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人工林针叶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对3个林分(密度A1 667株·hm-2;B3 233株·hm-2;C9 767株·hm-2)的测定和分析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树冠同一层内,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 a生叶、2 a生叶递减.强光下,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1 000~1 9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很低,大致在4.780 ~30.114 μmol·m-2s-1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针叶光合和蒸腾的能力差异明显.枝条后部针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小于处于枝中、前部的同龄叶,却明显具有较高的量子利用效率或对弱光(以散射光为主)的利用效率,分别为当年生叶0.006 60 μmolCO2·μmol-1PAR;1 a生叶0.017 94 μmolCO2·μmol-1PAR;2 a生叶0.012 97 μmol CO2·μmol-1PAR. 针叶最大光合速率可达13.335 μmolCO2·m-2s-1 .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杉木针叶的蒸腾效率变化于0.003 5 ~0.007 gCO2·g-1H2O,越靠近枝条后部,蒸腾效率越低.一般而言,阳生叶的光合能力是阴生叶的2~4倍.生长季中当年生针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有2个峰值,中部和下部当年生叶的变化幅度小于上部针叶.辐射强度、空气湿度或者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是决定叶片气孔导度、光合与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呼吸作用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多呈中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温度、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大小控制.蒸腾和呼吸呈紧密线性负相关.3个林分中,无论是2 a生叶,1 a生叶或当年生叶,光合强度均是密度小的最大,密度大的最小.密度越大,叶平均N素含量越低,光饱和点越低,而光补偿点越高,偏向于利用较弱的光,生长也较弱.  相似文献   

2.
淮北相山8个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淮北相山杂灌丛和混交林中8个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叶片解剖可塑性显著大于亚优势种.叶片厚度、维管束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密度、木质部韧皮部厚度比、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S/P)等性状,在物种或生境之间的变异较大,称为关键解剖性状.与杂灌丛群落的阳生叶相比,混交林叶片表现出阴生特点:表皮及角质层薄,叶片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S/P较大,输导组织相对不发达.8个树种叶片对其生境表现出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阳性旱生植物、耐荫性中生植物和阳性中生植物.演替早期植被中优势种多为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3.
油松的水力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立地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分别于夏、秋 2个季节 (7~ 9月 )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 4株油松幼树 (8~ 1 0a生 )各部位的水力结构参数 :导水率 (Kh ,gm·MPa- 1 min- 1 ,单位时间、单位压力梯度下的草酸溶液通过量 ) ,叶比导率 (LSC ,gm·MPa- 1 min- 1 g- 1 ,供给单位质量干叶的导水率 ) ,比导率 (Ks,gm·MPa- 1 min- 1 cm- 2 ,单位木质部横截面积的导水率 )和胡伯尔值 (HV ,cm2 ·g- 1 ,单位质量干叶的木质部横截面积积累量 )。研究表明 ,油松导水率的大小除受茎段直径大小的影响外 ,还受到茎段所在区域的影响 ,限速区 (即分杈基部 )的导水率明显低于非限速区 ;同时 ,各水力结构参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相对分枝级、冠层和方向的影响。油松叶比导率主干高于主枝 ,主枝高于侧枝 ,南向高于北向 ,非限速区高于限速区等水力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生物学特性和耐旱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4.
桉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个桉树人工林高产无性系的苗期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光响应的饱和点为1967 7μmol·m-2·s-1。桉树无性系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不同无性系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尾×巨桉、尾×细桉等生长量较好的无性系较尾×赤桉和尾叶桉无性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光合能力更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三者日变化进程较为相似,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作用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5.
红锥等8个阔叶树种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红锥等8个树种苗木水分胁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各树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都下降,下降变幅为2.39%~25.90%。对照组树种间根茎比(RSR)、叶面积比率(LAR)差异较大,变幅分别为0.33~0.83g/g、18.07~51.22cm2/g;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水分胁迫处理前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相似,有两峰值,各树种都有午休现象;水分严重胁迫后,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下降。根据抗旱的生长适应和生理适应机理,利用综合指数(Pi)法并结合水分胁迫后各树种表型特征评价各树种抗旱能力,大小为:任豆、木荷、红荷木>乐昌含笑、翻白叶树、火力楠>木麻黄、红锥。  相似文献   

