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藏北草地生态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畜牧业是藏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基础。构建藏北草地生态信息系统,以更好地满足草地生态学研究的需要,并更好地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服务,系统依托功能强大的Web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平台,以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支撑,以相关生态学模型为核心,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属性查询浏览、统计图表制作、草地类型图、坡度坡向图等专题图的制作,能够按照坡度对草地类型进行分析、提供辅助决策,并以网站形式向社会发布。在系统设计阶段,对系统的4层体系结构、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设计。系统模块主要包括信息概览、地图浏览、属性查询、专题应用和系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分析、总体结构设计和编码设计。在系统实现阶段,基于关系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5和WebGIS平台ArcGIS Server 9.3对系统各模块进行开发,采用先进的ajax技术、Web服务技术和flash技术,最后对各模块进行集成和测试,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的草地资源空间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系统开发语言(JAVA语言)、Visual C++语言、遥感技术与WebGIS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方法,以空间信息的完全共享为出发点,从用户的需求、空间数据的特点和信息服务等3个紧密联系的层面及其相关的技术支撑方面,探索WebGIS环境下草地资源空间数据的共享、分析及其专题应用,可以为各种Web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图文查询,使其便捷地访问分布式的异构空间数据库,并为各终端用户提供均质、集成和无缝链接的时空数据服务。预研究表明,运用上述技术组合构建草地生态系统的虚拟多维空间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为业界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共享平台,对实现我国数字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成果的分析和处理,并基于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ASP.NET技术构建B/S多层架构应用系统的思想,开发了集草地数据信息化管理、草地数据地图可视化、草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指标数据统计和分析、文档资料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草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河南省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建设,促进草地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草地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基础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应用Web技术、JAVA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在国际互联网上构建草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解决草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多元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集成应用和共享技术,为政府和业界提供一个草地资源多元信息查询的基础科学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研究平台。通过搜集前人研究所取得的基础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从当前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动态信息,应用GIS原理和JAVA语言,集成多元图层及属性数据,开发专用的软件,在Internet上建立草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来构建草原生态系统的虚拟多维空间,从而实现空间—属性双向复合查询,适时更换图件等主要功能。经查阅大量资料表明,应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遥感技术以及系统开发语言(JAVA语言)来构建草原生态系统的虚拟多维空间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为业界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共享平台,对实现我国数字草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方草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更是我国北方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了掌握北方草地资源的整体状况、空间分布以及动态变化,本研究基于ArcGIS Server 10.0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等环境,将Flex框架与WebGIS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中国北方草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在网页上快速浏览、查询、管理北方草地资源的功能,构建了一个全面、准确、高效的草地资源监测信息管理平台,为相关决策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推动了我国数字草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开展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是动态掌握草地资源状况、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和建设决策、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促进草原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为了解决传统草地资源调查流程繁琐、工作效率低、多人协同性差、内外业分离以及数据共享难等问题,草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草地资源调查与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由草地资源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和“草伴侣”app两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外业调查任务规划与分解、外业调查数据录入及动态传输、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数据库自动构建与数据处理分析等功能,可为草地资源外业调查的全流程数字化作业和草地类型、牧草植物、草地盖度等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数据共享、深度挖掘和应用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对推进我国智慧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三叶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结构体系.该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平台,建立了以草地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红三叶试验观测数据等为基础的数据库,并构建相关模型,实现在我国南方山区,红三叶品种选择、播种、灌溉、施肥、刈割利用等栽培技术的决策;同时对不同管理措施下红三叶生长情景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应的目标管理决策建议.该系统有红三叶基本信息、草地资源环境综合信息数据与模型、红三叶栽培技术决策、红三叶生长情景预测与目标管理决策4个模块.通过系统运行,可实现红三叶栽培管理信息的查询、栽培技术的智能决策,以及红三叶生产情景预测和目标管理的科学决策,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春辉  赵亮  赵新全 《草业学报》2023,32(3):212-223
