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隶属于鲈形总目(Percomorpha)、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为小型、底层、肉食、降海溯河洄游性鱼类,古时以盛产于吴淞江(今上海松江)而得名。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  相似文献   

2.
松江鲈鱼喜欢在清洁、有微流水的水体里活动,白天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觅食,喜静怕闹,喜阴怕光,稍有异常情况便附着于和体色接近的物体上或进入洞穴等,且在苗种培育阶段有海水淡化过程。因此对松江鲈鱼的驯养、繁殖的要求较高,每一阶段如果  相似文献   

3.
正松江鲈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文介绍了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在天津地区的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引进、养殖与繁殖,通过亲鱼培育、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我国北方地区松江鲈鱼的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10年9月-2011年2月成功培育松江鲈鱼亲本224组,亲本平均规格达50.57克,性腺发育至Ⅳ末,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卵159窝、965612粒。详述如下:一、催产池1.催产池催产池除原2#、3#松江鲈鱼亲本培育池外,增加7#、8#、9#3口面积均为10米2、有效水深60厘米的小水泥池,用作催产和催产剂量试验池。  相似文献   

5.
1993年我们采用小池塘、高密度进行加州鲈鱼苗种培育,共投放平均全长2.1厘米的鱼苗6.4万尾,经一个月饲养,平均全长达5.3厘米,总成活率为83.6%,亩培苗能力达5.3万尾。同时进行投喂不同饮料的生长对比试验;投喂鲜活淼蚤的苗种比投喂鱼浆、鱼糜的苗种生长快1.2倍,成活率高16.6%。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通过自然受精获受精卵680906粒,受精率70.5%;孵化鱼苗355390尾,孵化率52.2%。详叙如下:一、孵化1.孵化方式松江鲈鱼受精卵孵化时间较长,需25天左右,以受精卵胚胎发育出现眼点为界,分为孵化前期和孵化后期两阶段。  相似文献   

7.
鲈鱼又叫花鲈 ,中国鲈 ,为我国重要名贵经济鱼类。苗种来源以自然海区为主 ,尤其是渤海产天然苗种生长快 ,对盐度适应性强 ,倍受各地养殖户的青睐。但由于对苗种的过度捕捞 ,使渤海鲈鱼资源急剧衰退 ,因此 ,人工繁殖鲈鱼苗种对保护鲈鱼资源 ,促进人工养殖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连续两年对渤海鲈鱼进行了生产性人工繁殖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2 0 0 1年培育后期仔鱼1 1 0万尾 ,2 0 0 2年培育了 3~ 5cm幼鱼 2 0余万尾 ,现将渤海鲈鱼人工繁殖的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鱼来源 采捕于渤海湾南部和西部海区 ,雌雄都在 4龄以上 ,体重雌性 6…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鲈鱼资源明显减少,单靠从海里捞取天然鲈鱼苗种已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因此,我们开展了对鲈鱼的人工繁殖和孵化育苗试验,并获得苗种25.3万尾。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所用亲鱼是2000年11月15—22日陆续从渤海海区专门捕捞的,从中挑选没有产过卵、体质健壮、无病、体表无伤、体重3kg(4龄)以上的雌性鲈鱼5尾、雄鱼8尾投放在船上早已准备好的帆布篓中,采用换水法和尼龙袋补充纯氧,以保持水中溶解氧。将亲鱼运至滦南县会达水产养殖公司工厂化海水育苗池暂养,供繁殖用。亲鱼入池前用5×  相似文献   

