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与自然     
介绍森林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重大作用,是本刊的中心任务。“自然保护知识讲话”这篇文章从更广泛的角度评介了全球的生态问题。相信,它将会引起我们读者的极大兴趣。因为篇幅较长,计划分六期连载。  相似文献   

2.
《森林与人类》──绿色使者《森林与人类》是我国第一家大众化的绿色科普期刊,融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于一体,图文并茂,品位高雅,风格独具,贴近生活,面向未来,追求“新、精、博、活、深”的特色,对凡是与“绿色”相关的具有科学性、启迪性、趣味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文明人类的野蛮屠杀 人类的文明史也有着并不文明的一面。长期以来,人是一切野生动物所共有的头号天敌。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杀之风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据考古学家发现,当时印第安人曾把上千头野牛从悬崖上驱赶下去摔死。如此规模的狩猎显然大大超出猎人生活的需要。然而,如果说早期人类捕杀并灭绝了猛犸象、剑齿虎等  相似文献   

4.
请神易送神难 把新的生物引进一块陌生的土地上,结果常常是难以预料的。今日在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和橡胶引自南美,菠萝引自中美,向日葵引自北美,咖啡引自非洲,大豆则引自中国。不过,当人们得到引种驯化所带来的利益之时,却忽视了它带来灾难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被遭踏的生物圈 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制造出来的魔鬼,它就是污染。 工厂吐出的黑烟曾是经济繁荣的象征,如今却变成空气污染的警报和生产方式落后的标志;汽车,人类的一大方便,也变为一大公害。它们都在到处放毒。 在当代,大量的工业垃圾和化学毒素堆积如山;杀虫剂、洗涤剂、化肥和漏出的石油正向全球扩展。毫无疑问,自第四纪大冰期之后,经历  相似文献   

6.
自1872年美国首创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继而各国竞相效法,经过百余年实践。它已被确认是保护自然的最有效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景观,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天然风景而划定的保护地域的总称。它是保护自然的基本设置和开展科学研究的战  相似文献   

7.
5.人满之患 唯一持续倍增的种群 在无数物种都加快了绝灭步伐的同时,有一种奇特的生灵却在加速繁殖,持续倍增。它就是人。不过,人类且莫为自已的家丁兴旺而盲目乐观,人类本身能不能幸免于难,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考勤! 据历史资料统计,公元初世界的人口只有1.5亿,到1830年,人口为10亿,此后每增加10亿的时间间隔是100年,30年和15年。即1930年20亿,1960年30亿,1975年40亿。目前,世界人口以每年2%的增长率繁殖着。这意味着时钟每滴答一声,便有三个婴儿问世;日历每撕去一页,便有20万人降生;地球每绕太阳一周,便又增添七、八千  相似文献   

8.
试想,在寥漠的宇宙空间有一艘独自飘泊的飞船发生了下面的事情,会有怎样的结局? 有的乘客随随便便地把垃圾、粪便排放到水、氧气和食品的贮藏缸里;有的拼命地吃喝并以挥霍为荣;还有的到处拆拆卸卸,惹事生非;再有一对夫妇,他们的第八个小仔呱呱坠地了,却仍在嘀嘀咕咕地盘算着怎样才能再生一个胖小子,而且最好是  相似文献   

9.
3.沙漠十字军 黑风暴的惩罚 1934年5月11日,美国东部城镇的居民醒来时都被天空出现的可怕景象吓得目瞪口呆:狂风漫卷着黑土黄尘,遮天蔽日。这场风暴从西部的干旱地区刮起,形成一条东西长1,500英里(1英里约1.609公里),南北宽900英里,高2英里的巨大土带,横扫三分之二的美国大陆,把3亿吨土壤搬进大西洋。风暴过后,尘土塞满村舍,农田作物枯萎而死。溪流与水井干涸见底,成千上万农民逃离大平原。这一年美国4,500万公顷的耕地被毁,冬小麦减产102亿斤。这就是现代史上著名的“黑风暴”事件。  相似文献   

10.
正在7月10日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上,厦门市与旧金山市签署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国家海洋局印发的《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厦门—旧金山"伙伴城市"合作实施方案》中,提出九大措施和重点工作方向,其中包括建立和完善海洋垃圾防治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洋垃圾监测调查评价与预警预报、加大入海溪流和农村面源污染的综合整治等,计划通过5年  相似文献   

11.
1、森林破坏史 荒漠中的沉思 如果有人告诉你:闪烁着迷人色彩的丝绸之路,今日却是黄沙漫漫,一片死寂;那古代中西陆路交通所经过的楼兰、精绝、提英、丹丹乌克等繁华一时的古城,都已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海之中任凭风雨剥蚀的遗迹,只能供人凭吊,你将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与人类》2014,(5):26-35
<正>卡瓦格博峰2014.05森林与人类27中国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被落日的余晖照亮,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主峰,也是云南省最高的山峰。"卡瓦格博"藏语的意思是"白色的雪峰",山峰终年积雪。摄影/方震东  相似文献   

13.
人是自然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与所有生命现象有着共同的本源。这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但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学会制造工具从事生产,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成了有别于其他生命的“万物之灵”。回顾自然与人的关系思想史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保护区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西南监测中心承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自然保护区业务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代表齐聚云南研讨自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正人类自古就深谙荒野的价值,在都市建立"苑囿",保留生物多样性"特区"。近现代,很多生物逐渐适应城市,让自然始终没有离人类太远。现在,人类着手让城市"再野化",让"城市荒野"满足人类对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来  李一清 《林业科学》1998,34(1):99-112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态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  相似文献   

18.
让城市生态美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当今每个城市建设者的共同追求。山东威海市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时,把“建筑物、道路、绿地各占三分之一”作为城市规划要略之一,从中不难看出绿色对于城市美化的绝对重要性。这种高瞻远瞩的规划要略令人称赞和敬佩。提到绿化,人们...  相似文献   

19.
枡野俊明,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和禅僧的双重身份为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对待景观设计,其设计理念及作品也因此而独具特色,将造园当做修行、当做自身的表达,注重与大自然的对话以及作品中场所精神、哲学义理的表达。作品类型多样,注重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对其个人及作品进行研究,进一步剖析其设计特色,了解日本传动园林在当代发展中的演绎,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记录物种行为,归纳自然信息现如今,自然出行越来越被大众熟知,涉足山野林间,学习辨认周边的花木鸟兽已慢慢成为一种时尚。望远镜、照相机、高档的图鉴似乎都成了自然出行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工具成就了快节奏的认知过程。和照相机相比,绘画似乎成为低效、高耗能的记录方式,因而被接受和运用得并不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手绘在自然认知过程中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