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发展及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几种主要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作了简要评述.针对我国果树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低,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肥源严重短缺的具体情况,提出生草栽培应成为我国果园土壤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郑金城,王淑媛(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兴城125100)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草法在国外迅速发展。1948年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通常在定植后第3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我国对果园生草法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开展起来。但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至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坡度果园还形成程度不等的土壤浸蚀。在这种制度下,要施用较多量的氮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果实色泽减退,糖分下降,味道变淡,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都在行间种过绿肥,这种做法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一年生绿肥每年都进行播种和翻压等作业,耗费较多的财力和人力,因而,虽经一再号召与推广,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苹果栽培正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矮砧树根系均较浅,对灾害性天气抵抗力较差。而行间生草果园,因果树根系与大气之间有  相似文献   

3.
苹果园生草覆盖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媛 《落叶果树》1992,24(2):28-30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是由大田作物的一般土壤管理引伸而来。多强调清耕除草,因而果园行间地面裸露,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而且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浸蚀。在这种管理制度下,要施用较多量的化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需较多肥料,增加投资,而且果实糖分和风味下降,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实行过行间间种绿肥制,实践证明,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冬夏1年生绿肥每年需播种、翻压等作业,耗较多财力和劳力。因而虽经一再号召与推广,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鉴于国外美、英、…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栽培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栽培作为一种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已广泛采用,我国也在逐步试验和推广。生草栽培的主要生态作用在于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微域生态环境,利干果树生长发育。长期以来,果园土壤肥力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果园土壤肥力低,首先反映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其根本原因源于果园有机肥施用不足。为了培肥果园土壤,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有机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我国果园有机肥肥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实行果园生草栽培,正是解决果园有…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草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是由大田作物的一般土壤管理引伸而来。多强调清耕除草,因而果园行间地面裸露,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而且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在这种管理制度下,要施入较多量的化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需较多肥料、增加投资,而且使果实糖分和风味下降,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实行过行间间种绿肥制,实践证明,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冬夏一年生绿肥每年要播种、翻压等作业,消耗财力和劳力  相似文献   

6.
果树行间土壤管理制度有那几种方式答陕西读者秦毅果树行间土壤管理制度是整个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间作清耕法在幼龄树果园,空地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入,可适当进行间作。间作应选择生育期短、矮杆、需水量少及与果树没...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还是多用清耕制,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不足,浅层土壤中的果树根系大量破坏,地温变幅大,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为了改革现行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开始在万荣县经多点试验,进行了果园优良草种的选择及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为果园推广生草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果园生草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中新兴起的一种制度。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它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环节,使生产绿色果品変成了现实。1生草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以生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有自然生草制(图1)、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生草是指在果树行间或间隙地任其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的土壤管理制度。生草栽培主要盛行于欧美和日本等国,其实施生草的果园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55%以上,有的国家达到95%左右。在我国,生草栽培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在山东、山西、辽宁、河南等地已有部分应用。现将生草的优点及果园生草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80%以上果园采用的土壤管理制度仍是清耕制(图1)。而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均实行果园生草技术。我们知道,浅层土壤中的毛细根是养分水分的主要吸收器官,而清耕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量损坏毛细根,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因过度消耗而明显不足,造成土壤有机质严重匮乏,导致树体早衰减产,果实品质不断下降。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大变革,不但解决了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覆盖是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陕西礼泉县自1994年以来,在北部旱塬区和南部灌区相继推行果园生草,实践证明,果园生草不但可以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调节土壤温湿度,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更主要的是改善于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生产中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丁宝堂  董志梅 《河北果树》1996,(3):14-14,16
改革果树土壤管理制度初探丁宝堂,董志梅(河北省唐山市林业局063008)传统的土壤管理制度主要为果园清耕,深施基肥,大水漫灌等,多年经验证明,冬春刨树盘,更新浅层根系,有助于树势转旺;夏秋漫灌一次大水,能使处于停长的新梢再次萌发;6、7月份浇水施氮肥...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推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免耕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省乃至全国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清耕或间种粮油等农作物,极少数果园由于管理跟不上而实行撩荒制。一种土壤管理制度的选择,应当符合果树生产的需要。目前,影响果树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土壤瘠薄、营养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室1979年对全省60多个苹果园的土壤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1.5%。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国外报道,适合植  相似文献   

16.
从日本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演变看管理技术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变迁,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生产时期的生产力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为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日本苹果果园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避免其过失,对我国现阶段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调整有多方面的借鉴性。从早期的绵苹果栽培开始,日本果农就非常注重果园土壤管理,从秸秆还田到有机肥料的使用,果园土壤肥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20世纪40年代前后,随着世界范围内苹果商业栽培的发展以及化肥工业的崛起,日本的苹果土壤管理又先后历经了化学农业、有机与生态农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下面分别进行分析。1传统农业时期…  相似文献   

17.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是现代果园首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山地果园生草技术试验,阐述了果园生草技术对果园环境效应改良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果园地面管理对土壤质量和果树的生长发育都有重要影响,是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果园地面管理多为清耕,这种方法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及水分高效利用有许多副作用。为了引进新的技术,推动果园地面管理制度的改变,我们对近10 a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评述的主要范围是人工覆盖系统,重点是各种地面覆盖方法对土壤质量、果园微环境、杂草控制以及苹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品产量、质量的影响。也比较了不同覆盖材料的优缺点、实用性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对果园地面覆盖制度的未来发展及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草是对果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生草,不使土壤裸露,每年刈割一二次覆于树盘或常年不刈割的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目前,欧美、日本等国的果园,土壤管理以生草为主.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生草制,并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但因我国果产区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生草法这一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未被很好地推广应用.据调查,目前实施生草并进行科学生草管理的果园面积仅占果园总面积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果园土壤管理作为果树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在改变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果区立地条件差,气候、土壤条件各异,果园管理者需要综合考量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利弊,方能做出科学选择。就此,综述了近年来果园清耕制、生草制、覆盖制在土壤水分和温度、土壤微生物和酶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申了覆盖制和生草制在果园土壤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果园科学土壤管理制度的建立提出了以下建议:覆盖制应充分考虑覆盖材料成本及其对土壤环境的长期影响;生草制的推广应充分考虑地区间降水差异和果园灌溉条件;土壤管理方式应与果园其他管理措施密切配合,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