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田间菜蚜种群的数量消长和空间扩散规律,提出了一个根据有蚜株率P来估计种群平均密度M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同样数据,对几个常见的P~M关系模型进行拟合。根据各个拟合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析,新提出的模型对菜蚜种群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能力,该模型适合于田间在一季作物的生长初期菜蚜种群处于定居扩散期间(P<100%)的种群密度简易(二项抽样)估计,可简化田间菜蚜种群的密度调查工作。文中还对该模型的密度估计方差及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菜蚜种群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别描述了杭州郊区秋末冬初季节小白菜上菜蚜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动态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菜蚜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的整体动态,结果表明,桃蚜,萝卜蚜及其混合种群的数量动态呈指数或Logistic曲线变化,它们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而且凝集强度始终从高到低呈持续下降,运用模糊聚类法,可将其种群的整体动态分成4个时期,依次为:苗期(或移栽后的返青期)的迁入期,成株初期的增殖扩散期,成株后生长盛期  相似文献   

3.
在分别描述了杭州郊区秋末冬初季节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上菜蚜种群的数量动态和空间动态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菜蚜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的整体动态。结果表明,桃蚜、萝卜蚜及其混合种群的数量动态均呈指数或Logistic曲线变化,它们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而且聚集强度始终从高到低呈持续下降。运用模糊聚类法,可将其种群的整体动态分成4个时期,依次为:苗期(或移栽后的返青期)的迁入期,成株初期的增殖扩散期,成株后生长盛期的繁殖高峰期,外围叶片明显枯黄时的数量饱和期。作者据此对各个时期的菜蚜种群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开义  孙梅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37-6537,6541
对合肥郊区甘蓝上菜蚜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上菜蚜的种群数量在时间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有一定的负相关;菜蚜数量因为降雨或食料的减少而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5.
Logistic修正方程及其对菜蚜种群密度动态的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 Logistic 方程的修正问题,推导出 Logisic-r 方程和Logisic-p 方程,并利用后者拟合了呈 Sd 曲线型的菜蚜种群密度动态的田间观测数据,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油松毛虫蛹种群密度简易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油松毛虫蛹种群密度简易估计方法的研究,证明Gerrard&Chiang(1970)模型,Nachman(1984)模型以及Kuno&Sugino(1958)模型是等同的,是一模型的3种不同表现形式。修正后Nachma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通过模型参数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使另外两个模型也同时得到修正,文中还提出了一个更简捷,实用的确定理论抽样数的公式,此外,研究结果还证明,Sylvester&C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Gerrard阈限密度法,对57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锈螨的经济预测模型: m=1.7479[-1n(1-P)]~(1.3994)式中m为虫口密度,P为有虫叶率。  相似文献   

8.
长沙菜区甘蓝上菜蚜复合种群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菜区甘蓝上菜蚜复合种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月底~5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中旬是甘蓝菜蚜两个主要的为害峰,10月中旬~10月下旬具有一个小的为害峰。  相似文献   

9.
10.
矢尖蚧种群密度的零频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据Gerrard阈限密度法,采用无虫叶片占全部抽样叶的比率来估计矢尖蚧雌成虫和幼虫的平均密度,并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抽样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
以苦苣菜蚜和苦苣菜蚜茧蜂的生态学特性为基础,按照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组建了这一寄主~寄生物混合种群的电子计算机模拟模型,模型能正确模拟野外网室条件下蚜虫数量增长阶段的数量变动和年龄组配,揭示了迁移是苦苣菜蚜调节自身种群数量的主要机制,并给出了蚜茧蜂控制苦苣菜蚜传毒危害的必要条件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空间格局研究中获得的资料,对李始叶螨Eotetranychus pruni Oudemans种群的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随机取样以“Z”字型方式为最佳,最适抽样单位为1个叶片;建立了利用无螨叶率(P0)估计种群密度(x)的关系式:x=4.2134(-lnP0)1.2729(r=0.979);提出了李始叶螨种群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序贯抽样模型和用于指导防治的序贯抽样模型。确立了二阶抽样技术中所抽取的树数(l)与叶片数(k)的配额公式为:kl=(tcv)2·(9.1138km-0.9546+5.5412m-0.4248)  相似文献   

14.
二斑叶螨的实验种群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幼、若螨期间存在密度效应,幼、若螨密度与其成活率明显相关,幼、若螨初始密度的增加导致死亡率增加,并且当代性比向偏雌方向发展,而子代性比向偏雄方向发展;不同成螨密度对成螨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四季豆叶片上螨口密度大于2.5~3.5头/cm^2时,扩散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密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至1龄幼虫的发育速率也不存在密度效应;(2)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效应。1龄幼虫密度对预蛹重、幼虫存活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均有影响。当每叶(豇豆真叶,平均约9cm^2)1龄幼虫数超过7头时,死亡率上升,预蛹重减少,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因此,在实验种群饲养过程中,最适密度约0.8头·cm^-2。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阶适应性整群抽样估计害虫密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作物害虫管理中人们需要得到准确的田间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抽样方法——二阶适应性整群抽样.给出了害虫密度的无偏估计,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雕Xiao种群密度及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烟田细毛蝽种群聚集强度的测定及种群密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aylor 幂法则和Iwao 的m—m 回归分析法测定烟田细毛蝽成虫和卵块的聚集强度后发现,成虫和卵块在烟田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都是疏松的个体群,成虫个体群的面积相当于1~2株烟(约0.3~0.7平方米)所占的面积。抽样估测成虫种群密度时,以1株烟作抽样单位较适宜。用Kuno 序贯抽样模型计算出了成虫和卵块的序贯抽样表和抽样图,用Iwao 提出的公式计算出了估测种群密度时的理论抽样数,并拟合出了估测成虫和卵块密度的经验式,即λ_(成虫)=1.5591(-lnp_(?))~(1.0833)和λ_卵=1.1945(-lnp_(?))~(1.0468)。调查成虫数量时,不同取样法的优序为:平行线>对角线>棋盘式>简单随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的分布,对2010和2011年采集的黑河地区96份大豆田土样进行调查,研究了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结果表明:黑河地区采集的土样均发现大豆胞囊线虫,且其胞囊密度分布不均匀。将黑河地区各点连续2a采集得到每100g风干土中胞囊数量分为5个区段:胞囊密度为0~50个的占13.79%,胞囊密度为50~100个的占37.93%,胞囊密度为100~150个的占17.24%,胞囊密度为150~200个的占27.57%,胞囊密度超过200个的占3.4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