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水润滑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的模态,并对转子系统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分布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两端水润滑轴承支撑的高压多级泵转子系统,根据第一阶临界转速的判定原则证明其为稳定的刚性转子系统;在设计转速下,不平衡质量施加在转子不同位置时,泵入口端水润滑轴承节点振动幅度变化较大,其对不平衡敏感程度较高,而出口端水润滑轴承附近节点振幅变化较小,且前3级叶轮的剩余不平衡质量对轴系不平衡响应具有较大影响;通过优化组合叶轮和平衡盘的平衡精度等级,找到了两端轴承振动幅值较小的方案,当前两级叶轮采用G2.5级、其他叶轮和平衡盘采用G6.3级平衡精度时,泵进口端水润滑轴承节点的振动幅值明显降低,且泵出口端轴承节点的振幅变化较小,成功应用于高压多级离心泵的设计,满足了工程应用要求;在不同转速下,泵入口端水润滑轴承比出口端对不平衡响应更为敏感,建议入口端轴承采用更耐磨的材料.优化结果可为新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水淡化液力透平增压泵的高速运转稳定性问题,以核心部件水润滑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轴承模化与Matlab编程计算得到水润滑轴承的8个特性系数,并建立起水润滑轴承-转子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Samcef Rotor,计算得到了转子系统前4阶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利用CFX14.5对透平增压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统计得到不同流量工况下流体作用在透平叶轮和增压泵叶轮上的径向力,并以叶轮不平衡质量和径向力为外部激励,对水润滑轴承-转子系统进行瞬态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系统的第一阶弯曲临界转速为36 298 r/min,远大于设计转速16 000 r/min,说明该海水淡化液力透平增压泵的转子为刚性转子;当只给透平叶轮与增压泵叶轮同时施加不平衡质量激励时,透平端与泵端相比较瞬态响应更明显,振动位移幅值更大;当两端同时施加不平衡质量与流体激励径向力时,转子系统的振动与仅施加不平衡质量激励时相比明显加强,且不同流量工况下转子系统的振动位移幅值不同,在设计流量工况1.0Qd下振幅最小,转子运行最稳定.  相似文献   

3.
1转向机构的组成珠江—1.5联合收割机的行走系是采用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的传动变速箱和前轮驱动橡胶履带组成。转向机构是将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的牙嵌转向齿轮,改为带有花键的牙嵌转向齿轮,将中央传动轴改分为左右两条,并且带有花键加长伸出变速箱外壳,在伸出外壳的两端安装蹄式制动器,在中央齿轮内孔安装有两个铜套,使中央齿轮固定在左右两条传动轴之间。操作台上没有操作手柄,通过拉杆机构与转向拨又连接。2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将单边转向手柄向后拉动,带动拉杆机构拉动转向拨叉扭转,拨动转向齿轮克服转向弹簧的弹力,与中央…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磁浮轴承叶轮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颖的离心泵,泵的叶轮上镶嵌磁钢,泵壳上装有线圈,通入电流便会产生旋转磁场,驱动叶轮旋转,打破了现有叶轮泵由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的老传统;泵内没有机械轴承,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吸力,由两对稀土磁环组成的磁浮轴承抵消,定子与转子之间因而达到零摩擦;转子浸泡在介质中旋转,所有与流体接触的表面均由耐腐蚀材料包层,因此泵内没有任何形式的密封元件,叶轮叶片设计采用三元流线型方法,消除流道内的不规则流动。这种新颖的叶轮泵适合于长期无故障无泄漏连续运转,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5195单缸柴油机经修理保养、拆注齿轮空党后试车时.有时会出现起动轴卡托现象.导致起动轴及其社会损坏,甚至会损坏齿轮室益和机体。造成起动轴卡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一、机件不合格1.齿轮室盖及机体上的两定位初同轴度超差。这样在装上定位销、装好齿轮室益后,起动轴与两端起动轴孔同轴度也超出位差,起动轴承受弯曲应力而卡滞。此时应更换合格的齿轮室益.或将机体上的定位孔焊死,重新钻一定位初。2.起动轴齿轮或村套台肩过厚。5195型柴油机的起动轴齿轮厚反为2.2一。;。mm,起动轴村套台肩厚度为2.5一。。5mm,齿轮室…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配装的机油泵,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泵壳和两个相互啮合的主、从动齿轮组成.工作中,靠主、从动齿轮的不停旋转,使进油腔真空度增大,形成低压区而吸进机油,再被齿轮压向出油口,形成源源不绝的压力油流.  相似文献   

