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星子县蓼南公社在大灾的1983年,棉花大丰收。全社植棉4300亩,除因灾120亩无收外,收获面积4280亩,总产皮棉5590担,平均亩产皮棉130.6斤。比去年总产增长13%,单产提高13.6%,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亩产皮棉150斤以上的大队2个,面积1104亩,亩产200斤以上的生产队3个,面积250亩;亩产250斤以上的户7户,面积19.49亩。光辉大队九队社员万水平4.47亩棉花,总产皮棉1200斤,平均亩产268.5斤,他的一块试验地,亩产达300斤。蓼南公社位于我县南部滨湖黄壤丘陵地带,全社4300亩棉地,都是黄壤丘陵坡地。植棉30多年来,去年第一次闯过了亩产皮棉百斤关。比历史最高的1972年,总产、单产均  相似文献   

2.
我县七九年花生面积二十八万五千亩,单产四百二十斤,总产一亿零九百七十二方斤,单产、总产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培创花生高产上,经省、地、县有关部门验收,有十九个单位创出三十五块亩产八百斤以上高产田,面积五十七亩半,其中九百斤以上十五块,面积十七亩,千斤以上八块,面积八亩八分九厘。徐家集公社兴隆庄大队培创的四亩八分花  相似文献   

3.
我县三阳公社钟家大队第七生产队,是个滨湖红壤丘陵棉区。近两年来,棉花生产连夺丰收。1981年,63亩棉花在1980年亩产皮棉65斤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单产猛增到131斤;1982年65亩棉花更上一层楼,亩产皮棉180.8斤,比81年单产又增长38%,总产增长36.3%;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大巴山南麓的巴中县是麦棉两熟区。这里气温低,无霜期短,自然灾害频繁,常有春寒伏旱连秋涝,或者春干伏旱接秋涝,严重影响着棉花高产稳产。从1971年开始在东方红大队试验,把棉花穿林播种改为早育苗穿林移栽,棉花有效生育期加长了半月以上,获得连年丰产。近几年,这种早育早栽措施在全县范围普遍推广,全县16万亩棉花单产皮棉稳定在90斤左右(东方红大队八年平均亩产皮棉达219.1斤),棉花品质也提高了,跃入全省棉花高产县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一、重施桃肥的经济效益棉花重施桃肥是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科学植棉新技术,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起决定性作用。早在七十年代,我县对棉花重施花肥普施桃肥进行了多点试验,大量数据证明,棉花普施桃肥,具有拉长后期有效结铃期,防早衰,多结桃,结大桃,增铃重,提高棉花单产的经济效果。一九七八年地处长江中心、冲积平原的棉船公社江心大队五小队,有几亩壤质潮土麦地套种棉花,在八月十日施尿素25斤,平均单株结成桃12.9个,单铃重4.1克,每亩有成桃54180个;而毗连的一块同土质的麦地棉花没有施桃肥,单株成桃只有11.5个,单铃重3.5克,每亩  相似文献   

6.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属重枯萎病区,植棉面积20万亩左右。1990年全市种植苏棉1号63850亩,未发生枯萎病,皮棉单产75.9公斤。乐余、晨阳等377亩丰产方平均实收皮棉88.5公斤,其中153.5亩麦套棉亩产103.9公斤,223.5亩麦后棉亩产78公斤。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我县各级党政、领导组织棉区广大棉农,一九八三年在百年未有的频繁的自然灾害面前,不畏难、不怕苦、不动摇,棉花生产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据十一月三日统计:全县共水淹棉地20,000亩,淹死后改种面积17,400亩,实收面积尚有82600亩,预计总产皮棉可达80000担,平均单产96.9斤。与灾害小于八三年的七三年比较,总产增长24%,单产提高27斤,是我县植棉史上第四个丰收年。在今年大灾多灾情况下还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全县100斤以上的公社三个,120斤以上的大队26个,150斤以上的生产队217个,200斤以上的户达2244户。  相似文献   

8.
(一)林泉公社是一个半丘陵半山区,全社现有耕地七千四百亩,每人占有耕地一亩,每个劳力负担三亩九分。一九七二年开始,大面积水改旱种棉花四千亩,当年改种、当年丰收,平均亩产九十三斤。随后,单产在这一水平线上下稳定了四、五年。一九七七年以后,面积逐步增加,单产不断上升。一九七八年4,826亩棉花,单产106斤,第一次闯过了百斤关;一九七九年五千亩棉花、单产更提高到110斤。一九八○年,在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又创造了历史新水平,5150亩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棉花是一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我县八三年在石脑公社望城大队罗下生产队试验示范,试验面积14亩,共收皮棉2940斤,亩产210斤,比不覆盖的棉田亩产170斤亩增40斤,增长26.6%。通过一年来的试验、示范,一致认为地膜覆盖是棉花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新途径。历年来我县由于春季多雨低温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三早”夺高产目的。为了摸索棉花高产途径,现将近几年来增产效果显著的地膜植棉的试验示范情况简报如下。地膜覆盖的优越性一、增温保湿。太阳光线透过薄膜晒到土壤,由于地膜  相似文献   

10.
新余县水北公社是个丘陵红壤棉区,棉田分片集中于丘陵坡地,约占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976年至1979年,每年种棉花五百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一百斤左右。一九七九年亩产皮棉一百斤零二两。大队农科所九亩棉花,亩产一百五十斤零四两,其中一亩零二厘高产试验田,折合亩产皮棉二百八十六斤。(一)这个大队在红土山岗上种棉花高产稳产的经验在那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可以慨括为两句话:抢早抓密,避灾夺丰收。他们巧夺天功争早发。包括早播、早管  相似文献   

