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毛金藻在养殖水体大量繁殖时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五种毒素,可使养殖水生动物慢性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养殖水生生物三毛金藻中毒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检测水质指标一般也不超标,故许多养殖户朋友忽视了三毛金藻中毒这个发病因素,误认为是细菌病或病毒病而错用药,导致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
从立冬到初春的低温季节,在沿海和北方地区由低洼、盐碱滩涂、荒地改造而成的高盐、高pH值养鱼池塘,常发生由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养殖鱼类中毒现象,中毒严重或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池鱼大量死亡,危害严重。能够引起鱼类中毒的小三毛金藻是指金藻门中的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  相似文献   

3.
小三毛金藻(Prymnesium parvumCarter)分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一种鱼毒索,可使养殖鱼类中毒致死。这种现象在丹麦、荷兰和巴基斯坦等地都先后被发现过(B·罗迪著,罗迪安译的藻类学,1980)。我国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63年以来在大连南关岭鱼池发现由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而引起  相似文献   

4.
容易误诊的小三毛金藻中毒病小三毛金藻中毒病是盐碱地鱼池常发病,该墓代谢产物三毛金藻素分离出的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由于鱼类中毒后某些反应同缺氧反应类似,因此,一些基层渔技人员及渔民,由于经验不足或检验设备不完善,往往把小三毛金藻中毒病以“缺氧”治疗...  相似文献   

5.
三毛金藻又叫土栖藻,是金藻门类的一种单细胞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容易引起疾病的一种藻类。该藻可在水体中释放大量鱼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发生时一般在冬季和春秋季,此时水质指标基本与鱼类正常生长时水质指标一样,因此很难预防,在发病时也很难从水质指标上来判断。发病的这些塘口的水体属于盐碱地水体,水体中含有大量钙、钠离子,这些离子与鱼毒素形成具有活力的复合物,引起鱼类中毒,尤其三毛金藻作为一种有害藻  相似文献   

6.
宋青春  陈秀敏 《齐鲁渔业》2004,21(11):32-32
2003年11月间,唐海县一带鲤精养池鱼类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冬季鱼类越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经现场检查和诊断,确定为小三毛金藻中毒症。小三毛金藻的危害最初是1974年在以色列被发现,在我国则是由何志辉教授70年代在大连发现的,以后在我国北部陆续有报道,其主要发生在半咸水地区。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许多地区的水质朝着半咸水发展,以至于全国各地均有关于小三毛金藻中毒症的大量报道。此次唐海县大面积发生小三毛金藻中毒症是比较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王诗瑶 《科学养鱼》1999,(11):28-28
虹鳟是一种冷水性广盐性优质鱼类,具有饲料利用率高,易饲养,产量高,捕捞方便等优点。1996年“高盐碱地区半咸水养殖虹鳟鱼试验”在我县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养殖虹鳟正在高盐碱地区兴起和发展。近几年,养鳟池病害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养鳟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本文就养鳟生产中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三毛金藻中毒症作一阐述,供同行参考:一、三毛金藻的流行三毛金藻是一种浮游生活的单细胞藻类,多出现在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水体,它对盐度有很大的适应性,可以生长的盐度0.6‰~70‰,最适盐度4‰~8‰。另外,它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毛金藻多发生在春、秋、冬季的盐碱池塘、水库等半咸水水域。这时的水温较低,其它藻类受低温影响,繁殖缓慢,数量较少,而三毛金藻能耐低温,成为优势种,其毒素释放后往往引起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过去多危害鱼类,有关鱼类患三毛金藻中毒症的报道屡见报章,而至今未见对虾患此症的相关报道。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三毛金藻中毒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也屡有发生,其危害往往因虾农对三毛金藻的不了解或轻视而较严重。所以,在虾农中普及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指导虾农生产时接诊了此类病例,下面仅介绍其中一例重点病例的诊治过程,并就南美白对虾三毛金藻中毒症的发生、危害、诊断、防治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三毛金藻是一种广盐性藻类。在秋、冬、春的低温季节,在高盐、高p H的养殖池塘中,由于其他藻类繁殖缓慢、数量较少,三毛金藻则大量繁殖并成水中优势藻。三毛金藻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会分泌溶血素和鱼毒素,能够引起鱼中毒,中毒严重或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一、养殖案例1.基本情况和诊断利津县汀罗镇养殖池塘,为当年春天新挖池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天津市郊县的池养鱼类,常暴发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症,往往在数周之内池养鱼类全部死光,造成经济损失。如西郊区鸭淀水库自1983年11月至1984年4月,初步统计因此种害藻的危害死亡鲢、鳙、草、  相似文献   

