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茄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连年重茬种植,会出现茄子定植后大面积根腐死秧现象,发病率可达4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土壤黏重,发病重。一般在茄子定植后开始发病。1.发病症状病菌初期侵染茄子主根或茎基部,水渍状斑,然后病斑转为褐色,后又变为黑褐色。这时地面上植株还正常,随着茎或根部病斑不断扩大,当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的组织溃烂露出木  相似文献   

2.
<正>一、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一)豇豆立枯病(豇豆基腐病)症状:幼苗和大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种子、种芽和子叶,严重时也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出苗前受侵,种子、种芽和子叶变褐腐烂。出苗后发病,先在茎基部着生椭圆形至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绕茎1周,病部干缩或龟裂,土壤潮湿时茎上病斑出现浅褐色蜘蛛网状霉。病斑还向根部扩展,造成根部坏死。此病进展较慢,幼苗发病时不折倒。发病初期常见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间恢复。若土壤潮湿时,白天叶片  相似文献   

3.
<正>白绢病是兰花世界性病害之一。该病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以及秋雨连绵时发生尤为严重,主要为害兰花的根部及茎基部分。初发病时,在兰叶基部接近土壤处出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迅速扩展至根部,随后叶片萎蔫、茎杆呈褐色腐烂,容易折断。严重时兰花假鳞茎也会被侵染,在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呈辐射状延伸,并在根际土表蔓延。  相似文献   

4.
菜豆、豇豆都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日常大量供应的蔬菜品种,因此在各地种植面积均十分广泛。然而近几年根腐病为害对菜豆、豇豆生产影响较大,发病轻时可减产10%~20%,发病重时减产可达50%~60%,特别严重时几乎绝收。在常年种植菜豆、豇豆的地区,菜农朋友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①菜豆。主要侵害其根部或茎基部,病部可见黑褐色  相似文献   

5.
正连续半个多月受低温寡照天气影响,部分大棚番茄疫霉根腐病开始发生。该病一直是棚室蔬菜病害防治的难点,发病速度快,毁灭性强,必须加以重视。番茄疫霉根腐病发生初期于茎基部或根的上部产生褐斑,逐渐扩大后凹陷,严重时病斑绕茎基部或根都一周,地上部逐渐枯萎。纵剖茎基部或根部,导管变为深褐色,后根茎腐烂,不长新根,植株枯萎而死。该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与天气有  相似文献   

6.
正症状识别地上部症状:苜蓿感染根腐病后植株稀疏,生长缓慢。在旺盛生长期间,感病植株的个别枝条或一侧的枝梢萎蔫下垂,叶片枯黄,而且常有红紫色变色。随病情发展,大片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最后整株枯死。地下根部症状:发病初期根部和茎基部先后出现水渍状褐色坏死病斑,随后病斑扩大,病部表皮由褐色变黑、腐烂,用手一搓表皮即脱落。剖开主根,可见根茎里面变褐、变黑,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苜蓿根腐病是由一种叫镰刀菌所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豇豆枯萎病在南方蔬菜种植区域常有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来临时,正在开花结荚的豇豆常被危害枯萎致死,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受害严重的田块会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据观察,豇豆在开花结荚初期,植株发病后,首先是根系发育不良,根部皮层腐烂,新根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新根,剖开根茎部或者茎部,可见维管束变黄褐色至黑褐色,植株早晚长势接近正常,白天中午呈萎蔫状态。植株下部的叶片发病后,先在叶边缘及叶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叶脉呈褐色,继而全叶叶色逐渐呈淡黄至黄白色枯死,然后整株茎叶干枯,高温高湿时,部分感病部位表面有粉红色霉层。通常,这  相似文献   

8.
<正>胡萝卜丝核菌根腐病在连作地易发生,一般春播胡萝卜发病重,特别是5月中旬至7月中旬多雨年份,病害常暴发成灾。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时,在肉质根表面产生污垢状的小斑点,不断扩展成不规则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污白色蛛丝状菌丝,病斑也软化腐烂。病斑多在肉质根的上部出现,向上扩展至叶柄基部,使叶柄基部门变褐色,呈立枯状。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选地势较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深耕、细耙,施  相似文献   

