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碱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的关系,以检疫性害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为研究对象,连续5代用含有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烟碱的人工饲料喂养幼虫,自2龄幼虫饲养至5龄,测定烟碱对幼虫解毒酶系和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龄幼虫中肠内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提高,在第3代时达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86倍和1.59倍;烟碱可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抑制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烟碱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马铃薯块茎蛾在取食含有植物次生物质烟碱后能启动自身的解毒酶系统并通过调节保护酶系统,逐步适应植物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以分月扇舟蛾5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Bt对其毒性,研究了致死剂量的Bt对其体内SOD、CAT、POD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对分月扇舟蛾36、48、72h的LC30和LC50分别为:24.674、8.578、5.622 ng·L-1和78.311、17.252、11.741 ng· L-1.9 ...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 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 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 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处理破坏了分月扇舟蛾幼虫体内SOD、CAT及POD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对虫体产生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水平人工转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获得营产雌孤雌生殖松毛虫赤眼蜂生殖方式在环境条件改变时的遗传稳定性,探索Wolbachia与其宿主间的相互适应性。【方法】采用喂食抗生素、持续高温处理、与雄蜂交配等方法,观察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等情况。【结果】抗生素诱导下,从F2代开始出现雄蜂,经诱导获得的雄性与正常雌性、诱导获得雌性交配可以产生后代,且20个后代群体都有雄性个体出现;25℃恒温下,与雄性交配的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数和未交配的相比显著降低,到F7代恢复正常,只有交配的F2、F4后代出现个别雄蜂,其它世代和未交配所有世代均未出现雄蜂。而32℃高温下,交配与未交配至F5代所有羽化个体全为雄蜂。【结论】不同温度下与雄蜂交配不会改变Wolbachia感染引起的松毛虫赤眼蜂产雌孤雌生殖方式,抗生素处理和持续至少20 d的32℃高温是改变感染Wolbachia的松毛虫赤眼蜂生殖方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处理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紫外线处理米蛾卯时杀胚效果较好的照射时间、间距及紫外线处理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明确缩短距离、延长时间照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是否有负面影响,研究了米蛾卵在距离单管40 W紫外灯10、20、30、40 cm处,分别照射10、20、30、40、50、60 min后米蛾的孵化率,以及照射后的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羽化率和性比的差异.结果显示,照射20 min以上的处理组孵化率为0%或极低,间距较大的处理组(30、40 cm)孵化率高于间距较小的处理组(10、20 cm).为保证杀胚效果,紫外线照射米蛾卵时应控制在间距10~20 cm,时间20~60 min;紫外线处理后,赤眼蜂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由对照(不经过紫外线处理)的39.33粒增加到50~60粒,羽化率由61.15%提高到70%~80%,两者与对照差异显著;缩短紫外灯和米蛾卵之间的距离至10、20 cm,或延长照射时间至50、60 min,对赤眼蜂的单雌平均寄生粒数、羽化率和性比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3种不同品种的粳米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的米蛾幼虫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受米蛾侵染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碘蓝值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物质含量有所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和温湿度组合对米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温度处理对米蛾有不同饲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26℃饲养米蛾效果最好,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平均蛹长,成蛾率,产卵量,繁殖倍数均居首位。25℃和28℃对米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卵均有不利影响,21℃不适合米蛾生长发育的需要。在26℃条件下,采用人工加湿的办法,使相对湿度保持在84%左右,对米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各项生物学指标分别达到:幼虫存活率95.8%,平均蛹重31.54毫克.平均蛹长9.64毫米;成蛾率55%,单雌产卵量370粒,群体繁殖倍数达59倍。降低湿度,不但延缓米蛾的发育进度,还直接降低了米蛾的产卵量和繁殖倍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饲养密度对米蛾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料配方对米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4种不同饲料配方(A.70%玉米面+20%麦麸+7%白砂糖+3%酵母;B.94%水稻米糠+3%白砂糖+3%酵母;C.94%水稻米糠+3%大豆粉+3%酵母;D.100%水稻米糠)对米蛾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A繁育的米蛾发育历期(34 d)明显短于饲料C和D,且平均出蛾量(1 169只)显著高于饲料B和C;而且饲料A繁育的雌蛾平均体质量达41.9 mg,明显高于其他饲料。饲料A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61.9粒),羽化后5 d内的累积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92.1%。在筛选出饲料A适合米蛾繁育的基础上,测试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的繁殖量。结果表明:米蛾在接种密度为5,10,15粒/cm2时,始见蛾期、出蛾数量和雌雄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在10粒/cm2时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显著高于接种密度15粒/cm2,与接种密度5粒/c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印楝素对仓储害虫米蛾的毒效,采用微量点滴法,比较印楝素与溴氰菊酯对米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米蛾的毒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溴氰菊酯对米蛾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说明印楝素对米蛾的作用效果较慢,药效持续时间长,适合应用于仓储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红火蚁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 ,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活性最小(6.55 U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8.15 U4),之后不断上升;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时最高(9.24 U5),显著高于对照(6.65 U5),之后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Wolbachin是Hertige和wolbach于1924年发现的一类以节肢动物、线虫等为宿主的细胞质共生微生物,具杆状和球状两种形态,通过雌虫传递给子代,Wolbachia并不直接关联宿主的营养,而是对宿主进行“生殖操作”。介绍了关于Wolbachia引起宿主胞质不亲和、诱导孤雌生殖、引起雌性化及杀雄现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高温对桑蚕雄蛾附腺发育及不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温(上族后34℃处理)导致附腺畸形;长度缩短;干重减轻.2.高温引起腺体组织构造发生变化.核系统受破坏;核质不均匀;粗面内质网断裂、线粒体被破坏.3.腺细胞中的DNA、RNA含量减轻.4.分泌物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改变、含量减少。5.高温处理时间愈长,精子活力愈弱,不受精卵率愈高。  相似文献   

14.