11.
<正> 2000年11月间,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一带,鲤鱼精养池中大量发生小三毛金藻,给养殖户冬季鱼类越冬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鱼类大量死亡。经现场检查和诊断,确定为小三毛金藻中毒症。 其症状为发病池塘池水呈砖红色,池水透明度高,鱼类游动缓慢,头朝向池边整齐地排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72年以来,我国水产工作者陆续在旅大、湛江、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等地区,发现了三毛金藻对鱼类的危害。三毛金藻适于生活在半咸水中,在它的代谢过程中分泌毒素,毒害鱼类,在宁夏地区,据我们实测,当该藻密度达2,000万/升以上时,可使鱼群中毒。首先是鲢、鳙鱼向鱼池的浅水角落集中,鱼在水下缓慢游动,但驱之即散中毒加深后鱼类逐渐集中于池边,一般头向池岸静止不动,最后鱼体侧卧,翻白死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全池鱼死光。可见,三毛金藻的大  相似文献   

13.
三毛金藻病是一种由舞三毛金藻、小三毛金藻共生引起的鱼类疾病,主要发病于沿海盐碱地区盐碱度较高的池塘。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沿海垦区开挖池塘进行淡水鱼类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养殖过程中,三毛金藻病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养殖鱼类全部死亡,现将其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2005年5月28日,我市新曹永丰林生态园区内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千宝湖”养殖的鱼类发生大批量死亡,我们到现场对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对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诊断,并采取了治疗措施,一周后鱼停止了死亡。此次发病共死亡鱼类100…  相似文献   

14.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伴随着荒芜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新开挖鱼池四、五十万亩。可是由于蓄水配套工程没有及时跟上,一到春天黄河断流时就出现鱼池用水难的问题。天气干旱,池水盐度逐渐增高至4%。左右,正适宜小三毛金藻的大量繁殖,它的代谢物中含有一种毒素,可使鱼类中毒致死。特别是久旱降大雨后,最容易引起死鱼。1993-1995连续三年,我县境内小三毛金藻毒死鱼类频繁发生、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采取了得力措施,把住“五关”,有效地遏制了小三毛金藻的生长繁殖。具体做法如下:l、清塘消毒关:清塘时尽可能地排干池…  相似文献   

15.
小三毛金藻是一种微型单细胞金藻。由于它在盐度较高的北方盐碱地池塘、沟湾等水域极易大量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养殖鱼虾的大量死亡。近几年来,山东、河北等省相继发生过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淡水养殖业危害。1989年以来,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初步探索出了小三毛金藻危害规律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小三毛金藻是金藻门、金藻纲、金胞藻目的一个常见种类。它是一种柔软、易变形的单细胞藻类。它在水体中大量繁殖时,它的代谢产物中的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2000年入冬以来,我县连续发生几例小三毛金藻造成的死鱼事故。现将防治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症状 发病鱼池的透明度较大,一般在40cm以上,池水一般为褐色。池塘中的鱼类一般均有发生。鱼类发病早期焦躁不安,不久趋于平静,并向浅水背风处集中,挥之即散。此时如果把病鱼转入其他无病害的池塘中,不久便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在水产养殖中发病不很普遍,也很少有过这方面的报道,因黄曲霉毒素中毒性疾病发病前鱼类一切活动正常,对养殖户具有一定的麻痹性,不轻易被发现,呈慢性中毒症状,但到后期发病时,就很难控制。鱼类一旦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死亡率极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8.
小三毛金藻对鱼类的危害,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蒙等地报道较多,而在江苏省却较少报道。养鱼单位或养鱼户由于对这种中毒症缺乏认识,往往误诊而造成损失。在盐碱土质或久旱无雨而又缺少水源的池塘常发生小三毛金藻的危害。1986年秋季  相似文献   

19.
总结近年来的病案,笔者发现鱼类病害中,小三毛金藻中毒、鳃霉病、银鲫单极虫病等三种病害,由原来的不常见变成了易发。由于这些病害过去不常见,一有发生,养殖者往往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或病急乱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这三种病害的发生症状与对症措施举例分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小三毛金藻概况小三毛金藻是一种半咸水有害藻,自从1920年在荷兰沿海首次发现该藻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小三毛金藻细胞呈椭圆形或球形。前端有三根鞭毛,鞭毛基部附近有一个伸缩泡,两侧有2个金黄色叶状色素,白糖素位于后端。在细胞的中部有许多微粒状小粒。细胞的个体很小,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内部结构。小三毛金藻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