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抗生素对苏淮猪发酵床养殖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择苏淮猪20头,按照性别相同(母猪)、体重一致(30.0±5.5)kg的原则分为4个组.对照组(CT)为健康猪不添加或注射任何药物,组1(T1)为健康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预防量;组2(T2)为轻微咳嗽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治疗量;组3(T3)为重症连续长咳猪群,采用拌料和肌注两种方式结合治疗.试验期30 d,分别对每组床体进行温湿度测量,及其各组床体对粪便的分解能力和圈舍气味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T1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T2组发酵床床体中层15 cm和下层30 cm处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垫料表面湿度和内部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对粪便的分解能力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T3组发酵床床体表层0 cm处(P<0.05)、中层15 cm(P<0.05)和下层30 cm(P<0.01)处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垫料表面湿度和内部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对粪便的分解能力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且T3组气味显著重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
3.
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苏淮猪的生长和胴体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淮猪是2011年刚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其在正常饲养条件下,25~ 90kg日增重650g,90kg体重的日龄约175天,料重比3.1∶1,屠宰率72%,背膘厚28.7mm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达到90? kg体重需190日龄,日增重为565g,屠宰率、背膘厚和胴体瘦肉率差异不显著,而料重比为2.87∶1,节约饲料9%,特别是肌肉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超过正常值40%以上. 相似文献
4.
5.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茵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O.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0.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8.
9.
《畜牧与兽医》2014,(7):47-49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殖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 m2/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 m2/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 m2/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 cm×100 cm),窗距离地面1.0 m,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冬季水泥地面采用热风管道供暖,发酵床无采暖设施。饲养观察期为夏季30 d,冬季60 d。结果显示:夏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低6.7%(P<0.05),料重比增加4.4%(P<0.05);冬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提高16.7%(P<0.05),料重比降低5.5%(P<0.05)。结论:在凉爽和寒冷的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效果显著,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夏季发酵床的高温环境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体重越大,影响越大;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需要通过圈舍设计和通风设施的改进来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发酵床养殖与常规养殖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床养殖发病率(腹泻、咳嗽、消化不良症)分别下降24.5%(P﹤0.05),减少一半以上的用工量,节约5.4倍的用水量(P﹤0.05),猪日增重提高13.2%(P﹤0.05),料肉比下降4.17%(P﹤0.05).浅层垫料发酵床养殖和深层垫料发酵床养殖分别较常规养殖节支15.6万元和10.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旨在研究不同脱脂米糠水平日粮对苏淮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头初始体重为(62.9±0.8)kg的健康纯种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使用奥斯本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OTSS)饲喂。对照组(CTRL)饲喂不含脱脂米糠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7%、14%、21%和28%脱脂米糠的试验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和17.94%,各组日粮除纤维水平不同外,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饲喂基础日粮;正式期28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定其胴体性状(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采集肉样用于测定肉质性状(滴水损失、剪切力、熟肉率、肌内脂肪含量、pH和肉色);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于猪滴水损失主效基因磷酸化酶激酶γ1(phosphorylase kinase gamma1,PHKG1)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猪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等胴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2)随脱脂米糠水平的提高,苏淮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呈先降低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猪肉的剪切力线性降低(P<0.05);熟肉率、pH24 h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61,P=0.068);日粮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有降低L24 h*的趋势(线性,P=0.085),脱脂米糠水平对其它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3)PHK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趋于二次方升高(P=0.085)。综上所述,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在日粮中适度添加脱脂米糠可降低苏淮猪猪肉的滴水损失及剪切力,改善苏淮猪猪肉品质,但其背后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相似文献
14.
15.
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斜发沸石对苏淮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肠道形态的影响,为斜发沸石在苏淮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选择体重(50±2)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4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共4个处理组。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6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至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2.0%的斜发沸石。结果:随斜发沸石水平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肠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肠道黏膜IgG含量升高。随斜发沸石水平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随斜发沸石水平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含量升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降低。随斜发沸石水平增加,十二指肠隐窝深度降低;空肠绒毛高度和空肠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升高的趋势。试验表明,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添加适宜比例斜发沸石对改善猪的机体血液及肠道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综合考虑以上检测指标变化规律及斜发沸石添加成本,建议斜发沸石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16.
17.
18.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东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39(5):27-28
对微生态发酵床饲养猪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5.38%,试验组比对照组净收入多增加266.9元,提高69.72%;两组猪体重达到100kg时,试验组育肥期缩短35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