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5,(3):58-65
以4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西昌和雅安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水稻氮磷钾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昌点水稻成熟期氮和磷的平均总积累量小于雅安点,钾平均总积累量略高于雅安点;氮、磷、钾的收获指数、稻谷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均表现为西昌点明显高于雅安点。随密度增加,水稻氮、磷、钾总积累量增加,不同栽培密度水平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氮、磷、钾的收获指数、稻谷生产效率及磷、钾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均随密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空调器调控做青间温湿度,采用轻摇,长时间凉青的低温做青技术制作的夏暑茶,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空调茶”。与自然条件下制作的传统夏暑茶相比,“空调茶”品质大大提高,表现为:香气较高,滋味醇和,苦涩味减弱或消除,汤色黄绿不暗红。高档“空调茶”甚至可与春茶相媲美。“空调茶”的审评仍按六大因子进行。审评时尤应注意其“发酵”变色程度(即叶底和茶汤颜色),香气的纯正持久性及滋味的纯异、浓淡、厚薄、爽涩程度等。若带有青草气、苦涩味,绿汤绿叶等特征则质量为差。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生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观察比较了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和高产杂交稻协优63的生理特性。与高产杂交稻协优63相比,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表现出两个明显的顶端优势,即营养生长期间的“茎蘖顶端优势”和灌浆成熟期间的“粒间顶端优势”。认为这两优势是协优9308超高产的生理特性和基础,据此提出以单茎(蘖)物质生产优势为基础,以“两个顶端优势”为中心的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的“生理模型”,即(1) 协优9308 干物质生产能力高,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生产量达120 g;抽穗后仍具有较高生产力,此间生物产量占总生物产量的40%。(2) 营养生长期“茎蘖顶端优势”显著,有效分蘖终止期较早,出现在移栽后2周左右,幼穗发育整齐,成穗率>65 %。(3) 灌浆成熟期“粒间顶端优势”显著,优势粒灌浆势高,齐穗后第2周便达到灌浆势的峰值,此后仍保持一定的灌浆能力;劣势粒灌浆进程比优势粒滞后,在临近成熟时,仍未出现灌浆势峰值;支撑劣势粒灌浆势不减的生理机制是:根系衰老迟缓,花后物质运转势较高,功能叶衰老迟缓。这一超级杂交稻“生理模型”的经济产量指标是11~12 t/hm2。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以5个不同株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冬小麦品种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小麦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叶鞘和节间的伸长动态;利用叶鞘与对应节间长度的比例关系模拟了不同节间的长度;利用节间粗与对应节间长的比例关系定量描述了不同节间的粗度。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叶鞘长、节间长和节间粗预测值的平均RMSE值分别为1.34、1.71和0.06 cm,表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罗凯 《广西糖业》2011,(3):43-45,54
“吨糖田”田园文化指的是“吨糖田”的田园建设、设施配套和甘蔗种植等建设内容和生产行为以物化形式和直观表现来形成和表现的“吨糖田”文化,具有田园性、物化性、直观性和建设性,分为“吨糖田”田园、“吨糖田”设施和“吨糖田”甘蔗等三大类型,可通过实物化、标本化、文字化、图像化、模型化和雕像化等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文化符号。而建...  相似文献   

6.
罗凯 《广西蔗糖》2011,(3):43-45,54
“吨糖田”田园文化指的是“吨糖田”的田园建设、设施配套和甘蔗种植等建设内容和生产行为以物化形式和直观表现来形成和表现的“吨糖田”文化,具有田园性、物化性、直观性和建设性,分为“吨糖田”田园、“吨糖田”设施和“吨糖田”甘蔗等三大类型,可通过实物化、标本化、文字化、图像化、模型化和雕像化等符号化处理,使其成为文化符号。而建设“吨糖田”田园文化,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场地的选择、形式的考虑、符号的运用和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朱琳 《大麦科学》2013,(4):F0002-F0002
2013年5月7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省、州、县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麦青稞)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我校农学院冯宗云教授主持的由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和冕宁县农业局联合实施的“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推广应用”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漳州地区“天宝香蕉”冻害表现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在生产中所采用的行之有效的防寒及寒害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豆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新民 《大豆科学》1990,9(3):185-190
对大豆群体冠层上部实施不同比例的剪叶、去荚处理和运用二元多项式模型作了大豆群体“源、库”及产量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控制在5.1左右为最适宜。创造合适的群体“源、库”比,协调光合性能诸因素,是获取高产的关键。通过调整冠层叶面积的分布,提高群体中、下部的光强,可以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文中还讨论了利用“源、库”理论来探索最适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十九畏与十八反"与中药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配伍充分表现了药物之间在配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关系可概括为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和相反等。相使、相悉体现了“宜”的关系,而相畏、相杀、相反等则体现的是“禁”“忌”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人对这一配伍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利用珍稀的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