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曾宋君 《广东园林》2002,(4):35-37,40
蝎尾蕉,又称赫蕉、曲轴蕉,蝎尾蕉属(He-liconia)过去一些学者将它归属于芭蕉科(M—usaceae),现大多数植物学家将其归属于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本属植物原生种有80多种,各种变种、园艺栽培种、杂交种等的数量在400种(品种)以上。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2.
蝎尾蕉(Heliconia L.),又名赫蕉、鹤蕉等,是姜目蝎尾蕉科蝎尾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以及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自然生境为热带雨林中的河流及路旁能透过阳光的地方,少数种类生长在季节性干旱地区。蝎尾蕉叶片宽大、线条飘逸,叶柄鞘状抱茎,花序呈二列状排列,有许多舟状花苞组成,直立或下垂,十分奇特;花苞片蜡质,颜色有红、黄、粉、绿等,颜色夺目;蝎尾蕉花期很长,许多品种甚至可以全年开花。目前在热带、亚热带许多地区如美国夏威夷和佛罗里达、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广泛栽培和应用,可以很好的展示热带、南亚热带风情。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从国外引种蝎尾蕉,主要用于切花生产。目前,在我国广州等地的年宵花中开始出现盆栽蝎尾蕉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金嘴蝎尾蕉     
金嘴蝎尾蕉又名垂花火鸟蕉、倒垂赫蕉,是蝎尾蕉科蝎尾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和太平洋诸岛地区,1986年引入我国,主要栽种于华南地区,目前在我国热带地区均有引种栽培。金嘴蝎尾蕉在盛花期,红色的穗状花序从宽大的绿丛中  相似文献   

4.
黄金鸟蕉(HeliconiapsittacorumL.f.xH.spathocircinataAristeguieta'GoldenTorch')是姜目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又名金鸟赫蕉、黄金鸟、金火炬蝎尾蕉等。蝎尾蕉科植物大部分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为多年生草本花卉,近年来在我国昆明、广州、北京等地大量栽培用作鲜切花生产。黄金鸟蕉株高0.6-1.8m,大型叶片抱茎而生,长矩圆形,顶部渐尖,叶柄长;花梗自基部抽出,花序呈二列状至螺旋状排列,由4-8个舟状花苞组成,花苞及花瓣均为金黄色,在花  相似文献   

5.
闲话苏铁     
吴裕 《云南林业》2001,22(1):22-22
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园林中,常见栽有苏铁。苏铁,还有凤尾蕉、避火蕉、金代、铁树等名称。在民间,“铁树”这个名称用得较多。一说,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重如铁而得名;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即使是衰败的苏铁,用铁钉钉入主干内,便可起死回生,故名之铁树。 苏铁不只是一个种,而是一个大类群,我们常称苏铁科植物或苏铁类植物。苏铁科植物属于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苏铁纲、苏铁目植物。据化石记录,苏铁科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距今2.8亿年),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2.25亿年)开始繁盛,侏罗纪…  相似文献   

6.
文山独有珍稀树──华盖木华益木属木兰科单种周植物,是木兰科顶生花、木兰族的原始类群。它在研究木兰科植物分类系统、古植物区系方面很有价值。其木材结构致密,刨光面有丝绢般光泽,耐腐抗虫,材质优良,树形美观;花色瑰丽芳香,可作庭园观赏树种,已被国家列为二级...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广州常见园林植物冷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2月底有针对性地对广州市常见园林植物展开冷害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不少常见的园林植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隶属于60个科,154种,受害等级在Ⅰ-Ⅴ之间.其中,受害程度比较严重的植物主要集中在夹竹桃科、龙舌兰科、露蔸树科、蝎尾蕉科等几个典型热带分布的科,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容易受害.植物的受害程度还与生境、栽培历史、管理方法等因素有关.针对本次冷害园林植物受害的特点与原因,提出关于广州市园林植物引种栽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州发展公园花境植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适合广州地区的花境植物综合性评价体系,本研究对广州发展公园中的 7 组花境的 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 个方面,提出 23 个花境 植物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花境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广州发展公园的 57 种花境植物进行评价。基于花 境的特点,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权重最高,生态适应性权重排序第二。经过综合评价,筛选了赤苞花 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巴西野牡丹 Tibouchina semidecandra、蝎尾蕉 Heliconia metallica、红花檵 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等 36 种综合应用价值较高的花境植物。在本评价体系中,观赏性和 生态适应性是评价花境植物的重要指标,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也与花境营造注重“自然、美观”和 “可持续”的特点相吻合。综合评价等级为 I 和 II 级的 36 种植物适合在广州地区推广使用,综合评价等 级为 III 级的 21 种花境植物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限制条件较多。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750种(含变种),隶属于103科377属。介绍了该区造林(用材)、药用、淀粉、果品和野菜、油料、香料、饲用、工业原料(纤维单宁)、观赏、水土保持等十类重要植物资源以及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等,提出了今后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临潭县有野生种子植物943种(含变种),隶属92科、379属。报道了森林(造林、用材)、局用、药用、果品和野菜、淀粉、油料、香料、纤维及单宁、观赏、水土保持等十类重要的植物资源,提出今后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