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超干处理对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为柳枝稷种子耐干性及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柳枝稷种子含水量由9%分别降至7%,5%,3%,2%,1%,测定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种子的活力以及种子萌发后第14 d幼苗的叶面积、根长、苗长、根冠比、鲜重、干重及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柳枝稷种子含水量由对照9%降到2%的过程中,种子仍保持较高活力。含水量降至1%种子活力显著下降,但种子的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没有显著相关性。超干处理后幼苗生长正常。柳枝稷种子属于正常型种子,其贮藏的安全水分下限为2%。超干处理并没有破坏柳枝稷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也未对幼苗的生长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高湿(40℃,RH1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T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温高湿(40℃。RHl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I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晓丹  杜菲  张蕴薇 《草地学报》2010,18(6):810-815
选用NaCl混合盐和Na2SO4混合盐2类盐溶液处理柳枝稷(Panicumvirgatum)种子,研究盐胁迫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柳枝稷耐盐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NaCl混合盐和Na2SO4混合盐浓度均分别设0(CK),0.4%,0.8%,1.2%,1.6%,2.0%。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萌发初期,各浓度的盐溶液都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发芽天数延长,低浓度盐溶液(Na2SO4混合盐0.4%,0.8%和1.2%,NaCl混合盐0.4%)抑制作用缓解,处理11 d后,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柳枝稷具有一定的耐盐性。0.4%的Na2SO4混合盐和NaCl混合盐处理的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有促进柳枝稷发芽的作用。同时,相同盐浓度处理下,NaCl混合盐溶液处理的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相对幼苗活力指数低于Na2SO4混合盐,NaCl混合盐溶液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的胁迫高于Na2SO4混合液。  相似文献   

5.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有效、经济的生态技术。为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环境下建植柳枝稷进行植物修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研究镉、pH和浸种及其耦合作用分别对高地型Blackwell(B品种)和低地型Kanlow(K品种)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镉处理下两个品种柳枝稷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是浸种可显著提高柳枝稷种子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其幼苗根长、苗长、及种子活力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镉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品种比K品种更加耐受镉胁迫;播种前浸种可以缓解镉胁迫,促进柳枝稷幼苗和根的发育。镉和pH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存在耦合作用,同时pH为4.8时柳枝稷幼苗根长苗长及种子活力有最大值。在较低浓度的镉胁迫环境下(150μmol/L),高地型B品种比低地型K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更好,同时适当浸种和偏酸性条件均有利于柳枝稷幼苗在镉污染土壤环境中的生长。本试验表明柳枝稷对镉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具有一定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能,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推广种植柳枝稷来改善镉污染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
闫慧芳  孙娟 《草业学报》2021,30(12):152-160
以高丹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MC,10%、12%和16%)和劣变时间(0、4、8、12、16、20、24和28 d)处理后种子活力指标(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和幼苗生长指标(苗长SL、苗重SW、根长RL、根重RW、幼苗活力指数SVI)变化,探究含水量和劣变时间对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含水量由10%升高至16%,劣变4~8 d时,种子GP、GI、VI及幼苗SW、SVI均显著降低;劣变16~28 d时,尽管种子活力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在12%和16%MC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10%MC的相应指标。随劣变时间延长,种子GP、GI和VI降低,幼苗SL、SW、RL、RW和SVI也降低。16%MC种子的活力及幼苗生长指标在劣变8 d后已几乎降为0,而10%MC种子的GP、GI和VI在劣变28 d时仍分别保持原有水平的10.0%、14.1%和1.5%,且10%、12%和16%MC种子抗劣变时间分别为28、16和8 d,这表明含水量越高,种子活力越容易丧失,抗劣变能力也越差。此外,种子含水量、劣变时间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劣变8 d处理可以较好地评价不同含水量高丹草种子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娟  韩蕊  原烨  梁虹  冯子蓉  戎郁萍 《草业科学》2011,28(12):2130-2135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集中成片分布于盐碱、沙荒地区,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自然严酷条件下,罗布麻种子活力变化对其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可探明罗布麻种子活力的劣变规律、种群的扩繁机制以及罗布麻种子的贮藏特性和寿命。在相对湿度100%、温度分别为35 ℃和50 ℃的条件下,对罗布麻种子处理84 h,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种子电导率在初期先下降后升高,脱氢酶、过氧化物酶逐渐降低,浸出液可溶性糖逐渐升高。老化温度越高,对种子造成的影响越大。罗布麻种子对高温逆境在生理上有响应,种子抗热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从柳枝稷根茎中分离根际促生菌,评价这些促生菌对柳枝稷种子在NaCl盐胁迫下的萌发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的柳枝稷根茎中的促生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利用16SrDNA进行鉴定,共分离出2株促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P),Rhizobiumsp.(R)。并测定分离菌株的ACC脱氨酶和生长素(IAA)活性,P菌的ACC脱氨酶和IAA活性分别为895±35nmol(α-丁酮酸/蛋白mg/h),22.5±1.6μg mL-1。R菌没有ACC脱氨酶活性,其IAA活性为11.3±0.5μg mL-1。把分离所得的促生菌接种到柳枝稷种子上,通过统计接种促生菌和未接种促生菌的柳枝稷种子在不同浓度的NaCl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继而评价这些促生菌对柳枝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P菌和R菌以及他们的混合菌都能提高NaCl盐胁迫下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降低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因此促生菌P、R、P+R处理,可以提高柳枝稷种子在NaCl盐胁迫的萌发,并且促进幼苗的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从而增强该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温硅胶干燥处理,山竹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种子含水量由8.01%分别降至4.45%,3.42%和2.65%。然后用铝箔袋密封不同含水量的种子,50℃恒温条件下老化处理10天。研究超干及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种子活力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含水量降低至3.42%,种子活力维持较高水平;当含水量下降至2.65%,种子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种子因超干处理受到损伤。高温老化后,随含水量降低,种子活力呈增加趋势,2.65%含水量种子的活力处于最高水平。超干处理增强了山竹岩黄芪种子抗老化能力。种子脱水下限与种子种类有关,最适含水量的确定尚需根据实际贮藏温度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0.