9.
1 发病症状1.1 真菌性立枯病芽腐在秧苗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芽基或根部生有霉层,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基腐又叫针腐,多发生在幼苗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叶片不展开,茎基部变褐色,有时叶鞘上可见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种子与幼苗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黄枯多发生于幼苗三叶期前后,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比健苗矮小,心叶卷曲,病苗叶尖不吐水.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秋茬蔬菜多已定植,但高温天气依然较多,增加了苗期管理的难度,茎基腐病是病害防治的重点。茄果类蔬菜定植后,经常发生茎基腐病,表现为茎基部一侧或一周变成褐色、干枯,病部皮层腐烂,造成植株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严重的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后,引起植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茎基病部表面现浅褐色蛛丝状霉或出现灰褐  相似文献   

11.
<正>1.立枯病多为害根部,常在苗期发病,播种时可造成烂籽、芽枯,致缺苗断垄。幼苗期染病,多致幼苗立枯死亡。初期在根茎部一侧产生近椭圆形褐色坏死斑点,逐渐形成褐色大斑,绕茎一周致茎基全部呈黄褐色病变坏死并迅速向上发展。空气干燥时,病茎缢缩,幼株随病害发展萎蔫死亡;潮湿时病  相似文献   

12.
菜豆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从伤口侵入。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红褐色斑点,以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主根腐烂或坏死。侧根稀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死。潮湿时。茎基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3.
正9月底前后,笔者陆续接到一些农户来电反映:大田的水稻植株提前枯死,出现不少白穗现象。为此,9月27日,江苏省、市、区植保植检站测报科专家一行,实地对此进行了病情调查和鉴定,最终确认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使  相似文献   

14.
<正>瓠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死秧子,真菌性土传病害,是瓠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田间株病率高达20%~40%,严重的可造成毁灭性损失,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地发病较重。其典型症状为全株萎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坐瓜期为发病高峰(图1)。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多呈猝倒状。成株发病:一般在开花结瓜后陆续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近地面主茎蔓呈褐色水浸状腐烂(图2),变细或纵裂,  相似文献   

15.
正甘薯茎线虫病(空心病)1.发生特点主要危害薯块、茎蔓和薯苗。出苗前受侵,出苗率低;出苗后发病,薯苗矮小、发黄,纵剖茎蔓基部,可见褐色空腔;茎被横切后很少或不流白浆,逐渐表皮破裂,髓部呈褐色干腐状,剖开后无白浆。茎蔓受害后在主蔓基部拐子的上表皮出现黄褐色裂纹,逐渐变为褐色;髓部呈白色干腐,严重的基蔓变短,叶片发黄或主蔓枯死。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山药主要发生的病害有三种,分别是枯萎病、炭疽病和褐腐病。这三种病害主要通过雨水及浇水传播,而现在正处在高温多雨期,也为这三种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枯萎病症状: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梭形褐色斑块,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导致茎基部表皮腐烂,上部叶片黄化脱落,藤蔓枯死,病茎内部变褐,块根染病会导致皮孔的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甘草根腐病1.症状。甘草根腐病主要危害根和根颈部,受害后地上部茎叶逐渐黄枯,根茎部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凹陷溃烂。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几种镰刀菌。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传播,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基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为害造成伤虫口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菜豆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从伤口侵入。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红褐色斑点,以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主根腐烂或坏死,侧根稀少,植株矮化,容易拔出。严重时主根全部腐烂,茎叶枯死。潮湿时,茎基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防治措施:(1)苗床处理。在未种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特症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5cm处的1~2节间。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黑褐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  相似文献   

20.
正苦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等,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苦瓜根和根颈部,引起茎叶枯萎,最后导致植株枯死(图1)。发病症状幼苗期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萎蔫状,叶色变黄、叶脉黄化,子叶萎蔫下垂,根茎基部变褐缢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胚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成株期发病:植株藤蔓生长缓慢、衰弱或矮化,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