7.
AK-10型起动机点火正时的调整,许多书上刻有叙述:(-)先找上止点,反转曲轴使活塞退回5.8mm;(二)转动磁电机转子,使白金刚打开;(三)将磁电机装干起动机定时齿轮室上。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上述方法并不能获得最佳点火时间,正确的点火提前角的调整可按如下方法进行:1.首先确定活塞上止点的5.smm的位置(按其曲轴工作时旋转方向确定)。2.粗略确定白金刚打开时磁转子轴与充体的相对位置,必要时做上记号.按磁电机工作时的旋转方向,转动磁电机转子轴.使转子轴处于白金刚打开的位置。3.将磁电机安装到起动机正时齿轮室上。…  相似文献   

8.
一、摇不动车。 1.装配间隙过小,运动部件被卡住。应重新装配.并调整间隙。2.气门顶住活塞。曲轴转到某一部位后不能继续转动,但能退回来。原因是定时齿轮墙合不好或减压调整不当,排除方法是重新装配定时齿轮或减压机构。3.水泵叶轮被冻结在泵体中。应加温排除。4.销子、螺母垫片等小零件松脱或断裂,卡在运动件之间。  相似文献   

9.
6.9.3制造质最不高,笼条与端环焊接不牢等造成 笼条断裂故障点的查找.一般在抽出转子后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必要时,可在转子上撒些铁粉,然后在端环两端通以低压电,便可明显地看出断条痕迹。另外,还可采用如下简便的方法:在定予上加三相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0%),用手拨动转子,如果转子有断条,定子电流将会循环变化(但应注意,气隙不均也会有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矿用潜水电泵性能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煤矿排水用的BQS20—40—5.5型固液两相流潜水电泵为例,选择对泵性能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叶片进口冲角、叶片出口安放角和叶片数,对3个因素分别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得到9种试验方案.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正交试验中9种方案分别进行单相清水模拟和固液两相流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极差值计算,得到因素与效率指标的直方图.结果表明,叶片出口安放角和叶片数在清水模拟和两相流模拟的最优方案中取值不同,小固体颗粒在叶轮内集中分布于叶片工作面,并沿工作面向外运动,在叶轮出口处以很小的出口角流出,部分颗粒会在叶片出口处与叶片工作面相撞,加剧叶片磨损.因此在设计固液两相流泵叶轮时,叶片出口安放角不易过大.采用两相流理论对BQS20—40—5.5型泵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工况下,泵效率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值,叶轮磨损有较大改善,提高了泵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11.
大型蜗壳式多级泵转子径向间隙选取的探讨曾勇1.概述蜗壳式多级泵即水平中开式多级泵。维修时,只需将泵盖取下,即可取出整个转子,无须拆卸管路,非常方便。与节段式多级泵相比,叶轮对称布置,轴向力相互平衡,不需要专门的平衡机构,采用螺旋形压出室,流道通畅,水...  相似文献   

12.
低速大扭矩I型复合齿轮转子马达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齿轮转子马达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对复合齿轮转子马达进行了分类,阐明了Ⅰ型低速大扭矩型复合齿轮转子马达的工作原理。对该种马达的排量公式及瞬时扭矩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分析了该马达的输出扭矩脉动率。并对马达的径向力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马达具有输出扭矩大、低速启动性能好、力学性能好、运行平稳、噪声低等特点,其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种类的低速大扭矩马达,除用于普通液压系统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用于纯水液压系统,本文为I型复合齿轮转子马达的进一步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齿轮传动系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曲轴齿轮、配气凸轮轴上的配气凸轮轴齿轮、喷油泵轴上的喷油泵齿轮、机油泵轴上的机油泵齿轮以及惰轮轴上的惰齿轮。齿轮传动系的作用是驱动凸轮轴、高压油泵、空压机、转向油泵、机油泵等零部件工作。齿轮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往往直接影响到柴油机能否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 泰山25拖拉机的差速器壳体是整体形式的(图1)。为了保证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啮合传动质量,图纸对两半轴齿轮孔φ36D,规定了以两端轴承颈的共同轴线“B—C”为基准的径跳要求,对两行星齿轮  相似文献   