6.
以半干旱地区辽宁省阜新市林业苗圃地内5个沙棘品种(辽阜1号、辽阜2号、楚伊、向阳、阿列伊)移植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沙棘的几个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气孔导度在0.16~0.42μmolH2 O/(m2.S)区间变化并呈双峰型;沙棘叶片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变化不大,基本在63.60%~72.04%之间;水分代谢系数在0.992~1.307之间;沙棘叶水势日变化范围为-0.4~-0.8MPa,且呈早晚高而中午至下午时低这一规律;叶片保水力恒重失水时间为28.0~31.0h;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区间为0.964~1.587。综合各指标分析,楚伊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旱性能,阿列伊和向阳处于中间水平,辽阜1号与辽阜2号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红锥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2.5 a生幼苗进行施肥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叶形态功能性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及水分功能性状叶相对含水率、干物质含量,并计算不同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促进红锥幼苗叶片形态生长,增加叶片光截获能力;施肥能对红锥幼苗叶水分功能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干物质含量显著减少、相对含水率显著增加;施肥驱动不同功能性状间协同变化,多数叶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短轮伐期日本落叶松混交丰产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热带亚高山区以不同混交方式、混交密度营造短轮伐期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12年调查结果表明,与优良乡土树种高檫、马褂木混交效果好,单位面积蓄积较纯林提高7·3%~8·6%,单株材积生长量较纯林提高5·3%~6·2%。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密度以2m×3m为宜。混交林较纯林生态效益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分布在天山北坡的7种野生果树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比叶面积( SLA)、木材密度、叶片厚度、茎皮厚度及根、茎、叶器官的N,P,K含量等功能性状指标,分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7种野生果树幼苗各项功能性状测定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新疆野苹果木材密度最小,酸枣木材密度和比叶面积均最大,但叶片厚度和茎皮厚度均最小,胡桃比叶面积最小,但茎皮厚度最大;SLA与叶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树种的根、茎、叶器官的N,P,K含量,除茎P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均差异显著(P<0.05);酸枣和新疆桃的根、茎、叶器官N,P,K含量均相对较高,辽宁山楂和胡桃各器官养分含量均相对较低.7个树种的叶N含量平均为28.4 mg·g-1,较报道的国内外陆地植物叶片N含量平均水平高,叶P含量平均为2.20 mg·g-1,也相对高于国内陆地植物叶片P含量平均水平,近似于全球平均水平;新疆桃和酸枣的养分利用率较低,辽宁山楂和胡桃的养分利用率较高,其他3个树种居中.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锥连栎为试材,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光合参数日进程以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全光照环境下,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M"形双峰曲线,且当年生叶光合作用能力明显强于一年生叶,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较为一致;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Pn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反,呈"W"形,中午Ci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2)相关性分析显示,当年生叶Pn与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一年生叶Pn与Gs、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锥连栎当年生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都较高且均高于一年生叶,表明当年生叶对强光有更高的适应能力,而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光补偿点(LCP)都较低且表现为一年生叶的LCP低于当年生叶,一年生叶表现出更强的耐荫性,更接近于阴生植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橡胶园养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77、1987和1998年对西双版纳胶园土壤和橡胶树叶片的三次普查,结果表明:胶园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有机质下降幅度为0.25%~1.25%,全氮下降0.023%~0.033%,速效磷下降1.3×10~(-6)~4.2×10~(-6),速效钾下降30×10~(-6)~69×10~(-6),pH值提高0.1~0.7,土壤酸性下降,有向碱性转化趋势。除个别农场橡胶树叶片某种营养元素略有提高外,大多数农场橡胶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下降,Mg、K、N三种元素下降明显,Mg降低0.10%~0.20%,K降低0.04%~0.73%,N降低0.20%~0.50%,景洪、东风和勐捧农场1987年橡胶树营养水平比1977年有所提高,是由于其间实施营养诊断施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南北样带栲属树种和常绿阔叶树种(包括栲属)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栲属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叶氮和磷含量、叶厚度、比叶重和常绿阔叶树种的比叶重、叶厚度、干物质含量。通过检验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之间相关关系得到,栲属植物的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单位面积叶氮含量、比叶重彼此呈正相关,单位质量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叶厚度呈负相关,同时,无论是基于面积还是基于质量叶氮和磷含量都呈正相关关系。99种常绿阔叶树种的比叶重、叶厚度、干物质含量彼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城市典型观赏树种养分限制沿城乡环境梯度的响应差异,以期为城市化下的城市森林观赏树种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夏季和秋季沿北京城区–近郊–远郊梯度上采集典型观赏树种元宝槭和紫丁香的成熟叶和凋落叶,测定其6种叶片功能性状(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比叶质量、叶片含水率)和6种营养元素含量[(碳(C)、氮(N)、磷(P)、钾(K)、钙(Ca)、镁(Mg)],计算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值和养分重吸收效率,比较元宝槭和紫丁香在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效率上的差异;分析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年均太阳辐射量等环境因子与元宝槭和紫丁香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效率的相关性。【结果】叶片功能性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对城市化有显著响应,且存在种间差异。沿城区到远郊梯度,元宝槭和紫丁香成熟期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含水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比叶质量降低。凋落期元宝槭叶片的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沿城乡梯度逐渐降低;紫丁香凋落叶的叶干质量和比叶质量在城乡梯度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面积则逐渐变小。2个树种凋落叶的比叶面积均沿...  相似文献   

