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湘乡市多年的经验证明,适度密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1.生产效果①增产效果显著。同一品种,栽培管理水平(施肥水平)相同,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每667平方米抛插蔸数,增加基本苗,能促进有效穗增加,对提高单产有显著的效果。从湘乡市最近几年水稻测产数据来看,以株两优819水稻为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9万穗-25万穗,每增加1万有效穗,可提高单产20公斤左右,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低于18万穗,单产就在400公斤以下,当每667平方米有效穗达到23万穗以上时,单产可达500公斤。②禾苗发育整齐,生长平衡。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不同穗条长度、寄插时间和移栽时间对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扦插苗成活率、高度和地径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 ,适宜的穗条长度、寄插时间和移栽时间表现不一致 .火炬松适宜的寄扦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 1 2月 30日和 4月 1 0日 ,穗条长度以 4~ 8cm为宜 ;湿地松适宜的寄扦时间为 1月 1 5日 ,移栽时间以 4月 1 0日为宜 ,穗条长度以 1 2 cm为宜 ;马尾松适宜的寄扦时间为 1 2月 1 5日至 1 2月 30日 ,移栽时间以 3月 2 0日为宜 ,穗条长度以 6~ 8cm为宜 .  相似文献   

3.
<正>(续第2期第28页)当前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主要通过无性扩繁来实现,标准茶园通过科学的短穗扦插方法,可大幅提升良种茶苗繁育成活率,一般可将扦插成活率从75%提升到85%左右,每667平方米可出圃茶苗15万株以上。母本选择与管理选择当地适栽品种如保靖黄金茶1号、碧香早、槠叶齐、湘波绿2号、玉笋和玉绿等,并选择生长势较为旺盛、病虫害少的茶园作为采穗园。秋插的茶树第1次修剪时间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水稻主推品种介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农业》2012,(4):5-6
(续第3期)一季晚稻品种(9个)T优109水稻(湘审稻2007037)适宜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株高124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5.7万穗,每穗总粒数173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6.7克。2005年、2006年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42.85公斤。6月1日-5日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10公斤、大田用种量1.25公斤-1.5公斤。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南的气候特点,该组合要获得667平方米550公斤~650公斤的产量,应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前期应采取适当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促控相结合等措施,主攻低位分蘖,提高成穗率,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中后期采用保倒三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功能叶和根系早衰等措施,攻大穗,增粒重,提高结实率.具体穗粒指标为:667平方米有效穗22万穗,每穗总粒数118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9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产量指标 667米^2留苗4.5万株,成穗率90%,穗粒重10.6克,出谷率84.1%,667米2产量达到3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茶苗短穗扦插栽培技术,包括茶苗品种选购、茶苗栽植时间选择、栽植方法、栽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茶苗移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豆超千斤 春播生育期120天。株高80-120厘米,单株分枝18-30个,结荚600-800个,单荚有2-3粒籽,百粒重22-24克,单株产净豆0.25-0.4公斤.高的可达1.2公斤。春播667平方米(1亩)产350-500公斤,夏播300-350公斤。有限结荚习性,不炸荚,籽粒圆形,黄色光泽度好。茎秆粗壮,抗倒、抗病能力强.可连年重茬种植。株行距50厘米×70厘米,667平方米用种2.5公斤,每穴点播2-3粒,水浇地每穴留苗1株,旱薄地每穴留苗2株。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与当地大豆相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宜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湘西北稍早,湘中南稍迟.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0.6公斤.直播栽培9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0.2公斤~0.25公斤.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15%的多效唑50克对水50公斤叶面喷施,培育壮苗.播种前施足底肥,出苗后及时间去堆窝苗,保证苗不挤苗,并注意防治病虫草害,抗旱排渍.  相似文献   

10.
胡杰 《农村百事通》2009,(17):31-31,81
一、航天三号该品种株高70厘米.半冬性,穗长13~15厘米.穗粒数100~130粒.干粒重50克。抗逆性强,高抗小麦三大病害.耐肥、耐寒、耐盐碱。667平方米(1亩)产500~700公斤。667平方米用种12公斤.播期以10月10日-11月30日为宜.南北方都适宜栽培、  相似文献   