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水势(0.0,-0.2,-0.4,-0.6,-0.8和-1.0 MPa),在25℃条件下采用纸上发芽法测定发芽率、正常幼苗数、新鲜未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和叶面积等生理指标,研究水分胁迫对3个生态型的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柳枝稷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指标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基本符合“S”型曲线,而正常幼苗数随渗透势的下降显著降低,新鲜未发芽种子数显著增加,死种子数较对照增加,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降低渗透势可诱导柳枝稷种子二次休眠,当渗透势在-0.4 MPa时,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较严重,不同品种柳枝稷种子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和抵抗力有一定差异,3个生态型的柳枝稷种子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强弱为Alamo(低地型)>Cave-in-Rock (中间型)>Sunburst(高地型)。  相似文献   

11.
袁柱  孙彦  陆继肖  郭郁频  冯子蓉 《草地学报》2015,23(6):1329-1335
在分析内蒙古额克托旗地区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基础上,连续2年在不同年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采用质量分数为0.229%,0.371%和0.600%的硼砂溶液进行花期叶面喷施,研究其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种子生产微肥施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硼对成熟期苜蓿单株叶重和荚果重、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其中单株叶重以喷施0.600%的硼砂溶液效果最好,2013和2014年分别比对照增重80.77%和35.71%,0.371%的硼砂溶液对增加单株荚果重、单株结荚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果种子数以及种子增产效果最显著,2013和2014年种子单产分别为604.38和322.76 kg·hm-2,比对照增产71.35%和37.37%,正常种苗百分比分别比对照提高10.24%和21.11%,种子硬实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16%和10.55%。因此叶面喷施合适浓度硼肥可促进生殖分配,显著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正常种苗数,降低硬实率,综合考虑以质量分数为0.371%肥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中下旬(预实验)和2005年的10月1~7日(正式实验)采用定点观察结合样线调查的方法,调查凉水自然保护区内捕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动物组成、贮食习性以及对红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15种动物捕食红松种子,其中鸟类3目6科10种,哺乳动物2目3科5种,其中松鼠、星鸦、普通(?)3种动物具有分散贮食红松种子的行为,是红松种子的主要传播者;而花鼠则以集中贮藏为主,只是偶尔表现出分散贮食行为,对红松种子而言,是近乎完全的捕食者,其对红松种子传播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3.
按照种子生产的基本流程,分析了本土草种子生产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本土草种子生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为研究草种子生产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同时对本土草种子生产、管理、经营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不同种子种壳、种皮的结构,种皮的透水性、透气性,种胚发育结构、形态,种子内含物成分的休眠机制进行综述,找到较好的实验方法研究种子的休眠机理,从不同的角度剖析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腾格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 Vas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种子硬实的影响,旨在明确牛枝子种子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硬实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和浓硫酸处理12 min时,宿存萼片全部去除;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硬实率(P<0.05);种子破皮机在处理9遍时,发芽率最高(66.33%),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浓硫酸处理20~30 min,发芽率最高在80.00%以上,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综上所述,由于浓硫酸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中操作存在安全风险,而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可以完全去除宿存萼片,将种子处理9遍可以有效降低硬实率,发芽率可达60.00%以上,且操作方便和安全,易于规模化处理,建议在牛枝子种子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4种浸种剂:水、0.5mmol·L~(-1)水杨酸、2.0%硝酸钾溶液、2.0%硝酸钙溶液,分别对草地早熟禾品种优异(Poa pretensis‘Merit’)进行100mmol·L~(-1) NaCl盐胁迫下不同时间的浸种-回干处理。对幼苗鲜重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浸种-回干对提高草地早熟禾耐盐性强弱依次为:2.0%硝酸钙溶液浸种回干8h、2.0%硝酸钾溶液浸种回干8h、0.5mmol·L~(-1)水杨酸浸种回干8h。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羊茅属4种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玲  颜红波  周青平  刘文辉 《草地学报》2011,19(3):458-462,519
在高海拔区对羊茅属(Festuca L.)4种牧草的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高寒地区羊茅属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种子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表现出y=a+bx+cx2变化趋势,其中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 Keng cv.Qinghai)种子生产性能在供试材料中表现最好(平均产量368.0kg.hm-2),其次为西北羊茅(F.ryloviana Rererd.)和毛稃羊茅(F.kirilovii Steud.)(180 kg.hm-2),蛊羊茅(F.fascinata)最低(72.3 kg.hm-2)。种子产量与单序籽粒数、单序小穗数、单序小花数、单株穗重、千粒重、花序长、种子长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单序小穗数对种子产量影响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贮藏期对结缕草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定结缕草种子不同贮藏年限的活力水平。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结缕草种子的活力下降较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含量、ATP含量以及不正常种苗等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显著相关。TTC法和ATP法所测活力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葡萄糖含量与贮藏期的相关性较低。在萌发初期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在降低后又有所增长,但均低于1998年收获而未经贮藏的种子。贮藏1年的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牧草种子中矿物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0.
苔草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房丽宁  荣元平 《草地学报》1997,5(4):251-260
苔草种子具有很强的休眠特性,萌发率极低,故长期以来限制了苔草的大面积利用。本试验选择两种苔草种子,研究光照,温度,种(果)皮及激素等因素与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关系。测试种子休眠解除前后几种化学及结构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苔草种子的休眠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种子中的ABA是抑制萌发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