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穿黄隧洞工程的北岸输水弯管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抗震分析,记录了地震波激励过程中弯管结构各单元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时程变化过程.依据Ottosen结构强度理论提出了破坏指数的概念,并据此找出了弯管结构的上下弯头的变截面处是抗震薄弱部位,分析结果可为有关设计单位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虑三维初始应力场,采用三维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闸室结构整体和闸室典型断面的受力特性;估算了混凝土衬砌裂缝宽度,按极限状态进行了抗震分析;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受力特性,分析了结构抗震的薄弱部位;结合抗震规范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了闸室结构抗震措施,建议设计应考虑从结构体型、混凝土标号、加强配筋等方面采取措施,可保证结构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3.
依据自动弯管工艺过程分析,采用solidwork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自动弯管的动态过程仿真和干涉检查,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碰撞而无法完成弯管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计算空间弯管安装转角的新方法,并应用到云南省临沧地区忙海河三级电站和楚雄州老虎山一级和二级电站空间弯管的安装中。根据实际施工的应用,该方法与投影几何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采用投影几何计算方法虽然较精确但比较烦琐,不易理解,难于掌握;而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实用,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较小,通过安装过程中微小的调整就能满足要求。这种新的计算空间弯管安装转角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工程空间弯管安装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某塔式进水口高度大、边墙薄的实际情况,联合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法进行了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2种计算方法的联合分析表明,时程法在典型节点的位移计算结果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同位置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典型节点的第一主应力计算结果略大于时程法在同位置的计算结果,因此,在抗震验算和配筋计算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是合理、可靠的。塔式进水口的综合评价表明,塔体的应力、位移、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塔体的综合抗震性能良好。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抗震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给排水管网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水的压力和水量,影响到服务质量。因此,给排水管网在给排水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管网管道铺设和维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施工材料的影响,弯管现场制作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弯管制作主要依赖于作业人员的施工经验,由于现场尺寸测量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误差很大。同时,对于复杂的施工现场,在大口径弯管的量算和制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影响到灌溉管网的施工进程。提出使用测距仪和全站仪,在施工现场进行数据测量的方法,达到快速、方便、准确地测量到对接管道的空间数据。然后,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确定了对接管道中大口径弯管的连接方案和设计方案。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方法,分析了弯管结构和参数对弯管内流场和水力损失的影响,为弯管参数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其他输送方式相比,气力输送具有输送效率高、布置灵活以及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特点。为了研究易拉罐气力输送系统的弯管内部流场的变化,可使用实验测量的方法,但此方法很难获得弯管内部流动特性的各种细节。【方法】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矩形管道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软件的后处理功能得到流体通过弯管时的压力云图和速度矢量图,可以将流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出来。【结果】由于弯管受到曲率的影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弯道外侧的压力大于弯道内侧的压力。与此相反,靠近弯管的内壁面的速度较大,而外壁面速度较小。【结论】通过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流体在弯管内部运动过程中的流场变化,进一步分析出内部流体速度与压力的变化原因,对真实流场分布具有参考价值,为后续的结构优化设计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8.
