞从古到今一直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9.
心中的圣湖     
李煜  毛虫 《森林与人类》2011,(12):28-33
羊卓雍措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东缘藏药植物红景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藏药植物红景天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从而促使该地区农牧民进行大面积栽培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动态,以及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和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总结出了以下结论:①青藏高原年均NPP为0.3Pg Ca-1,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与该地区的水热条件和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一致;②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植被生产力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年增加速率约为0.7%;③温度是影响青藏高原生物生长的主导因子,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加;④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植被NPP,在IPCC预测的B1、A1B和A2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的NPP均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国外灌木树种在青藏高原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2年从美国、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引进灌木种子18科34属49种,经4~6a试种,筛选出适宜在青海及相似区生存的灌木11科20属27种。初步总结了在青藏高原引进国外灌木树种的引种策略,主要包括在内陆高寒干旱区注重灌木树种引种的必要性;引种相似气候区的确定;多搜集原产种属引种材料;注意收集抗寒种源等。  相似文献   

13.
<正>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哺乳动物,中国的文字记载中很早就有了这个吉祥、珍稀物种的记录。在《山海经》中记载有一种动物,名曰"酃羊",从图形看,牛眼睛,马嘴巴,胸腹尾尖有须毛,腿健而偶蹄,尤其是所绘的一双角,直而长,生长于额顶,角有明显的环棱,角尖稍稍向前弯曲。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鹿类动物的分布中心和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鹿种最丰富的国家,中国鹿的种数占世界的40%以上。从大兴安岭的冰雪北国到椰树婆娑的琼岛海南,从长江下游的低洼湿地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20多种中国之鹿都有她们生活的家园。让我们跟随7位研究中国鹿的专家,开始一个“中国之鹿”的科考旅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测算了2015—2021年青藏高原森林、草原、湿地、雪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指数、状态和压力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等级均处于0.6~0.8之间,生态安全性较高,且西藏生态安全指数高于青海。提出了青藏高原森林、草原、湿地、雪域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提升路径,以及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青藏高原4种灌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研究表明,4种供试植物在轻度干旱时体内MDA含量缓慢升高,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唐古特莸MDA含量峰值和增幅较另3个树种最小,其次是锦鸡儿和江孜沙棘,而砂生槐的MDA峰值和增幅都最大。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规律都为"单峰曲线",其中唐古特莸和锦鸡儿遭受干旱胁迫时SOD活性峰值出现最迟,值也最大,SOD活性降低最少,充分反映出该2种树种对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江孜沙棘和砂生槐则相反。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唐古特莸的POD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活性水平,而且增加的幅度最大,达到805.23%,增加幅度远高于另外3个供试树种,表现出超强的抗旱能力,而其余3个树种POD活性增幅较小,对干旱的适应性差。4树种的脯氨酸含量都呈增加趋势,唐古特莸增幅最大,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增加了10.86倍。苗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唐古特莸增幅最大为213.44%。通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弱顺序均为:唐古特莸>锦鸡儿>江孜沙棘>砂生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揭示青藏高原蚂蚁群落结构和分布规律。 方法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坡蚂蚁物种分布格局。 结果 在该地区记录蚂蚁2亚科13属30种。气温、海拔、植被类型对蚂蚁物种的分布和丰富度起主要作用,低海拔地带气温较高,食物资源丰富,栖息着更多的蚂蚁物种。草丛栖息的蚂蚁物种最丰富,在土壤内筑巢和地表觅食的物种最多。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是青藏高原东北坡分布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物种,可作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 结论 大部分蚂蚁物种因受环境制约而分布范围较窄,生态适应能力弱,很容易因人为干扰而变得脆弱。虽然物种多样性偏低,但是在该地区栖息的蚂蚁物种和其他地方相比有明显差异,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栖息着耐寒、耐干旱的物种,对高海拔缺氧环境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对高原生态系统土壤改良和植物种子扩散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湟水源头,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是一个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的生态脆弱县,也是青海省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全县林地面积294.7万亩,森林覆盖率3.4%。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青藏高原的林改之路,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江西林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青海省原始林区之一,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地带性森林植被.通过分析江西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和分布特点,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初步提出江西林场未来森林经营策略与经营目标,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公益型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现状,提出了在当地建立气候生态综合监测体系的构想。就开展监测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监测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监测体系布局和监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从监测体系的结构和建设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建议以气候生态动态监测和典型气候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气候生态监测,提出了建设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本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