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燕麦品种在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的引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西二阴山区,对13种燕麦(Avena sativa)的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13种燕麦品种种子均能饱满成熟,其中,株高低于100 cm有5种;101~110 cm有5种;111 cm以上有3种。‘青海甜燕麦’(16100 kg·hm-2)和‘冀引1号’(15600 kg·hm-2)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巴彦3号’(4500 kg·hm-2)干草产量最低。成熟期‘白燕2号’、‘冀引1号’NDF高于其他品种。‘青永久307’ADF最高,‘黄燕麦’ADF最低。‘TCO燕麦’CP最高,‘青引1号’最低。综合分析表明,‘青海甜燕麦’、‘青引1号’、‘欧洲316’、‘青永久307’是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建植燕麦草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播期对三种裸燕麦品种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辉 《草业学报》2016,25(3):143-153
以青引3号,白燕2号和坝燕3号莜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了播期对3种裸燕麦品种灌浆速率及灌浆特性的研究,旨在掌握和了解3种裸燕麦籽粒灌浆特性,为青藏高原地区裸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裸燕麦不同播期籽粒灌浆规律均符合Richards曲线,灌浆进程可划分为前,中和后3个时期,各时期持续时间分别为16~20 d,7~9 d和4~7 d,中期灌浆速率最大,平均1.54 g/(d·千粒),分别是前期和后期的2.53和3.23倍.灌浆过程中其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呈现"慢-快-慢"的递增变化,籽粒含水量呈现"慢-快-慢"的递减变化,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平均灌浆速率呈现"降-增-降"的变化.播期对3种裸燕麦灌浆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千粒重增加影响较大,4月3日播种条件下3种裸燕麦品种较晚7和14 d播种的最大灌浆物质积累量平均分别高2.59和4.05 g/千粒.不同播期下3种裸燕麦千粒重的增加与灌浆速率呈负相关,而与灌浆持续期呈正相关.千粒重较大的白燕2号莜麦具有较大的灌浆速率,达到1.22 g/(d·千粒),千粒重较大的裸燕麦品种通过增加平均灌浆速率来实现物质积累,而与实际灌浆时间关系不大.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裸燕麦种子中,播期对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较大,选择4月初播种可显著增加裸燕麦干物质积累量,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3.
西北半干旱区引种燕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关联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铭  赵桂琴  李晶  柴继宽 《草地学报》2018,26(1):125-133
为了明确不同引种燕麦品种资源的生产特性和利用潜力,应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对22个燕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同一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营养品质与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P<0.05)的相关性。生育期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最大(0.8350),所占权重最高(0.1146),分蘖数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最低(0.6042),所占权重最小(0.0829),11个性状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生育期 > 株高 > 籽粒产量 > 粗蛋白 > 淀粉 > 小穗数 > 千粒重 > 粗脂肪 > 穗粒重 > 穗粒数 > 分蘖数。通过加权关联度最优评价得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皮燕麦为‘定燕2号’、‘冀张燕4号’、‘坝燕4号’,‘白燕14号’与‘冀张燕5号’加权关联度最小,裸燕麦中‘远杂2号’、‘白燕15号’和‘燕科2号’的加权关联度较大,表现突出。结果可为甘肃中部乃至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燕麦种质创新和引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箭筈豌豆甘肃箭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亩.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燕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甘肃箭筈豌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667m2.  相似文献   

6.
8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继宽  慕平  赵桂琴 《草地学报》2016,24(5):1100-1107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燕麦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对2012年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区域5个试点中的8个燕麦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燕麦种植区的大环境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02倍。‘陇燕2号’和‘陇燕3号’属于高产、稳产性好的品种;‘青引1号’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5个燕麦区试点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类型区,其中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1号’,在甘肃高寒阴湿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3号’。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5个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通渭,鉴别力最好的是天祝。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日喀则市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取10个燕麦品种(以其中青引2号作为对照)进行种植,从物候期、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燕麦品种均能在种植区域正常生长;其中青引1号、青海444、白燕7号、领袖燕麦、甜燕麦、加燕2号、青引3号的干、鲜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青海444、领袖燕麦和青引1号的鲜草产量超过了50 000 kg/hm~2,青引1号、青海444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除领袖燕麦和青燕1号外,其余品种植株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干鲜比白燕2号、青燕1号和甜燕麦高于对照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说明青海444、青引1号、领袖燕麦、白燕7号可以作为日喀则地区饲草生产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河套地区向日葵播前填闲种植饲草燕麦实现高产和优质的最佳刈割期,本试验以饲草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林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刈割,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和养分含量等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各品种的最佳刈割期。结果显示,通过生长期的延长,4个燕麦品种干草产量逐渐升高,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开花期产量、品质都相对较高,干草产量为732.11~1043.63 g/m~2,粗蛋白含量为10.71%~13.43%。  相似文献   