11.
(一)荣圹公社江下大队位于赣江东岸。九个生产队,232户,1,354人。耕地面积1,543亩,其中丘陵旱地种棉54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是个水源、土质条件较差的丘陵红壤粮棉兼作地区。该队自52年种棉以来,常年亩产在20~30斤之间徘徊,产量最高的1982年单产也只有55斤,是荣圹公社有名的低产队。为了改变棉花低产落后面貌,县农业局经作站在公社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棉农自愿的原则,与大队签订了棉花技术承包合同,并派出棉花技术干部常驻大队,负责科技普及、培训、指导等工作。今年棉花生产尽管遭受了低温、大风、梅雨、高温秋  相似文献   

12.
(一) 丰城县自1952年大面积种棉花,由于布局过于分散,棉田建设不过硬,科学种棉水平难提高,棉花生产多年处于“面积少,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多数农民不愿种”的被动局面。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植棉面积在3.6万~5.5万亩左右,单产皮棉徘徊在10~30斤之间,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植棉面积由7.7万亩增加到10万亩,多数年份单产仍在30斤左右徘徊,最高年的1965年,平均单产也只有47斤。1982年,全县10万亩棉花,分布在17个公社,245个植棉大队,3215个植棉生产队,80755植棉户,平均每个生产队植棉31亩,每户植棉1.23亩。其中:有5个分散棉区,816个植棉生产队,每个队只有10亩左右棉花。  相似文献   

13.
广济县自1975年推广油—稻—稻水田三熟油菜以来,油菜面积扩大近三倍,总产翻五番。11万亩水田三熟油菜,菜籽总产量1542万斤,平均单产140.2斤。并涌现出一批大面积高产的社队,如石佛寺公社12240亩油菜平均单产达189斤。陈德云大队650亩,平均单产284.6斤,该队的第四生产队125亩,单产328斤。一些高产田块,如两路公社石牛三队的2.07亩“甘油5号”亩产达439.6斤。一些原来不习惯种油菜的地方,如地处海  相似文献   

14.
苎麻是瑞昌县的传统特产。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苎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产量年年提高。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6生产队和范镇大队第19生产队,1981年苎麻面积分别发展到25.07亩和17.16亩,单产分别达到201.6斤和215.9斤,比1980年增产  相似文献   

15.
四甲人民公社东南大队位于海门县四甲镇东南角。全队共有347户,1275人,耕地1282亩,平均每人1亩多一些,是粮棉夹种地区。1959年在粮棉生产上取得了特大的跃进。夏熟三麦710亩,亩产207斤,较1958年亩产136斤,增长52.2%,棉花436亩,预补亩产皮棉可达14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89斤增加49.4%。今年棉花丰产的特点1、产量比较平衡,队队都增产。2、棉株紧凑,单株给铃多而大。据田间调查,株高均在2—2.4尺,果株平均节距为5厘米左右,单株结铃12—14个,每110—120个铃即有籽棉1斤,而去年每斤为150个铃左右。3、成熟早品质好。今年棉花的成熟比往年早得多。在8月中旬已普遍开始吐絮,比去年早15天左右,同时籽棉的品质也比较高,去年5级花占多数,今年4级花占多数。  相似文献   

16.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1977年全省棉花战胜了自然灾害,夺得丰收。更为可喜的是在原来单产偏低的红壤丘陵棉区,涌现了一批亩产皮棉两百斤左右的的高产典型和高产单位。如波阳县棉种场科研队24亩,平均亩产204斤;都昌县万户公社万户大队第九生产队43亩。亩产196斤;共大总校1.5亩高产试验田,亩产260斤;瑞昌大桥公社农科所2.17亩,亩产皮棉207.2斤。这些高产单位的栽培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能针对红壤丘陵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创造了比较一致的成功经验。一、高产抓基础,功夫过得硬丘陵红壤,酸重土板,耕性差,肥力  相似文献   

17.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所在生产队。现有苎麻面积三十五亩,连续七年单产超双纲,最高年份单产达到三百八十多斤,就是灾害之年,苎麻单产也在二百五十斤以上。这个生产队高产麻园管理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抓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8.
我所自1971到1978年在全地区10个县的30个大队农科队,组成花生科研协作网,共同拟订课题,统一设计方案,联合培创花生亩产600斤以上的高产,并进行辅助试验,总结高产经验,探索高产规律.八年来共有72个(次)大队培创出600斤到800斤以上的高产238.9亩,其中600斤到699斤的191.2亩,700斤到799斤的44亩,800斤以上的3.7亩。平度县大泽山公社西崖大队农科队,在1.4亩地上获得平均单产811斤全区的高产水平。从几年来的探索得知600—700斤的高产水平,只要采用优良品种、深耕增肥、全苗密植、加强管理等几项主要栽培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作》1979,(1):33-34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所在生产队。现有苎麻面积三十五亩,连续七年单产超双纲,最高年份单产达到三百八十多斤,就是灾害之年,苎麻单产也在二百五十斤以上。这个生产队高产麻园管理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抓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麻作》1979,(3):25-29
苎麻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浏阳夏布曾驰名中外。一九七八年,全省种植苎麻十四万二千四百亩,总产十七万担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三十二,并涌现出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沅江县三万七千九百亩苎麻,单产二百一十斤。该县东方红公社净南大队二队,四十亩苎麻,亩产三百零五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