草地具有保护地草地、放牧草地、栽培草地等草地类型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多样性,调节功能、供给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概念,通过总结草地管理发展历程,提出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这一框架凝练出草地类型多样性、生物资源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维持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创新了草地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的变革性利用技术以及地表信息精准测量及遥感反演、草地食草动物利用率精准计量和草地承载力核定、营养平衡草牧业生产、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技术体系;探究草地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功能优化管理路径,维系草地多功能属性、保护草地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保护自然、服务人民和永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GIS及其在草地资源管理中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GIS的研究进展和在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研究和概括了草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GIS在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40年来,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开展的人工恢复草地种植与管理经验足以支持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没有得到发展。该信息服务平台借助Windows平台搭建PHP开发环境,通过PHP编程语言开发实现系统主要功能,试图将已经发展起来的人工草地建植与监理技术纳入到信息管理体系中,初步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科研人员、基层畜牧业管理人员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目的是实现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青藏高原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地保护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草地开发与气候变化,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目前中国采取的草地保护措施使草地局部退化有所改善,但并未遏制总体退化趋势。为此,需要完善草地保护技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合我国草地实际问题,从广义和狭义草地保护出发,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2000–2019年草地保护技术相关文献,对比世界范围与中国同类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草地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草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影响力虽排名世界第三,但引用频次较低。相比国外技术发展,我国在保护草地资源方面需要完善国家公园建设标准、推广栽培草地建植、增加智能刈割研发、加强生物饲料菌种筛选、改良传统围栏;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需要降低技术成本,增大适用范围。草地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中国草地更好地发挥其牧业基地、生态屏障、文化传承和基因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近年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区情实际,遵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畜牧”成为简单的思维定式,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农牧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安全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王莺  王健顺  张强 《草业学报》2022,31(8):1-12
干旱灾害是制约中国草原生产力的首要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草原干旱风险的形成原因,收集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数据,从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敏感性以及孕灾环境脆弱性入手,建立了草原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干旱风险评价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草原进行了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中国草原的较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内蒙古地区、河西走廊、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边缘、青藏高原西部以及云南地区。较高暴露区主要位于中国的西南和华南地区。较高敏感区主要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边坡、塔里木盆地北边缘以及西南地区。较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云南和川东地区。较高干旱风险区主要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北西部、宁夏北部、塔里木盆地北边缘、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河南和山东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草原的科学抗旱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郝红敏  刘玉  王冬  杨政  武高林 《草地学报》2016,24(4):754-759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退耕年限下典型草原群落空间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长武王东沟流域不同退耕年限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为草地恢复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平均个体大小和禾草类功能群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而群落均匀度指数、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替代变化,由演替初期的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散穗早熟禾(Poa subfastigiata),经过中期的异燕麦(Helictotrichon schellianum)、散穗早熟禾,到演替后期的散穗早熟禾。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初期的高密度、小个体分布到后期的低密度、大个体分布。退耕时间对草地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及系统功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数字草业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数字草业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草业信息系统、草业生产过程监测、管理决策等方面的数字草业理论与技术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探讨了我国数字草业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曹晓凡  朴光洙 《草业科学》2010,27(7):160-164
我国草原分布范围极广,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在草原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不太一样。我国草原法律体系中对行政处分的规定纷繁复杂,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不同区域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行政处分的规定不尽相同,例如应当对其进行行政处分的行政违法行为种类以及受处分人的范围等。通过对草原法中规定的行政处分的分析,认为严格和准确适用草原法的行政处分手段,是新时期草原法律保护最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加亭  乔江  那亚  刘昭明  智荣  李平 《草业学报》2020,29(11):165-171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制度保障,是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从已有对草原确权的报道来看,由于我国草原牧区的特殊情况,草原确权工作在地区间推进速度不一,整体推进不平衡,部分地区确权工作推进相对缓慢。在对草原确权承包工作的背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推进我国草原确权承包需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基础信息收集、承包合同完善、颁发草原权属证书、开展培训、加强信息管理和健全草场纠纷解决机制等,提出了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思路,包括主要构成模块、基本功能、工作流程、采用的主要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推进草原“三权分置”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推动我国草原确权承包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贵州岩溶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5年贵州省土地利用与石漠化遥感调查数据,借助GIS分析空间功能,提取出全省岩溶区草地面积24 686.74 km2,占草地总面积的67.57%。其中39.77%的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近20年,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牧草、畜种及先进技术,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区域性的实验、试点及推广,在畜种改良、优质牧草培育及搭配栽植、围栏改良、间作(轮作)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并发展成熟多个适合的草地畜牧运作模式,如“研-学-产”、“国外合作”等。总体上,贵州岩溶区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好,但传统粗放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草畜不配套,科技支撑薄弱,应对灾害,尤其重大气候灾害能力低,脆弱性突出,草地退化严重,趋势严峻。诸多科技需求,如优质牧草培育及栽植配比方式、本地良种培育、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化技术及科技支撑体系、草地生态系统初步修复后的管理维护等迫切需要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