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市船营区某鸭场雏番鸭发病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认为大肠杆菌与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经过综合治疗,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主要器官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主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鸭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被膜纤维素渗出附着,所有发病鸭只均表现纤维素性脑膜脑炎,出现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在电镜下,心肌纤维、肝细胞、神经元和肠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遭到侵害,细胞器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化,内质网和核膜扩张等。这可能与细菌毒素对细胞膜的直接损害或缺氧对线粒体的氧化酶系统的破坏有关。这些变化与光镜下心肌纤维、肝细胞、神经元和肠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相吻合。[结论]该研究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瑜 《乡村科技》2022,(4):76-7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会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养殖人员和兽医需要了解其流行情况、病原、血清型、耐药性等,结合疫病发生情况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败血症感染,主要引起各种炎症,目前已成为养鸭业重点预防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存连  贺祥  张建  徐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83-4984
[目的]为寻求能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中药,减少抗生素残留奠定基础。[方法]从某养鸭场出现典型病变的病死鸭分离到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探讨中药制剂双炎散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并将其与氟甲砜霉素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双炎散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对感染里默氏杆菌的雏鸭的有效治疗率为82.5%,与氟甲砜霉素无明显的差异(P>0.05)。双炎散对发病雏鸭的治疗效果与氟甲砜霉素无明显的差异(P>0.05)。双炎散发挥药效的时间较晚,但其治疗效果却稍好于氟甲砜霉素。[结论]双炎散制剂在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河北省的存在。在1999年底,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部分肉鸭饲养场的幼龄鸭发生了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和鉴定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分离菌经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Ⅰ型,易感雏鸭接种试验能够复制出典型的病例,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有21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保护,严重制约了该病的防制.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的研究历史、我国血清型的研究现状,探讨了3种血清分型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信阳市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樱桃谷鸭中分离菌进行形态、培养特征、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
从江苏省镇江市发病的鸭场和扬州市发病的鹅场各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和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从镇江市发病鸭分离的细菌为XV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从扬州市发病鹅分离的细菌是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这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同时感染10日龄的试验鸭和试验鹅,出现攻毒鸭和鹅的100%死亡率,说明这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毒株R85952 人工感染 3日龄雏鸭 ,于感染后 6、12、16、2 0、2 4、2 8、3 2和 3 6h分别采集感染组和对照组雏鸭的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血清中Na+ 、K+ 、Ca2 + 、Mg2 + 、Cl- 、P5+ 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和BUN含量变化不明显 ,OSM的变化也不明显 ;ALT、AST和GGT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 (P <0 .0 1) ;GLU浓度在攻毒后 2 4~ 3 6h极显著下降 (P <0 .0 1) ;TG、CHOL和VLDL呈极显著升高 (P <0 .0 1) ,表明血糖下降和血脂升高。TBIL和DBIL分别从攻毒后 2 0和 12h开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 (P <0 .0 5 )。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肝脏受损最明显 ,呈现急性、坏死性肝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RC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87-9488
[目的]为防治鸭疫里默氏杆菌所致鹅群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染病鹅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鹅中分离鉴定致病菌并通过药敏试验研究其防治方法。[结果]待检菌的纯培养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小杆状,瑞氏染色后呈两端浓染的细小球杆菌。该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沿穿刺线生长,因而被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表明:用病鹅分离菌接种雏鹅、雏鸭后,发病雏鹅和雏鸭的临床、解剖症状与自然病例一致,且能回收到鸭疫里默氏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敏感,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等中敏,对链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和四环素不敏感。[结论]该致病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其所致鹅群疫病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田树飞  李子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50-6151
[目的]为了介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与防治研究进展,从而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方法]综述近年来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该菌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等途径感染,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来控制该病。[结论]该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和免疫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理形态学、免疫病理学、血液病理学及其发病机理和免疫机能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药标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l(CAd ,Elf)为亲本菌株,在DNase I始终存在的条件下,采用Lysozyme-EDTA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在高渗琼脂平板上再生。系统地优化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各种条件,摸索出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1以Lysozyme 0.1 g/L作用20 min后补加EDTA至终浓度为0.01 mol/L继续作用45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并成功获得了92%的原生质体制备率和38.77%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湖北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雏鸭传染性浆膜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氏杆菌病。用分离的Ⅰ型鸭疫里氏杆菌菌株(云梦株)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以此菌株作为种毒,研制了3种含菌量不同的单价灭活水剂苗和1种灭活油剂苗,其平均保护率为54.0%-67.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取纯净的鸭疫里氏杆菌赘生物,比较了4种培养基培养RAⅡ型菌和4种提取赘生物试验的方法,结果表明,马丁琼脂培养的RA菌赘生物含量较高,杂质少,适宜于作为提取赘生物用的培养基;差速离心结合滤膜过滤法能有效地把细菌和赘生物分离开来,提取到较纯的赘生物.赘生物的核酸检测和蛋白质电泳分析表明,赘生物无核酸存在,蛋白质电泳图谱与菌体相似形态学观察表明,提取的赘生物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的和中等的赘生物外层为一层厚的壁,中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样的核物质;小的赘生物为圆形,有一层很薄的外膜,中央为点状或星状的核.研究结果为该菌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西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江西省鸭鹅中分离到 6 0株鸭疫里氏杆菌 ,采用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其血清型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江西存在 5个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2、JX1、JX2、JX3、JX4型 ) ,2、JX1、JX2型为目前江西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 80 %以上分离株对青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毒和氯霉素高度敏感 ,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不同血清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培养特性较为一致 ,但部分生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