11.
(续第2期第25页) 丰源优299(见第24页图3,湘审稻2004011)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品种,200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全生育期114天,株高97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9万穗,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9.5克.适时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5 ~2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为17×24厘米,每穴插二三粒谷的秧,每667平方米插8万~10万基本苗.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1.抗癌富硒多元素蓝粒小麦株高80厘米左右,冬性,穗长10~13厘米,抗病能力强,好种易管,籽粒蓝色,千粒重60克,每667平方米(1亩)产500~650公斤。籽粒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能抗癌减肥,延年益寿,市场极为俏销。每667平方米用种9公斤,一般10月15~25日播种。(见中插一图6)2.美国大穗铁秆小  相似文献   

13.
“中黄1号”为叶色黄化的优质特色茶树品种,在四川具有一定的推广面积但茶苗繁育技术未成体系。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扦插时间及扦插密度对“中黄1号”扦插苗根系生长、地上部生长及茶苗出圃质量的影响,明确“中黄1号”的关键育苗技术参数,为其在四川茶区的进一步推广提高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当年8月、9月中密度扦插的“中黄1号”短穗次年收获苗木质量最佳,其生根数、根干质量分别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的50.10%~16.84%和21.05%~31.58%,根系CAT酶活性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的28.56%~41.89%,苗高、茶苗直径、着叶数、全株鲜重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39.39%~17.41%、42.68%~20.73%、17.49%~22.83%、4.87%~21.65%,当年8月、9月中密度扦插的“中黄1号”短穗次年的成活率、合格率、出圃率分别为85.12%、78.29%、66.42%,87.18%、85.18%、74.09%,出圃数高达23.25万株/667m2和25.93万株/667m2。因此,该品种宜在8月、9月进行中密度扦插繁育。  相似文献   

14.
蓖麻整枝是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目前有各式各样的整枝方法和模式。1五穗法1.1整枝模式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整枝模式,推广面积最大,适用于无霜期150天左右的地区,每亩留苗密度沟平地600~800株,旱塬地800~1000株,坡地1000~1200株,也适用于无霜期为130天的地膜覆盖地。1.2整枝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以茶枝梢头作扦穗与短穗作扦穗的对比试验表明:晚秋扦插,前一朱高比后高0.7cm,成活率高15.1个百分点 ;早春扦插,前平均株高比后高6.2cm,成活率高11.4个百分点,繁殖系数提高1.02。  相似文献   

16.
<正>鉴定编号国鉴谷2006002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品种来源R219辐射特征特性"冀谷24"全生育期87天,绿苗,株高127.6厘米;在每667平方米留苗5.0万株的情况下,可成穗4.52万穗,成穗率达90.4%;穗纺锤形,松紧适中,穗长17.9厘米,单  相似文献   

17.
金优6530水稻     
金优6530水稻(湘审稻2011037)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中熟晚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0.4天,株高110.8厘米,株型松紧适度,剑叶长,生长整齐、旺盛,后期落色好。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8.1万穗,每穗总粒数150.4粒,结实率79.2%,千粒重27.8克。高感稻瘟病,抗低温能力一般。2009年和2010年2年省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525.98公斤。  相似文献   

18.
<正>"巨黑一号"黑稻株高86厘米,穗长26厘米,每穗260~280粒,千粒重25克,米深黑色,熟食浓香,生育期115天,好种易管,抗病性强,春播每667平方米(1亩)产500~600公斤,夏播产量400~500公斤,最高可达700公斤。每667平方米用种量7.5公斤。春夏可播,南北适宜。具有省工、省药、省水、耐旱等特点。春播谷雨前后,夏播6月20日左右,条播或撒播均可。(彩图参见73页图4)  相似文献   

19.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采用覆膜穴播机,改旱地条播小麦为覆膜穴播。该技术能够增强小麦抗旱能力,加快小麦生育进程,提高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穗数.提高干粒重,增加产量。一般667平方米(1亩)可增产100公斤以上,且节水效果显著,667平方米可节水60~80立方米,增加纯收入约10076。适宜在我国北方麦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1.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10公斤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可再追施2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除草进行深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