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袁柱  孙彦  陆继肖  郭郁频  冯子蓉 《草地学报》2015,23(6):1329-1335
在分析内蒙古额克托旗地区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基础上,连续2年在不同年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采用质量分数为0.229%,0.371%和0.600%的硼砂溶液进行花期叶面喷施,研究其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种子生产微肥施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硼对成熟期苜蓿单株叶重和荚果重、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其中单株叶重以喷施0.600%的硼砂溶液效果最好,2013和2014年分别比对照增重80.77%和35.71%,0.371%的硼砂溶液对增加单株荚果重、单株结荚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果种子数以及种子增产效果最显著,2013和2014年种子单产分别为604.38和322.76 kg·hm-2,比对照增产71.35%和37.37%,正常种苗百分比分别比对照提高10.24%和21.11%,种子硬实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16%和10.55%。因此叶面喷施合适浓度硼肥可促进生殖分配,显著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正常种苗数,降低硬实率,综合考虑以质量分数为0.371%肥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草莓移栽时经常遇到高温导致草莓移栽成活率低,死苗现象严重,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为了研究芸苔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草莓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草莓后,测定了38℃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当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04mg/L、0.08mg/L时,可提高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升抗氧化酶的活性(SOD、POD、CAT)、降低丙二醛含量,因此认为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可以提高草莓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苜蓿为优良牧草,其种子营养价值丰富、均衡,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种子在贮藏中的活力与贮藏温度、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携带真菌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浓度分别为0.03%的稀土、0.05%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产量。Cd^2+,Zn^2+,Cu^2+,La^3+,Al^3+等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下能促进种子萌发,浓度较大时就产生严重的胁迫,离子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苜蓿种子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6%~1.0%,阿魏酸等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硼、钼元素对苜蓿种子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科  朱进忠 《草业科学》2009,26(1):61-63
采用质量分数为0.4%、0.6%、0.8%的硼砂和0.05%、0.07%、0.09%的钼酸铵在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硼、钼对苜蓿种子增产及种子形成因素有明显效应。其中以质量分数为0.05%的钼酸铵处理对苜蓿种子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增加35%;每花序结荚数增加54.37%,分枝数增加10.96%,荚果种子粒数增加35.68%。硼砂以质量分数为0.8%的处理效果较好,种子产量增产15.56%。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防治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的有效诱抗剂,对6种诱抗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和香菇多糖对黑斑病的防效显著,阿泰灵和赤.吲乙.芸苔的防效其次,超敏蛋白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效较差;阿泰灵对果腐病的防效较好,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其次,赤.吲乙.芸苔、超敏蛋白和香菇多糖几乎无效果。建议生产上选用芸苔素内酯、香菇多糖或阿泰灵对猕猴桃黑斑病和果腐病进行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3种秋眠类型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型苜蓿Maverick、半秋眠型苜蓿ABI700和极非秋眠型苜蓿UC-1465)在不同CO_2浓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本研究运用人工气候箱和开顶式气室动态观测了3种秋眠类型苜蓿的种子发芽特性、生长发育和产量大小。主要结果:1)550、700μmol·mol-1 CO_2浓度处理能显著提高3种秋眠类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缩短平均发芽天数(P0.05)。其中550μmol·mol~(-1)浓度处理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2)高CO_2浓度促进3种秋眠类型苜蓿生育期提前3~6d,且CO_2浓度越高生育期越提前。3)高CO_2浓度能显著促进3种秋眠类型苜蓿株高、叶面积和单株干重增加(P0.05)。高CO_2浓度处理后UC-1465的单株鲜重比Maverick高19.33%~21.76%,比ABI700高12.74%~13.11%;单株干重比Maverick高14.85%~26.77%,比ABI700高12.31%~14.58%,高CO_2浓度处理后极非秋眠型苜蓿UC-1465生长优势进一步提高。4)CO_2浓度对苜蓿茎粗无显著影响(P0.05),但促进秋眠型苜蓿Maverick、半秋眠型苜蓿ABI700茎粗增大。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对CO_2的响应存在浓度效应。可以预测,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对苜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冬季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丁酰肼、多效唑、芸苔素内酯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草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冬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暖地型草坪的保绿效果最佳,在沟叶结缕草、假俭草草坪的适宜浓度为0.25~0.35 g/L;芸苔素内酯效果次之,且对假俭草的效果优于沟叶结缕草;丁酰肼对草坪冬季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野生扁蓿豆单株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的9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农艺性状对种子产量影响的主要因子,为扁蓿豆种子高产及其产量因子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单株种子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枝花序数>花序种子数>种子宽>株高>千粒重>花序结荚数>花序花朵数>种子长>生育期;9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枝花序数>花序种子数>千粒重>种子长>株高>种子宽>花序花朵数>花序结荚数>生育期。单枝花序数对种子产量的贡献最大,花序种子数次之,其他性状的效应较小。因此,为提高扁蓿豆种子产量首先应着力增加单枝花序数,其次增加花序种子数,适当兼顾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式对黔引普那菊苣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处理方式对黔引普那菊苣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莲座期喷施多效唑,可延长黔引普那菊苣营养生长期,其花期相对一致,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花序数较高;单株产量、每公顷产量分别达14.1g和564.2 kg/hm2.单株有效分枝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有效分枝数多,其有效花序数也多,种子产量也较高;反之,种子产量则低.各处理对其序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种子基地微量元素有效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7种微量元素对苜蓿种子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苜蓿开花期喷施不同种类的微肥,硫酸锰处理的种子产量为353.3 kg/hm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千粒重以硫酸锰、硼肥、硫酸亚铁处理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硫酸锰处理组的种子长度、两侧宽、背腹宽在各处理之间相对较高。以不同浓度的钼酸铵进行喷施时,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产量有提高的趋势。分析不同微肥处理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钼酸铵浓度处理条件下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58。  相似文献   

11.
