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研究聚集化合物对松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聚集信息素进行林间诱集和种群监测的方法,在陆良县云南松纯林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表明,除(-)APX*外,几种供试化合物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APX加MBXT、(-)APX加MBXS复配方化合物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漏斗状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IMP诱捕器.对试验林分松小蠹种群动态的监测实践表明,用聚集化合物诱集成虫测报松小蠹成虫扬飞期,确定清理及防治的最佳时期,提高了清理、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聚集化合物林间引诱测报松小蠹成虫发生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聚集化合物对松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聚集信息素进行林间诱集和种群监测的方法,在陆良县云南松纯林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表明,除(-)APX^*外,几种供试化合物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APX加MBXT、(-)APX加MBXS复配方化合物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漏斗状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IMP诱捕器。对试验林分松小蠹种群动态的监测实践表明,用聚集化合物诱集成虫测报松小蠹成虫扬飞期,确定清理及防治的最佳时期,提高了清理、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船型粘胶诱捕器和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诱芯,在林间进行诱捕马尾松雄蛾试验。第1年林间平均诱捕率30.6(,平均诱捕量0.475头。同一批次的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诱芯,经同一冰箱低温保存1a后,在林间开展诱蛾试验,平均诱捕率25.9(,平均诱捕量0.7头。调查结果表明:保存1a的诱芯没有影响诱捕效果,但同一批次的诱芯在相同条件下保存3a后,其诱捕效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松褐天牛聚集信息素引诱剂林间诱捕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聚集信息素壬醛N为主要配方,评价了壬醛对松褐天牛的林间引诱作用。结果显示,松褐天牛雄虫产生的信息素N不但能诱捕到松褐天牛雌虫,也能诱捕到雄虫,雌雄性比为1:0.60;聚集素N与植物源信息素和小蠹聚集信息素之间有显著增效作用;在广州市花都区全年都能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4-8月为诱捕量高峰期。聚集素引诱剂N可以作为防治松墨天牛的新技术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两种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同一林班、同一期限,采用相同的方法,对粤产PE型引诱剂与浙产M99型引诱剂(配方不同)诱捕松墨天牛的综合效果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诱捕期内所释放消耗的用量没有明显差异,PE型诱捕天牛的效率比M99高25.5%,且诱虫专一性较强;M99在林间使用较简便,价格较便宜,防治成本明显低于PE。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在2种林型中的引诱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引诱剂防治甲虫的危害。【方法】选择天然次生林(老山实验站样地)和人工纯林(林场样地)使用Lindgren漏斗诱捕器进行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林间诱捕试验,统计2种样地诱捕甲虫的数量、种类,比较不同林型不同样地间诱捕效果,分析环境条件对鞘翅目甲虫引诱和诱捕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源引诱剂UHR,COB和LAP对鞘翅目甲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捕获的3 215号鞘翅目昆虫隶属于55科120属,其中小蠹科占48.93%,为优势鞘翅目类群。3种引诱剂诱捕效果依次为UHRCOBLAP,其中UHR引诱剂引诱个体数占74.21%,小蠹科个体数占48.65%,优势种为北方材小蠹和锉小蠹。2)UHR引诱剂对于小蠹科、叩甲科、郭公虫科和埋葬甲科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COB和LAP引诱剂。COB引诱剂在两样地中捕获隐翅虫科数量最高。然而3种引诱剂对象甲科和天牛科的诱捕差异性不显著。防治时,应针对不同种类甲虫选择不同种类引诱剂,能达到更佳引诱效果。3)2种林型诱捕效果综合比较,老山实验站样地林场样地,表明植被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昆虫种群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埋葬甲科仅在老山实验站样地捕获,这与该科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样地环境相关。【结论】UHR引诱剂对鞘翅目小蠹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林间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治,为小蠹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信息素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诱捕效果,以APF-Ⅰ持久型(A)、APF-Ⅰ持久增强型(B)和F1型(C)3种诱剂、以及ZM-60型(D)和BF-1型(E)2种撞板式诱捕器为研究对象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使用D诱捕器,B诱剂诱捕量为A诱剂和C诱剂的1.53倍和1.84倍,差异显著;使用E诱捕器,B诱剂诱捕量为A诱剂和C诱剂的1.97倍和2.16倍,差异显著;使用相同诱剂,D诱捕器和E诱捕器的诱捕量均无显著差异。3种诱剂诱到的松墨天牛雌虫分别是雄虫的1.51~1.67倍,平均1.60倍。因此认为,诱剂B优于A诱剂和C诱剂;建议生产上能优先选其用于松墨天牛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8.
