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通过"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结合村庄特色产业、特有文化、自然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达到村庄产业发展为核心、区域文化得到深度挖掘与传承、村庄环境得到优化、乡村得到持续活化的示范作用。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以德清三林精品示范村为例,从整体规划的布局、万鸟园的景观设计阐述三林精品示范村的示范做法,并结合设计、施工阐述如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现状,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使得村庄长期活化的美丽乡村,从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来北京到美丽乡村探惊奇 来北京到美丽乡村赏美丽 惊奇美丽新天地 北京乡村了不起 村村生产忙 家家争富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绿美乡村"建设工程,自治区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9.34亿元,绿化美化村屯13.96万个,打造自治区级示范村屯1.46万个,基本实现村屯绿化全覆盖。自"村屯绿化"活动开展以来,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正一步步成为农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据统计,全区共29个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37个乡村入选国家"美丽乡村"名录,创建"广西森林村庄"111个、"广西生态文化村"24个,八桂乡村处处都是花草依依、瓜果累累、  相似文献   

4.
正院落整齐划一,围墙古朴高雅,碧绿的桂花、樟树在整洁宽敞的村路两旁随风摇曳,盛开的鲜花争妍斗艳,馥郁宜人。在温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老人们面带笑容在一起唠着家常,孩子们在宽敞的文化广场里嬉戏玩耍,农闲的妇人们伴随着优雅的歌声跳起了健身舞。这一幅幅生动、祥和、闲适的和谐画面,正是中方县"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绿化工程建设的一个个缩影。在怀化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思路的指引下,中方县将"美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荆门市把全市乡村当作大景区来规划,把村庄当作景点来设计,把农家当作精品来改造,打造五种模式,构建起乡村绿化"绿、富、美"大格局。目前,全市有151个村被命名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585个村达到湖北省绿色示范村标准。一是"休闲庄园"模式。全市建起客店镇邵台村葛文化体验园、纪山镇郭店村水云山林业休闲综合体、万紫千红植物园等休闲景区,辐射周边200多个村,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年产值达到20亿元。彭墩村带动周边9个村,"1+9"整体联动,发展休闲林业产业,建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乡土文化日渐被边缘化、乡村文化建设有急功近利的现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不优、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以建设长江文化遗产长廊为契机,全面展示三峡乡村文化遗产;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为主线,打造三峡乡村文化旅游新景观;以丰富产品业态为抓手,打造三峡文化农业;以乡村"农业节"、"民俗节"活动为依托,打造"美丽乡村名片";以乡村"文化铸魂"为核心,全面提升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长沙市、郴州、湘西自治州3个地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地区的乡村特色、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文章通过塱边村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乡村优美的自然景观重现和原有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奋斗目标,全国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201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规划自2014年起,全市每年以不低于现有村庄15%的比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2020年将郊区农村基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连片示范片的建设可以长久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因其先行先试,能够有效地带动片区辐射村的发展,示范片经验也可以被其它地区学习和推广,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展现新时期良好的乡村地域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夏,笔者走进江西省上高县、修水县、武宁县的乡村,发现所到每个村庄的村前几乎都有几棵古老的风景树或有着美丽传说的一片风景林。这些风景林让乡村更美丽。从"风水树"到"风景林"千百年来,这些散落在乡间的风景林,不仅承载着村民们的朴素信仰,传承着乡村的历史、文化,是外出游子难忘的乡愁,而且构成了村落的绿色屏障,形成了一幅幅优美乡村生态图景,把赣鄱大地装点得多姿多彩。上高县锦江镇大塘村原有的25亩风水林,上世纪70年代被砍掉建成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进江西省上高县、修水县、武宁县的乡村,所到村庄几乎每个村的村前都有几棵古老的风景树或有着美丽传说的一片风景林,风景林让乡村更美丽。2014年11月,江西省开始规模化推进乡村风景林建设,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如今,全省风景林完好的自然村有3.15万个,乡村风景林示范村点(自然村)2101个,面积14万余亩。从今年起,江西省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和乡村风景林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美丽乡村森林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美"要素的基础。由于森林景观建设投入产出差异巨大,使其建设和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提出了美丽乡村森林景观的生态补偿机制设想,以平衡相关方利益,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森林景观的生态补偿与其他类型的生态补偿比较,美丽乡村建设区域的村民既是受损方又是直接受益方,因此要更加注重村民参与。村民作为补偿主体中的一部分,可以以工代补。村民在补偿主体中的比重、补偿标准的确定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补偿必须在严格的森林景观建设监督和评估的基础上实施。  相似文献   

14.
梧州市10914个村屯实施绿化,全市村庄的绿化覆盖率达到78.3%,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呈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15.
弘扬古村落文化:彰显美丽乡村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番禺石碁镇塱边村和梅州大埔县百侯镇曲滩村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实践,阐述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的文化传承和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作用,以及古村落保护需要立法定规可持续、尊重乡情维持原生态、因地制宜弘扬当地文化、综合考虑促进经济发展,并提出广东美丽乡村建设凸显地域性特征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一方面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出现了如乡村风貌过度城市化、单一化,缺失了乡村各自特色及其文化根基的现象。因此,营造乡村乡愁情感精神的需求甚为重要。以郑楼湾美丽乡村开发项目为例,从美丽乡村乡村风貌、建筑环境、乡村生活三方面,探讨了营建美丽乡村的乡愁的内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北林业》2014,(11):F0002-F0002
11月3日至10日,省委、省政府在廊坊固安县组织召开了全省美丽乡村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博览会。河北省林业厅承办了绿美村庄和绿美廊道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展区。博览会上,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领导参观了林业厅展区,并给予充分肯定。周本顺、张庆伟指出,现在绿化模式都出来了,今冬明春,要发动老百姓把村庄绿化好,大力营造环村林,使一个一个村庄,成为一团一团绿洲。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市富阳区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存在环境生态破坏、本土文化消失、产业缺乏活力等问题,提出景观生态保护、本土文化传承、乡村产业发展等3大建设途径,以期对未来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这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具体措施。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重大革新,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融媒记者近日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北京市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印发,这也意味着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2017-2020)正在扎实推进。导则提到,"美丽乡村建设要达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景观效果。村庄绿化美化是建设宜居村庄,提高村民幸福指数,满足人民对绿色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疏解整冶促提升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