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通湖养殖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湖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养殖湖泊,位于"中国淡水鱼都"—益阳境内,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水面82.67平方公里(12.4万亩),"东西极"长15.7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呈三角形,常年水深1.2~2.5米。2001年以后,因管理需要,湖泊主体用拦网分割成蜜蜂夹湖、大西湖和尼古湖三部分。2008年,大通湖的经营权由国营大通湖渔场转让给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期49年)。天泓公司对大湖养殖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将大通湖大宗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2.
吴永平 《水产养殖》1992,(6):32-33,36
近十多年来,日本的淡水养殖产量增长缓慢。但甲鱼养殖业近年来却有了较快的发展,养殖产量增长幅度在淡水养殖业中居首位。1989年日本的甲鱼养殖产量达到743吨,比1979年增长了2.6倍。十年的平均年递增率为13.6%。现将笔者在日本期间了解到的甲鱼养殖情况概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本地的地热资源优势进行地热水养殖甲鱼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近两年又尝试对养殖过程中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实现清洁养殖甲鱼,结果发现,不仅甲鱼生长快、疾病少,而且甲鱼的品质十分优良。本文就利用地热水进行甲鱼清洁养殖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甲鱼市场前景及其养殖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在我国的研究已有20余年。早在70年代,湖南师大生物系与汉寿在甲鱼人工繁殖方面已取得成果。但甲鱼的人工养殖及其最终产品(商品甲鱼)的大量进入市场,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笔者从1985年迄今,一直与"甲鱼养殖"结下了缘,目睹了10多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的兴起、发展、火红和当今市场的每个时期:80年代后期,湖南、浙江等地分别通过利用温泉水和锅炉加温办法,打破了甲鱼冬眠期,实施加温养殖,大大缩短了小鱼的商品养殖周期,此后在我国的南北有不少地方先后开始了甲鱼的冬季加温养殖。我们1986年首批"加混养殖"的商品甲鱼价约…  相似文献   

5.
王宾贤 《内陆水产》1996,23(1):28-29
为了配合当前甲鱼养殖生产,普及推广甲鱼养殖技术,本刊从本期起,邀请国内知名甲鱼养殖专家王宾贤先生撰写《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系列讲座,拟在本刊1996年1-6期依下述题目刊出:一、甲鱼人工养殖概况及其养殖生物学特性;二、甲鱼的繁殖及其人工孵化技术;三、甲鱼的越冬育种及其商品养殖;四、甲鱼的营养需要及解决饲料的途径;五、甲鱼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六、甲鱼养殖生产的经营技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甲鱼养殖是浙江嘉兴南湖区大桥镇的四大特色农业之一。大桥镇于1988年开始探索养鳖之路,2007年获得浙江省农业(水产)特色优势产业强镇。2007年全镇养殖甲鱼1564万只,甲鱼总产量达6123吨,总产值2。5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1.42%,是我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大桥镇以温室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步向温室加外塘转变,发展外塘生态养殖,积极探索外荡养殖模式,以期在产量稳步增长同时,保证甲鱼品质,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甲鱼养殖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饵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甲鱼温室无公害健康养殖及主要疾病控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余杭区甲鱼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余杭区区域总面积1220km2,水域面积1.25万hm2,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适合渔业养殖的发展。2009年全区甲鱼养殖面积2.3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为7.2亿元,占三大主导品种(甲鱼、黑  相似文献   

9.
陈莉莉 《当代水产》2021,46(3):40-42
在中国,甲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区域广泛分布于江浙、安徽、河南等地,除此之外,两湖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等地皆有分布。但是不同养殖区域,养殖模式也有不同。福建以北地区,主要使用黑温棚,而广东,福建等地冬天主要以白温棚为主,夏天则采用露天养殖。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自1996年以来,商品甲鱼销售价格一路下滑,现已跌到44元/公斤。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甲鱼养殖户稍有不慎,就只有亏损倒闭。要想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只有降低甲鱼养殖成本。首先,要改进养殖技术和提高甲鱼防病、治病能力。对于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根据自己几年甲鱼养殖实践谈一谈。在养殖开始,一定要选择健壮活泼的种苗。这样的种苗适应性强,摄食旺盛,生长快,发病率低,能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甲鱼放苗密度也不应太高,以4~5只/米2为宜。如果密度太高,甲鱼的生存空间小,相互之间易撕咬,甲鱼…  相似文献   