模毒蛾Lymantria monacha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大森林害虫。通过对模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诱捕器诱虫效果不同,圆筒型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较好,方形的较差;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不同,设置在树冠下层和中层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上层的较差;不同设置距离的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随着设置距离的增加,诱捕器的诱捕量逐渐下降,设置于距林缘50 m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最好,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远引诱距离可能为280 m。研究结果为利用性信息素对模毒蛾进行种群监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松毛虫性信息素对油松毛虫雄虫有明显的引诱能力。松毛虫性信息素对于成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低虫口林分的害虫防治,以及在无虫区和偶灾区的虫情监测中的作用,我们都己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已于1985年通过了技术鉴定。但是,在利用性信息素进行防治和成虫发生期预测预报中,诱捕器的设计合理与否也是响诱捕率的主要原因。性信息素诱捕器种类多种多样,国内和国外都有商品生产,我们根据松毛虫成虫的生物学特性,选定了几种诱捕器进行了诱捕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脊竹蝗引诱剂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黄脊竹蝗引诱剂配方,更好地实现黄脊竹蝗的有效控制。[方法]配制不同的引诱剂,通过林间诱杀试验测定不同配方毒饵对黄脊竹蝗的诱杀效果。[结果]Na Cl 2%+NH_4HCO_3 10%+Indole 5‰配方所制成毒饵诱杀黄脊竹蝗效果最好,24 h内的诱杀量可达639.4±48.14头·诱捕器-1,其次是2%Na Cl+10%NH_4HCO_3 配方,平均诱杀量达580.8±40.36头·诱捕器-1,与发酵人尿的诱杀量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时间显著影响各配方的诱杀效果。Na Cl和NH_4HCO_3 是人尿引诱黄脊竹蝗的关键物质,挥发物Indole对诱杀具有增效作用。[结论]应用人工配制的引诱剂诱杀黄脊竹蝗能显著降低林间成虫的种群数量,且能杀死大量雌虫,可用于林间黄脊竹蝗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APF-Ⅰ型诱剂样品(A)和F型诱剂样品(C)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方法]以生产上使用的APF-Ⅰ持久增强型诱剂(B)和F1型诱剂(D)为对照,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成虫试验。[结果]表明:诱剂A的平均诱虫量最高,分别为诱剂B、诱剂C和诱剂D的1.17倍、1.41倍和1.58倍,且显著高于诱剂C和诱剂D。在持效试验中,诱剂A平均诱虫量也高于其他3种诱剂。在161 d诱捕期内4种诱剂诱到的松墨天牛雌虫是雄虫的1.65 1.93倍,平均1.76倍。诱剂C也优于同类产品的诱剂D。[结论]诱剂A释放信息素均匀稳定,诱虫活性和持效作用强,最适合用于林间松墨天牛的测报及诱杀防治,因此建议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在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杀防治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 a防治,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诱集量下降了86.42%,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枯死木和衰弱木增长率减缓了82.36%。进一步证明利用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能减轻云杉八齿小蠹危害、减缓扩散速度,是有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林措施预防,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73.5%;林间设置饵木诱杀,平均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到56.7%;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82.2%;根部喷施8%氯氰菊酯微胶囊水剂200倍或1.5%对硫磷粉剂,杀虫效果均在95.0%以上;在平均气温20℃条件下,利用56%磷化铝颗粒剂12 g.m-3熏蒸饵木,第5天的杀虫效果达到100.0%。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外试验的方法,比较了性信息素与化学药剂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的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的防效普遍较化学药剂好.每666.7 m2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40只,虫果率为8.36%,防治效果83.15%.化学药剂连续防治3次,以1%甲维盐1 000倍液防治的虫果率最低,为9.19%,防效为81.49%.因此,性信息素可大范围用于桃园的梨小食心虫防治.  相似文献   

15.