14.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明确秋茄叶表型及叶经济谱对自然潮汐生境的响应特征,以期掌握秋茄在周期性浸淹下的适应机制。【方法】对福州市罗源湾秋茄成熟林满潮线上及线下叶片进行研究,以上层未受淹叶片为对照,测定上、下层叶表型性状,并对各性状间关系及叶经济谱进行分析。【结果】与满潮线上层叶片相比,满潮线下层叶片干质量、叶柄长及叶干物质含量较小(P0.01),叶形指数较小(P0.05),比叶面积较大(P0.01);在叶片气孔特性中,满潮线下层叶片气孔长度、宽度、面积、周长、开度、开口长度、开口面积、开口周长均大于上层,而气孔密度则小于上层(P0.01);满潮线下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较小,而胞间CO2浓度较大(P0.01),羧化速率较小(P0.01),水分利用效率在满潮线上、下层叶片中差别不显著。满潮线上层秋茄叶片气孔特性与光合功能之间相关性比下层高,而满潮线下层叶气孔特性与叶形态性状相关性高于上层。【结论】秋茄满潮线上、下层的叶表型差异明显,下层叶片气孔功能适应性较强,但光合功能受到一定限制。上层叶气孔特性与光合功能具有协同进化表现,而下层叶气孔特性与叶形态性状存在趋同适应。满潮线上、下层秋茄叶为适应自然潮汐生境,存在明显生存策略选择。叶经济谱表现为:满潮线下层叶片总体上向"缓慢投资-收益型"一端偏移,具有较小的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及较大的比叶面积、气孔面积和气孔开度,以适应周期性低光、缺氧的淹水极端环境;上层叶片则向"快速投资-收益型"一端偏移以应对海岸带大风、海浪拍打等特殊生境。  相似文献   

15.
对松香树脂冷却包装进行机型与结构的探索,并摸索了在170~280℃脂液温度时的主要操作参数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试验证明:采用带式水喷淋冷却方式,脂液温度在260~270℃,传热温差为90~100℃时,总传热系数K值达到200~300W/m~2·K,能连续稳定生产出10×10mm、片厚为1.5~2.0mm的脂片。与现有的盘式冷却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操作环境。填补了国内松香树脂冷却包装设备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花旗松不同家系种苗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 了给苗 期选择和 以后的造 林试验 提供依据 , 对引种 的10 个花 旗松 全同 胞家 系种 苗性状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明 : 不同家 系种子 和 苗期 性状 方 面的 差异 达 极显 著水 平; 种子 千 粒重与2a 生苗 高的相 关系数达 显著水平 ; 在 生长 和抗 寒 性两 个方 面 都表 现较 好 的家 系是 65 ×14 、241 ×65 和 O L- 2 ×241 。  相似文献   

17.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生理变化可反映不同生境下植物适生策略。探究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树形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荒漠河岸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10个叶功能性状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介于10.7%~39.6%之间;其中叶干重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厚度变异系数最小。幼树、中树、成树和老树叶功能性状间均存在相关性,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面积、叶鲜重、比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树形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共同解释量为79.33%,其中,枝下高、树高和冠幅是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枝下高对叶功能性状的正效应最为明显。总之,树形因子对胡杨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显著,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通过叶片多个功能性状的协调和权衡分配来适应荒漠恶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13.77%、9.86%、7.49%、11.7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TN6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比叶重、气孔密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6.32%、9.46%、8.70%、6.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从同一叶型不同光环境来看,闽楠阳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提高了6.13%、4.00%、11.62%、12.17%、15.22%、8.80%、9.00%,而叶片含水率、叶组织密度则分别降低了5.04%、3.9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闽楠阴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增加了5.52%、5.50%、11.25%,差...  相似文献   

19.
以31个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尾叶桉苗木树高、地径、冠幅和SPAD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不同性状在不同水肥处理下差异显著,表明水分、养分和水分与养分互作会影响生长性状和SPAD值。生长性状和SPAD值大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叶片SPAD值、树高、地径、冠幅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无性系具有不同的抗性能力。通过对树高、地径、冠幅和SPAD基因型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分别为29、18、20、27、30、21和25,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力结构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形态结构和水分运输策略。以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林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分枝级、冠层高度及分枝方向的水力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水力结构参数变化具有明显的等级效应,导水率和比导率表现为主茎>1级侧枝>2级侧枝,叶比导率和胡伯尔值表现为1级侧枝>2级侧枝。不同分枝级的水力结构参数受冠层高度的影响明显,主茎的导水率和比导率随冠层高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主茎的胡伯尔值则随冠层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 1、2级侧枝的导水率和比导率表现为中部冠层最高,1级侧枝的叶比导率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2级侧枝的叶比导率表现为中部冠层最高。在不同分枝方向中,1、2级侧枝的导水率、比导率和叶比导率总体表现为南向、西向高于北向和东向。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分枝级的导水率与总直径、边材横截面积、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茎的比导率与上述指标显著正相关(P<0.05),1、2级侧枝的比导率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可见,杉木高级别的枝条直径越小、水分输导能力越差,这种水力等级效应有利于杉木在遭受干旱胁迫时牺牲劣势枝条而优先保障优势枝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