转Bt cry1F基因抗虫玉米对米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Bt cry1F基因的32A91、32W09和X1132X 3个玉米品种及其对应的3种非转基因玉米为试材,分别饲养米蛾幼虫,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对米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ry1F基因玉米对米蛾幼虫存活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显著降低;转基因玉米32W09饲养的米蛾成虫羽化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XY420饲养...  相似文献   

15.
赵玉国  王新忠  吴沿友  曹元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87-16488,16625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拔节期水稻(Oryza sativa L.)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水稻品种为镇稻6号。试验设1、3、5 d高温胁迫处理和高温胁迫处理5 d后恢复2 d处理,另设1个常温对照。一天中高温胁迫温度设定为:10:00,36℃;11:00,38℃;12:00,39℃;13:00,40℃;14:00,38℃;15:00,35℃。[结果]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绿素荧光主要参数F0变化不大;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1、3、5 d处理Fv/Fm明显降低,但高温胁迫3、5 d处理Fv/Fm相比高温胁迫1 d处理升高,高温胁迫处理5 d后恢复2 d处理Fv/Fm与常温对照差异不大。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1 d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明显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均逐渐降低,接近对照水平。[结论]夏季高温对水稻PSⅡ反应中心造成可逆性伤害,并在保护酶的作用下逐渐修复,适应性逐渐增强,常温恢复2 d后可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梯度高温对蛋鸡血清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 4 0只京白育成蛋鸡平均分成 2组 ,分别置于 2个人工气候室内 ,对其中一组进行梯度高温处理 ,研究不同程度高温对 5种血清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温使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 ,使谷草转氨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 ,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高温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贮存后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贮存后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和雌蜂出蜂率的分析认为,米蛾卵的贮存时间长短对赤眼蜂的寄生影响较大,对羽化出蜂有一定影响,对雌蜂出蜂率没有影响。采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时,在4℃冰箱中贮存米蛾卵不宜超过15 d,贮存时间超过50 d,赤眼蜂几乎不能够寄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杨树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以小胡杨和大叶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经高温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各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当杨树叶片处于35℃时,SOD酶与POD酶协同作用,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大于45℃时,CAT酶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耐高温杨树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水稻螟虫的优势寄生蜂,为了明确米蛾卵冷藏后对稻螟赤眼蜂繁蜂质量的影响,在0,3,6,10℃4个温度和0,3,6,12,20,25,30,40 d 8个冷藏时间条件下冷藏米蛾卵,调查了稻螟赤眼蜂对冷藏米蛾卵的寄生能力、羽化及性比。结果表明:在4个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各温度下,以0℃最为敏感,米蛾卵冷藏至25 d时,稻螟赤眼蜂已不能寄生;其次为3℃,米蛾卵冷藏至25 d时,稻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数(0.93粒)、羽化率(21.11%)和性比(0.2♀∶1♂)均显著低于未冷藏米蛾卵。6~10℃冷藏的米蛾卵繁殖稻螟赤眼蜂,各指标下降较缓慢,至12 d时,稻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数达22~26粒,寄生后羽化率可82%,雌雄蜂比例可达6.5,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综合各指标,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时,米蛾卵最佳冷藏温度为6~10℃,冷藏时间为1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