刘香萍  李国良  杜广明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1,28(12):2167-2169
通过对盛花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叶面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硼、钼、锌,测定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株高、千粒重、花序数/生殖枝、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等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硼、钼、锌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效应。3种微肥中0.9%硼、0.04%钼和0.6%锌处理对苜蓿种子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89%、26.51%和13.8%,其中0.04%钼增产效果最优。同时各处理对花序数/生殖枝、荚果数/花序、籽粒数/荚果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甘农6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磷肥)、灌溉和种植密度3种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每花序小花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密度处理下,每花序荚果数与种子产量的关联性最大。宁夏盐池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可在现蕾期和盛花期适当灌溉675 m3·hm-2;施磷肥180 kg·hm-2作为底肥,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 228.02 kg·hm-2;种植密度控制行距为60 cm,株距为30 cm,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 882.17 kg·hm-2。  相似文献   

13.
留种苜蓿单株粒重与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拥军  闵继淳 《草地学报》1996,4(2):141-147
不同生长年限留种苜蓿的单株粒重与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生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的作用表现为间接的正效应,二者呈正相关(r=0.59),而三年生的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则表现为间接的负效尖,二者呈负相关(r=-0.63),其原因是单株枝条数的逐年增加恶化了生殖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有效花序数、单株干重、干粒重、且等性状在不同生长年份均与单株粒重呈正相关,且对单株粒重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间接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小星  郭文山  孙彦 《草业科学》2009,26(6):121-125
以中苜2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3-10月在内蒙古乌海市进行了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牧草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试验选择了乙烯利、多效唑和萘乙酸3种生长调节剂,每种生长调节剂设4个质量浓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多效唑处理增加了紫花苜蓿单位面积花序数,单位面积结荚花序数和每花序荚果数。萘乙酸增加了平均种子单粒质量。乙烯利处理为2.0 kg/hm2时,获得潜在种子产量最大,为2 243.68 kg/hm2,增产72%;多效唑处理为0.8 kg/hm2时,获得的潜在种子产量最大,为1 675.71 kg/hm2,增产28.6%;萘乙酸处理为0.08 kg/hm2时,获得的平均种子单粒质量最大,为2.35 mg。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羊茅属4种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玲  颜红波  周青平  刘文辉 《草地学报》2011,19(3):458-462,519
在高海拔区对羊茅属(Festuca L.)4种牧草的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高寒地区羊茅属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种子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表现出y=a+bx+cx2变化趋势,其中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 Keng cv.Qinghai)种子生产性能在供试材料中表现最好(平均产量368.0kg.hm-2),其次为西北羊茅(F.ryloviana Rererd.)和毛稃羊茅(F.kirilovii Steud.)(180 kg.hm-2),蛊羊茅(F.fascinata)最低(72.3 kg.hm-2)。种子产量与单序籽粒数、单序小穗数、单序小花数、单株穗重、千粒重、花序长、种子长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单序小穗数对种子产量影响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在甘肃酒泉地区研究刈割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刈割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40.5kg/hm2,孕蕾期刈割的种子产量最低,为854.3kg/hm2;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荚果/结荚花序、种子数/荚果显著增加,而千粒重却明显降低;刈割显著降低了萌发种子的正常种苗数量,硬实率增加,但对正常种苗与硬实种子数之和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Aba’)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在供试材料的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增加了阿坝垂穗披碱草生殖枝数和第二茎节粗,显著降低了倒伏率(P0.05);PP333对其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与质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拔节期喷施效果明显好于孕穗期,其中以拔节期喷施150g·hm~(-2)多效唑可使种子产量与质量达到最高,其种子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508.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