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茶叶色·香·味的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品质,除外形形态外,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任何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它们各自的物质基础,色、香、味不同,它们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不同。因此可以说,所谓茶叶品质,是茶叶中各种化学物质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茶叶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品质特征。无论哪一种茶类,其色、香、味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鲜叶原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制茶工艺技术,使鲜叶内含物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结果。因此茶叶品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鲜叶原料的物质基础,二是取决于制茶的科学性。只有好的鲜叶原料,才有可能制出好茶。而鲜叶的物质基础,与茶树品…  相似文献   

2.
茶叶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的总称。色、香、味、形的好坏,是凭人的感觉器官鉴定的,正确的鉴定结果,对指导生产、改进制茶、提高品质、合理给价、促进贸易都有重要的作用。但这项工作,由于评茶人员的经验、方法、条件等不同,评定结果常有差异,缺乏客观的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品质,除外形形态外,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任何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它们各自的物质基础,色、香、味不同,它们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不同。因此可以说,所谓茶叶品质,是茶叶中各种化学物质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茶叶政策的开放,巩固和提高我省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我所于今年2月举办了第一期全省茶叶审评与检验培训班。参加第一期培洲的学员有57人,来自全省19个市、地区和县的供销社、棉麻、土产和食杂公司,国营和乡镇茶场。培训班学习的课程有,茶叶审评基础知识,制茶工艺与茶叶品质色、香、味的形成,茶叶  相似文献   

5.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饮茶既可以给人们味觉上的享受,也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精神放松,所以从古至今茶一直都受到市场的欢迎。随着社会发展,在饮食方面的文化也不断进步更新,人们对于"吃"更加讲究,注重"色、香、味"俱全,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自热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做出改变,与时俱进。保全茶的"色、香、味"除了对茶自身的品质有要求外,茶的包装也会影响茶的品质。包装茶叶的材料如何保鲜茶叶质量、如何与茶叶的香味相得益彰,茶叶的包装设计如何体现得出茶作为传统饮品的历史韵味,茶叶包装还要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等,这些都是茶叶包装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将概述绿色包装设计理念的大致内容,分析茶叶包装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推动茶文化发展,也促进茶产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茶叶色泽研究概况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叶色泽是指茶叶在自然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颜色状况。对茶叶色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茶叶色泽的形成与改善、茶叶色泽的鉴别与利用等方面。1茶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茶叶色泽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茶叶的品质状况。1.1茶叶色泽是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色泽是茶叶“色、香、味、形”诸要素的综合反映⑴。这里的“色”就是指茶叶色泽,既反映茶叶的颜色又反映其光泽性。在茶叶感官品质评定中,干茶色泽、汤色、叶底在茶叶感官品质八项因子中占了三项,并依据成品茶色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  相似文献   

7.
茶叶拼配是闽北乌龙茶精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闽北乌龙茶的精制加工不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提高净度,匀整美观,便于贮运的作用,还可通过闽北乌龙茶特有的“火功”,提高香、滋味,调剂品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拱配,合理用料,可以提高品质,充分发挥毛茶原料的经济价值。由于受产茶区域、茶树品种、自然生态和制茶技术的影响,使毛茶的色、香、味、形各有所长。因此,无论是茶叶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经过适当拼和后投入市场,以调剂品质,提高茶叶经济价值,稳定产品标准和规格,便于销售。闽北乌龙茶的拼配可分为:毛茶拼配…  相似文献   

8.
我国乌龙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科技手段定量研究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等理化性状,检验茶叶中各种成份的含量,从而鉴别茶叶品质的优次,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乌龙茶的色、香、味,来阐述其内在品质化学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机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可以说茶叶的色、香、味、形都是人们用能量换来的,没有能量的投入就没有产品的产出。热能使茶叶失水与收缩变形,并在失水过程中诱发一系列化学成分变化而形成茶叶的风味;机械能是茶叶具有美观外形的必要因素,并在损伤细胞过程中激发某些生化反应;电能是机械能的转换者,也是各种辐射热源的提供者。热能与电能是制茶工业迄  相似文献   