基于CFD-DEM的机采鲜叶管道集叶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乘坐式采茶机的集叶管道内部气流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对管道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多球面聚合法建立机采鲜叶数值计算模型,在分析鲜叶颗粒运动规律基础上,分别对其不同进口风速、鲜叶颗粒尺寸、弯管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预测集叶管道的集叶效果以及最佳风速;在最佳进口风速范围内,鲜叶颗粒越大,管道内的剩余颗粒越多,容易产生沉积;鲜叶颗粒流在穿过竖直管道到弯管时形成一束弯管流曲线,且弯管结构对鲜叶颗粒运动有一定影响,流场平均速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选用一个弯管半径为0.04m圆角弯管作为集叶弯管结构,同时减少横向管道长度,选择内侧长度为0.03m竖直管,避免鲜叶颗粒由重力作用导致的沉积,保证集叶顺畅性。数学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减少横直管长度,采用圆角弯管与适合的竖直管长度的集叶管道,穿透率不小于86.8%,满足集叶要求。本文提出的鲜叶颗粒建模方法,用于集叶管道与鲜叶流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分析及管道结构优化。该研究可为集叶管道其他工作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ANSYS软件,旨在探究弯管入流对离心泵固液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并以固液两相流为介质,对3种不同入流条件下的离心泵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以期获得更准确的结果。重点分析了固体颗粒在离心泵进口段运动分布情况以及叶轮内部流动特性。研究表明:进口弯管与固体颗粒的协同影响使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有大幅度下降,随着进口弯管角度的增大,固体颗粒会向着进口段外壁面以及叶片吸力面尾部集中,进口弯管为60o时影响最为明显。同时,研究表明:适当增大弯管角度可以减小离心泵隔舌径向力,但在固液两相条件下,随着弯管角度的增大对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倒虹弯管局部阻力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兴华  陈全会 《灌溉排水》2000,19(4):53-55,74
首先论述了倒虹弯管局部阻力产生的机理,其次对弯管局部阻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试验研究,最后得出如何结论:对于缓弯管,以R/D=2为宜;在弯转角不大时折弯局部水头损失并不比缓弯大,并通过模型试验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结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平原地区的低水头大流量倒虹工程弯道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名河渡槽的抗震可靠度,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对渡槽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以挠度为控制参数的渡槽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再应用该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的名河渡槽进行抗震可靠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可动态调控的Hermite参数曲线,构造可调控的离心泵泵壳出水弯管中间流线。通过流线等分点处速度值的比较,调整中间流线的形状,使之符合弯管中液体的流动规律,利用MDT软件对离心泵泵壳出水弯管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出水弯管具有良好的光顺性,使水泵蜗壳的整个流道非常光滑,没有极值与拐点,从而实现了离心泵泵壳的整体三维造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于某渡槽工程进行了地震时程分析,说明了进行渡槽结构地震时程分析的具体方法,以及在地震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反应的特点等问题,对于渡槽结构的抗震时程分析方法及渡槽结构有限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氵名河渡槽的抗震可靠度 ,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对渡槽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 ,然后提出了一种以挠度为控制参数的渡槽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 ,再应用该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的氵名河渡槽进行抗震可靠度分析 ,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当管道在同一处既发生铅垂方向的转弯,又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弯时,就必须设lrt向弯管。为了提高管道设计、制作、安装的速度和质量,确保双向弯管在空间上的准确位置,系统地导出了空间双向弯管的几何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的钢管折弯机可以对直径16~20mm、壁厚2.0~3.0mm、弯曲角度范围0°~180°的钢管进行折弯,弯管机构为缠绕式。钢管折弯机能实现自动送料、弯管和定长自动切割。弯管角度和定长准确,结构简单,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氵名河渡槽的抗震可靠度,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对渡槽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以挠度为控制参数的渡槽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再应用该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的氵名河渡槽进行抗震可靠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轴流泵弯管会对其上游流体产生干扰,为研究弯管和导叶的最优相对位置,以1台高比转数双向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叶网格转动时数值模拟结果产生变化的原因,发现导叶和叶片、导叶和弯管相对位置的变化均会影响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进而基于LES方法模拟了去除导叶和叶片流道的流场,分析了导叶和弯管相对位置变化时泵性能变化的原因,通过比较不同位置导叶区的流场进一步验证了结果,分析表明:由于弯管的影响,导叶安放位置不同时泵的性能有一定变化,导叶叶片进口冲角可能偏离设计冲角,设计时可通过延长扩散管、减小弯管角度或调整导叶布置来减小弯管对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弯曲管道内水流运动规律出发,推导了弯管水流流量压差关系的基本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弯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行业,由原先的手动弯管向自动弯管转变,由电机驱动弯管代替液压弯管。本文主要针对蔬菜大棚用的直径较小的管进行弯曲加工的设计进行阐述,采用滚弯式弯管。弯管机的总体结构可以分为送料机构、测距机构、弯曲机构等部分;弯曲机构采用伺服电机传动来实现,测距机构采用编码器,送料传动采用变频器控制的三相电机传动方式,整个系统由PLC控制,同时利用MCGS昆仑通态触摸屏进行参数设置,人机交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