9.
青海东部农区高产优质燕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东部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以8个当地主栽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8个燕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及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444>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青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2号>林纳,其中青海444饲草产量最高,达39091.29 kg·hm^-2,青海甜燕麦排名第2,且两者纤维含量低,适口性较好;青燕1号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较高。因此收获饲草建议种植青海444、青海甜燕麦和青燕1号。成熟期8个燕麦品种的种子产量及饲草品质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引2号>加燕2号>青引1号,白燕7号粗蛋白含量(3.74%)最高,但白燕7号的种子产量(5528.01 kg·hm^-2)低于林纳(5888.69 kg·hm^-2),青燕1号种子产量较低,因此以种子高产为目的建议种植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对4种良种裸燕麦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种子产量和鲜草产草量均较高,参试的4个裸燕麦品种,NEON、青引3号莜麦,草莜1号、青莜2号,它们的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分别是2723.6kg/hm^2、2582.7kg/hm^2、2536.9kg/hm^2、2357.6kg/hm^2和40535.2kg/hm^2、40188.5kg/hm^2、36640.2kg/hm^2、38170.3kg/hm^2,其中NEON产籽量和鲜草产量最高,比对照品种青莜2号分别提高15.5%和6.2%。试验证明是我省东部农区适宜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复播早熟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青海444’(A1),‘青引1号’(A2),‘领袖’(A3)和‘青燕1号’(A4)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施氮量为主区,分别为0.00 kg·hm-2(B0)、80.00 kg·hm-2(B1)、160.00 kg·hm-2(B2)3个处理;设种植密度为副区,分别为168.00 kg·hm-2(C1)、240.00 kg·hm-2(C2)、312.00 kg·hm-2(C3)3个处理。对各处理燕麦干草产量、株高、营养品质[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燕麦DM,CP,ADF,NDF和EE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乳熟期随种植密度增加,DM,CP,NDF和ADF含量不断递减,随施氮量增加不断递增。综上,石河子地区4个饲用燕麦均适合在乳熟期收获,且‘青海444’为最佳种植品种,其最佳施氮量为80.00 kg·hm-2,种植密度为312.00 kg·hm-2。  相似文献   

12.
播期与氮肥对燕麦种子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播期与氮肥对其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与氮肥对不同燕麦品种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均有显著影响。其中,4月下旬播种各燕麦品种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比4月中旬与5月上旬播种的高;虽然氮肥处理对燕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因播期不同而异,但基本规律相同,即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各氮肥量处理间差异显著;施氮量相同时,氮肥分期施用效果较好。不同品种比较,各处理下皮燕麦种子产量均比裸燕麦高。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试验对引进的国内外21个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同一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其中‘张莜9号’和‘白燕2号’的干草产量较高,达到7 000 kg·hm-2以上;‘青引2号’的干鲜比和叶茎比较高,适口性较好;而‘牧思乐’的营养品质较好。参试燕麦品种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干草产量 >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 粗蛋白含量 > 叶茎比 > 株高 > 相对饲草品质 > 粗脂肪含量 > 干鲜比 > 粗灰分含量,通过加权关联度评价得出综合表现较好的燕麦品种为‘牧思乐’、‘坝莜3号’、‘领袖’和‘贝勒2’,这4个品种可以作为冀西北及周边地区的优良燕麦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青引1号燕麦产量及构成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施肥对燕麦鲜草、秸秆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找出限制燕麦鲜草、秸秆和种子产量提高的养分因子,筛选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的施肥配方,本研究以青引1号燕麦(Avana sativa cv.Qingyin No.1)为对象,于2010年在青海省湟中县分析不同的氮、磷和钾配方施肥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为限制燕麦鲜草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能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和鲜草产量,N337.5P105K60处理鲜草产量最大,为66 194 kg·hm-2,比对照增产44.9%。磷素为限制燕麦种子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因子,施磷能增加燕麦有效分蘖数、小穗数,N225P157.5K60处理下燕麦籽粒产量最大,为6 678 kg·hm-2。经过经济效益分析,N225P105K60施肥处理获得的综合收益最大,饲草田达到18 435.3元·hm-2,种子田达到22 877.5元·hm-2,分别比对照增收4 500.9和4 597.5元·hm-2。  相似文献   

15.
对25个燕麦品种对麦无网长管蚜为主的蚜虫自然混合种群的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燕麦品种对蚜虫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白燕3号为免疫品种,高抗的品种有青海444、白燕4号等6个品种;Pauc、白燕6号等7个品种为抗虫品种;9401-2-1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等7个品种为感虫品种;草坝1号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选育的高产籽兼高产草燕麦I-D品系在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域的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选择民和县、湟中县和海北州西海镇3个试验点,对I-D品系及其母本‘青海444’、父本‘青海甜燕麦’和对照品种‘青引1号’进行了评价,为该品种(系)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民和、湟中和海北试验地I-D品系平均干草产量达9 367.9 kg·hm-2、10 795.5 kg·hm-2和14 636.3 kg·hm-2,其产量显著优于母本‘青海444’和对照‘青引1号’;在表征饲草产量的性状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面积、第三茎节长、茎粗等方面,I-D品系燕麦均优于父本‘青海甜燕麦’;通径分析表明,叶面积、株高、叶片数、茎粗对燕麦饲草产量直接效应较大;从孕穗期至乳熟期,I-D品系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下降,粗脂肪、NDF、ADF显著增加;较其亲本粗脂肪、NDF和ADF含量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其饲草品质优于其亲本。综合分析表明,I-D品系具有较好的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适宜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海拔2 500~3 200 m的区域进行饲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