10.
茶叶的风味品质是茶叶中化学成分通过冲泡而在茶叶的色、香、味上体现出来的。迄今为止,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冲泡时间对茶叶化学成分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浸出率亦随之增加。温润泡是指在冲泡第一道茶之前,先将茶叶用沸水淋湿后即将水倒干,温润泡对茶叶感官品质产生影响。本试验以茉莉毛峰、茉莉春螺、白牡丹、铁观音、肉桂、政和工夫红茶等不同茶类为试验材料,探讨温润泡(短时冲泡)对不同茶类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的影响,以期为不同茶类的泡饮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某些食品经过烟熏加工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染有烟气味的茶叶,则被看作是一大弊端(除个别茶叶品种和嗜好带烟气味食品的地区外),不论是外销茶或内销茶,也不论是红茶、绿茶或花茶,都禁忌烟气味。在品质管理上,长期以来都把带有烟气味的茶叶视为“劣变”、“次品”。随着茶叶初制机械的普及,由于一些茶机制造的粗陋、安装的不规范、管理维修的不善,以及初制生产上片  相似文献   

12.
赵杏华 《茶叶》1991,17(1):25-26
名茶贵在品质。通常名茶都要求色、香、味、形俱美,并具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名茶品质风格的形成除茶品种、栽培方法、和制茶技术以外,与自然生态条件有着十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茶叶含水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福建茶叶》1999,(1):29-30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叶含水量控制的好坏,对茉莉花茶色、香、味、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叶含水量控制作为关键的环节贯穿整个茉莉花茶加工过程。1窨前茶坯的茶叶含水量控制传统窨花理论认为一定范围内茶坯的含水量越低,吸香就越强,尤其以含水量在4%~5%之间的干茶吸附性能最强,一旦含水量超过20%,其吸香能力等于零。因此要求窨前高中档多各次的茶坯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中低档少各次控制在5%~6%。然而近几年来,大量对花茶客制吸香机理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茶叶含水量对茶叶吸香、固香有益,含水量在5%~25%其吸附作用随…  相似文献   

14.
试论茶叶品质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诸要素的综合反映。建立科学、简捷地评定茶叶品质的方法,一直是茶叶科研工作者所探求的课题。一、茶叶品质评定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感官审评我国自唐宋以来饮茶、品茶、评茶之风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感官审评经验。感官审评具有简便、快捷的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茶叶的色、香、味品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冲泡而释放出来的。"龙井茶,虎跑水",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冲泡用水、用具及其泡制方法对冲泡茶汤的风味品质有显著影响,历史上紫砂壶和瓷碗等茶用器皿也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传统茶叶的冲泡。从已有的研究和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不同材质的泡茶器皿冲泡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对茶汁风味品质和卫生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玻璃、塑料、陶器、瓷器、不锈钢、纸质等不同材质的茶用冲泡用具被不断开发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类不同材料和涂层的纳米陶瓷杯不断被开发出来,但其泡茶效果及其安全性问题并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市场上一些典型的特殊陶瓷杯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对了解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茶叶品质是茶叶色、香、味、形的总称。评茶既是政策性强又是技术件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现阶段,感官审评仍是鉴定品质高低的主要方法。如何看待叶底、外形和内质的提法是否确切,看了湖南《茶叶通讯》1983年第1期上《叶底应属外形》一文后,受益很大,启发颇深。笔者对该文提出的某些看法表标赞同,但对有的看法却又不敢苟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水对于茶的重要性。水作为茶叶色、香、味品质释放和形成的主要载体,水质好坏会直接影响茶汤感官品质的优劣。本文重点从人类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水资源角度介绍和分析饮用水的多样性、主要类型及其感官和理化特性,对人们了解日常饮用水的水质特点及其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软饮料,其中滋味醇浓且茶乳酪少的茶饮是最受青睐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生物酶应用于茶叶提取中,有利于茶叶细胞壁的浸渍、蛋白质的水解和茶乳酪的转溶,增加茶叶中茶多酚、茶黄素和氨基酸等的得率,改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和蛋白酶等生物水解酶,并对这些酶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复合酶系在茶叶提取加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物酶在茶叶提取加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软饮料,其中滋味醇浓H.茶乳酪少的茶饮是最受青睐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生物酶应用于茶叶提取中,有利于茶叶细胞壁的浸渍、蛋白质的水解和茶乳酪的转溶,增加茶叶中茶多酚、茶黄素和氨基酸等的得率,改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和蛋白酶等生物水解酶,并对这些酶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复合酶系在茶叶提取加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茶作为中国古老的饮品,现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年来,不时出现舆论称茶叶污染给茶叶的色、香、味与品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其产业发展受到阻碍。目前发现的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稀土以及微生物等。本文就茶叶污染物及其原因等作了综述,并就今后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