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的信息素,是昆虫腺体释放的一种化合物或几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经空气传播,使其它个体嗅到后,产生行为反应,是同种昆虫个体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科学地使用信息素测报方法,能准确地预测林间害虫出现日期、种群数量及分布范围等,为防治森林害虫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信息素的测报害虫方法、测报技术和影响信息素测报诱捕器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常见的测报问题,分别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属鞘翅目小蠹科,自我国发现以来,成为了林业危害最严重的入侵害虫之一。采用诱捕器监测预报红脂大小蠹的方法,摸清了红脂大小蠹在辉县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辉县市自2007年至2019年使用信息素诱捕器监测诱捕红脂大小蠹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诱捕器诱捕红脂大小蠹数量与标准地危害株率相关性分析发现,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到的红脂大小蠹能较好地反应自然发生情况;使用信息素与诱捕器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地反映出红脂大小蠹在辉县的发生情况,根据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选择合适节点进行有效防治,可逐渐减少红脂大小蠹虫口密度,达到预测预报和防治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林间引诱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年和2007年,采用不同的诱捕器和引诱剂,对泸县和富顺的马尾松林中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结果表明自制SC-1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基本相同.替代型塑料质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只有YB-50型铁质松墨天牛诱捕器的63.70%~81.11%,但塑料质诱捕器成本低、安装简便、不易丢失.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大的林区,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诱捕,可有效减少林间松墨天牛虫口数量,可用于对松墨天牛的防治.而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小的林区,采用诱捕的方法对松墨天牛进行防治,则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效果.在四川泸县和富顺诱捕的天牛成虫中,尚未发现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8.
译文文摘     
<正> [树干害虫诱捕器]:使用诱捕器捕捉北美小蠹虫的林间试验工作,在美国和加拿大已开展了20年。全苏科学研究所在1975—1977年曾对云杉八齿小蠹虫进行试验。在设计诱捕器时,要充分考虑到甲虫视觉和嗅觉习性反应程度。诱捕器的外壳可用薄铁皮卷成圆筒,它的直径相当于饵木的平均直径,呈半卧式,左右对称,外壳表面涂成浅黄色,壳上钻些小洞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信息素诱剂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诱捕效果,以APF-Ⅰ持久增强型诱芯和F1型诱剂2种相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复合型诱剂、以及不同类型的FJ-Ma-02型植物源引诱剂为研究材料,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APF-Ⅰ型诱芯的诱捕量为F1型和FJ-Ma-02型诱剂的2.18倍和7.62倍,F1型诱剂诱捕量为FJ-Ma-02型诱剂的3.50倍,3者之间差异显著;APF-Ⅰ型诱芯的周诱捕量一直高于各处理,并且高峰期后的诱集量一直维持较高的数量,这说明,APF-Ⅰ诱集效果最好且稳定,最能反映林间天牛的种群动态。因此认为,复合型诱剂显著优于植物源引诱剂,并且APF-Ⅰ型诱芯优于F1型诱剂,建议生产上能优先选用于松墨天牛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20.
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监测,通过不同诱芯和不同地点的野外试验,筛选出诱集和监测效果最好的组合为2AP+NL+MT+TV,组合2AP+NL+TV的诱集和检测效果次之,组合2AP的诱集效果也很理想。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监测用组合为2AP+NL+MT+TV的效果最好;而应用聚集信息素对小蠹虫进行防治则应用组合为2AP的最好,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综合起来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