15.
PIV在半开式离心泵内部流场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PIV对半开式离心泵叶轮内旋转流场和叶轮与蜗壳间隙的流速场,选择3个不同方位的窗口进行了测量。所测量的3种不同运行工况,其流量分别为额定流量的1.4、1.0和0.6倍。不同窗口测得的两叶片间流道的流速分布表明:即使在设计工况下,整个叶轮各叶片间的流速分布也不是对称的;在非设计工况尤其明显,3个叶槽之间的流场分布更加不同;特别是在小流量工况时,始终存在一个低速区,位于叶槽进出口之间,靠近压力侧。  相似文献   

16.
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由于振动导致的齿轮箱故障,提高机组工作的可靠性,需要探求降低齿轮箱故障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齿轮转子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以改变齿轮转子系统固有频率为目的,结合风力发电机组高速传动系统的实例,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齿轮转子系统在耦合与非耦合情况下的动态振动过程,计算系统的各阶模态值;研究改变系统元件的几何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改变系统固有频率避免共振的有效途径,并以风力发电机组的两级平行轴齿轮转子系统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比转数为59的汽车冷却水泵,选择对性能影响较大的叶轮的6个水力参数β2,b2,D2,Z,D0,φ,并添加了1个附加的辅助因素e.根据叶轮原有参数值,设计2组不同的参数值,得到因素的2个水平.由此,设计了L8(27)七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表,即8个叶轮设计方案.通过Ansys-CFX12.1软件分别对8个方案水泵的全流场进行定常数值模拟,以设计工况点的扬程和效率以及最高效率点的流量、扬程和效率为性能指标,通过极差分析以及内部流场对比分析,优化叶轮参数.将优化后的叶轮和原始叶轮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和外特性试验,分别比较得到的结果后得出,优化叶轮提高了水泵在额定点的效率,并且增大了高效区范围,同时也使扬程曲线更平缓.结果表明了正交法的可行性,说明了正交表结合CFD技术进行水泵设计,不仅可有效改善水泵产品的水力性能,并且能很大程度地缩短研究时间,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离心泵有盖板叶轮内部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PIV技术对离心式水泵有盖板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试验测量。水泵在两种工况下运行,选择两个叶槽分别进行测量,获得了水泵叶轮全叶槽内的速度场。两种工况下不同窗口的流场均有明显差异,呈不对称分布;小流量工况始终存在一个低速区,位于叶槽进出口之间,靠近吸力侧。  相似文献   

19.
傅里叶非圆齿轮驱动的差速泵在负载工况下有明显的周期性冲击现象,而在空载状态不存在。为提升差速泵运行平稳性,开展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差速泵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差速泵流场和驱动非圆齿轮进行流固耦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差速泵在吸、排液工况交替瞬间,叶轮存在转矩突变现象,主要原因是叶轮旋转对进、出口关闭或打开瞬间形成了水锤效应。为此,对差速泵叶轮边缘进行微圆角优化处理以形成流场过渡区。仿真结果显示,叶轮优化后的输入轴周期性转矩突变峰值至少可降低21. 58%,且吸、排液腔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经试验验证,转矩变化趋势及转矩突变点基本吻合,2个叶轮优化后转矩最大变化幅度平均降低51. 20%。结果表明,差速泵叶轮边缘对转矩特性影响较大,叶轮边缘优化对减弱水锤效应及改善叶轮转矩特性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0.
S195柴油机正时齿轮无记号装配法1.凸轮轮齿轮(36齿).以键槽顶端的一个齿作起点,顺时针数3个齿,第4个齿与调速齿轮啮合。2.曲轴齿轮(18齿)。以键槽顶端的一个齿为起点,顺时针数8个齿,第9个齿与调速齿轮啮合。3.起动轴齿轮(3齿)。以键槽顶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