11.
张志 《科学养鱼》2000,(7):44-44
近年来 ,随着商品甲鱼价格的下跌 ,甲鱼养殖户越来越重视养殖成本 ,但大部分的养殖户对降低甲鱼养殖成本存在误解 ,认为降低养殖成本就是单纯降低饲料成本。因而选用价格便宜但饲料系数高、或营养不齐全、或新鲜度不够的人工配合饲料 ,造成甲鱼人工养殖成活率低。据此现象 ,本文就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方面着手 ,阐明养殖成本与饲料成本的关系。一、甲鱼的养殖成本甲鱼的养殖成本包括 :苗种费用、饲料费用、人工水电费用、利息、基础设施折旧费 ,而甲鱼存活率高低是直接关系饲料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甲鱼养殖成本所包含的各种费用中 ,种苗费用…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甲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晔 《内陆水产》2007,32(4):41-42
中华鳖俗称甲鱼,我县从1980年开始实施池塘养殖,20年来形成了较为定型的养殖技术,但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效益欠佳。为了尽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探索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新模式,2003年3月,我县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开始实施“无公害甲鱼高产养殖技术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3.
张祥 《内陆水产》2005,30(11):33-34
大通湖渔场现有养殖湖泊8270hm^2。因养殖优质鳙鱼而闻名省内外。自2000年年初分湖划块成立蜜蜂夹湖、大西湖和尼古潮后,成鱼养殖产量逐步提高。2004年4月通过体制转换.实行租赁承包.成立了3家水产养殖公司,鲜鱼产量再度攀升。经济增长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大范围、大水面流行性的鱼类病害已接踵而来.给渔业生产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与损失。2004年在“三家湖泊”经营养殖过程中.鱼病虽然没有蔓延开来.但鱼类发病迹象已有所凸现。越冬囤养和围养的鱼种因运输、机械攒伤、生物敌害及水霉病、  相似文献   

14.
大通湖是我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水面10万余亩,平均水深2.5米,年产鲜鱼近干吨。自1980年起以鳙、鲢放养为主,搭配放养草、青鱼,放湖比例为6:2:2,1986—1988年鳙鱼产量均占该湖年总产鲜鱼重量的67%左右,为准确估测鳙鱼年龄与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养殖生产周期,本文研究了该湖1988年冬捕渔获物中随机取样的150尾鳙鱼的年龄组成,生长指标及生长速度等,对合理放养规格与养殖生产周期。适宜起捕规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温室甲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峰  肖明松 《内陆水产》2000,25(6):28-29
前几年,在甲鱼市场的高价位、高利润的驱动下,以缩短养殖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温室甲鱼养殖迅速发展,由此而带来了甲鱼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尤其温室甲鱼,最低时其价格已低于60元/kg的近成本水平,但是野生甲鱼的市场价格却较高,一般高于温室甲鱼的2~3倍。为此,如何提高温室甲鱼品质及价格受到极大的关注,回归自然是甲鱼养殖的发展趋势。而池塘养殖的甲鱼,其体色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市场价格比温室甲鱼高20~40元/kg,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且简单易行,是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为此通过本试验来探索甲鱼养殖的最佳方式。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甲鱼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面认识甲鱼养殖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树立甲鱼养殖生产发展的信心近几年,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模式的改进,整体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产量直线上升。1994年全国甲鱼产量9360吨,1995年17445吨,1996年达到32004吨。1997年将突破4万吨,发展是很快的。1996年甲鱼产量居于前几位的省为:江西5013吨,福建5009吨,湖北4344吨,广东3798吨,安徽3184吨,江苏3173吨。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彭锦辉  张祥 《内陆水产》2006,31(10):11-12
大通湖现有湖泊养殖水面0.8万hm2,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化肥养鱼,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2000年正式实行分湖划块,由此成立了蜜蜂夹湖、尼古湖和大西湖三个湖泊养殖单位,其水面基本均等,各为0.27万hm2。由于常年向湖泊不断投放无机化肥,日积月累,湖内氮、磷含量逐年偏高,水域  相似文献   

18.
甲鱼养殖是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的四大特色农业之一。大桥镇于1988年开始探索甲鱼养殖之路,2007年获得浙江省农业(水产)特色优势产业强镇。2007年全镇养殖甲鱼1564万只,总产量6123t,总产值2.5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1.42%,是南湖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大桥镇以温室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步向温室加外塘转变,发展外塘生态养殖,积极探索其他养殖模式,以期在产量稳步增长同时,保证甲鱼品质,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甲鱼养殖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甲鱼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甲鱼养殖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多年来,甲鱼养殖经历了从利用天然资源粗放式养殖到人工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过程,现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集约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2013年全国甲鱼养殖产量约有33万吨。近年来,由于科研不力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甲鱼种质明显衰退、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安全隐患越来越大;再加上进口鱼粉的提价、土地租金递增、工人工资提涨,养殖成本也持续上涨;另外,品牌营销与精深加工也非常滞后,进一步制约了甲鱼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甲鱼养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3年甲鱼生产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市场销售价格跌至历史最低谷。  相似文献   

20.
室内外综合养甲鱼快速育肥技术辽东甲鱼养殖技术培训中心甲鱼养殖试验场,近二年来探索出一套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七、八月份孵化出的3~5克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甲鱼培育池进行越冬培育,体重达到100克左右,在第二年5月份移到室外上池或鱼池进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