9.
《渔业科技产业》2006,(3):45-46
掌上,一尾10厘米长的小灰鱼活蹦乱跳,两鳃翕张间一抹桔红隐约可见。近日从上海水产大学传出信息:绝迹上海地区20余年的“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松江鲈鱼,有望“游”回市民餐桌。研究人员指出:其人工育苗、培育的实验室技术已经成熟,上海市有关部门将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松江鲈鱼繁殖洄游、产卵场作了报道,对松江鲈鱼的胚胎发育和幼鱼形态作了描述和研究。松江鲈鱼是一种降海产卵鱼类,在淡水中长成的亲鱼于每年十一月开始向河口洄游,进入浅海产卵。产卵盛期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黄海南部潮间带的蛎牙礁是松江鲈鱼的一个产卵场;卵产于牡蛎壳堆的洞穴顶部。雌鱼产卵后即离开洞穴移向沿岸近处开始索饵;雄鱼留在洞中有护卵的习性,护卵结束后亦离开产卵场开始索饵。雌鱼的怀卵量是5100-12800粒。产出的卵具很强的粘性,结成团块,呈桔红、桔黄色或淡黄色,卵径为1.48—1.58毫米。受精卵在4—14℃水温条件下,约经26天孵化。在胚胎发育中见不到鳔的原基。刚孵化的仔鱼全长5.3—6.3毫米,偶可作垂直运动,但更多时间静卧水底。每年的4—6月,幼鱼溯河进入淡水成长。为保护松江鲈鱼资源,应充分注意到它过河口繁殖的习性,应适时开放通海河道的水闸,以利于亲鱼降海产卵和幼鱼溯河进入淡水育肥。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Keckel)的生态习性,邵炳绪、薛镇宇等曾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他们指出在长江下游,松江鲈鱼从12月至翌年2月作降河洄游,自松江地区游向长江口及近海区越冬,于2~3月在这些区域产卵。并发现黄海南部的砺石礁是松江鲈鱼的一个产卵场。山东沿海的松江鲈鱼于11-12月进行降河洄游。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鲈鱼鱼苗在漯河市驯化技术,为漯河市今后大面积推广鲈鱼养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笔者于2010~2011年在漯河市舞阳县源汇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有驯化成功的鲈鱼鱼苗15万余尾,成鱼鲈鱼5万余尾。下面就鲈鱼鱼苗培育驯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对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进行研究。以养殖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等为指标,比较海水逐级淡化和纯淡水两种水处理模式与利用瓦片和PVC管两种遮蔽物进行松江鲈鱼养殖的效果,以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和不同遮蔽物对松江鲈鱼生长的影响,探索松江鲈鱼工厂化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不同水处理方法对松江鲈鱼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松江鲈鱼的存活率为37%~71%,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松江鲈鱼的质量增加率为1.83%~6.12%,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而采用不同遮蔽物进行养殖试验,各试验组的松江鲈鱼生长性能没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海水逐级淡化的水处理养殖模式更适合松江鲈鱼养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eiatus的生态习性,邵炳绪、薛镇宇等(1959,1978,1980)曾进行过研究,他们指出在长江下游,松江鲈鱼从12月至翌年2月作降河洄游,自松江地区游向长江口近海越冬,于2~3月在这些区域产卵。并发现黄海南部的砺牙礁是松江鲈鱼的一个产卵场。  相似文献   

15.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江鲈鱼 Trachidermusfasciatus Heckel属鱼由形目 (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 (Cottidae)、松江鲈鱼属 (Trachidermus) ,上海地区称之谓四鳃鲈 ,俗名花鼓鱼、花花娘子。该鱼以其味美而驰名中外。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关于松江鲈鱼研究的文献 ,以期为研究松江鲈鱼并挽救这一名贵资源提供参考资料。一、松江鲈鱼的研究概况松江鲈鱼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 1 9世纪Heckel对菲律宾的松江鲈鱼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将其定名为 Trachidermusfasciatus。 2 0世纪 5 0年代 ,李思忠 [15]在《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中对其分布作了概述 ;复旦大学邵炳绪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的鸭绿江边,聚集了来自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丹东市水产种苗管理站、振安区渔政站的工作人员及沿江渔民,正在冒雨一桶一桶地向鸭绿江放流松江鲈鱼苗种,这是鸭绿江流域丹东段首次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松江鲈鱼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亦华 《淡水渔业》1995,25(2):44-45
加州鲈鱼苗种培育技术李亦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加州鲈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温、病害少、肉质好等特点,已被作为淡水优良品种养殖的新对象。近年来我省各地对加州鲈鱼的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多,尤其对5厘米以上的苗种要求更为迫切。据此,我所在199...  相似文献   

18.
王金秋  罗武松  季强 《渔业现代化》2010,37(1):34-36,46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是肉食性鱼类,具有降海洄游习性,生活史周期短而复杂。基于10余年对其驯养繁殖的研究成果,结合3年多的全人工养殖的生产运营实践,提出松江鲈鱼健康养殖的理念,用封闭式自循环、自净化系统养殖松江鲈鱼。基于生态模拟进行系统构建、工艺处理及水质调控,达到松江鲈鱼健康养殖的目的。该系统是一个绿色环保型的健康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19.
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总结了2003~2004年作者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结果,论述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改进亲鱼培育条件和强化培育、受精卵孵化条件的综合调控、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和投喂、水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了苗种成活率,完善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工艺,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两年间在莱州、海阳、胶南3个试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30~40mm的半滑舌鳎苗种84.8万尾、131万尾和61.5万尾,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分别为1696尾/m2、1985尾/m2和2050尾/m2,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20.2%、25.5%和30.9%。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生产连续成功并突破百万尾大关。  相似文献   

20.
鲈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大量虾池面临转产,养殖品种和养殖结构急需调整。为此,我们于2000年4~11月份进行了鲈鱼养殖试验,3~5cm的苗种经5~6个月的养殖达到350~500g/尾的商品规格,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