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5—2016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2005—2011年和2011—2016年两个阶段,从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石漠化土地演变状况、石漠化敏感性与发生率等指标,论述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与主要特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程持...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分省(市)、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二级流域、植被类型、岩溶地貌、植被盖度级等分析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总结石漠化在生态区位、分布范围及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及人地矛盾等方面的分布特点,表明长江上中游地区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着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须持续加...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对全国都有重大借鉴意义。巫山县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主要县(市、区)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长江经济带巫山县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巫山县资源现状分析,分别从筑牢生态屏障、提升森林质量、优化生态安全、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重点建设内容,以期把巫山县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为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正《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长江经济带森林覆盖率达到4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等生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建设思路,从封山育林、人工林改造、生态旅游业等方面探讨了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石漠化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石漠化防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科学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减轻生态压力、预防预警和防治保障的对策与措施,为科学地开展石漠化防治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7.
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带队的石漠化防治工作组一行16人.于3月21日至30日到我区避行为期10天的石漠化防治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大青山试验局、平果县、田阳具.乐业县、桂林市等地进行石漠化防治工作调研分析。在田阳县的永常村.江泽慧副主任代表“石漠化防治”调研组向当地群众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树苗.鼓励他们热爱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是森防建设"森林健康"安全的重要标志,是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高度的基础。加强对云南省有害生物防控不仅使得云南本地区林业得以健康发展,而且还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起到保护性作用。本文将通过对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对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事关湖南高质量发展全局。林业部门应当把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作为中心工作,围绕洞庭湖流域大力推进湿地提质、森林调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贡献。洞庭湖湿地深远影响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洞庭湖湿地因其较大的面积体量、独特的生态价值、丰富的物种资源,对长江经济带乃至对全球生态环境都发挥着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陈昊宇 《绿色科技》2014,(11):32-33
指出了曲靖市地处长江上游、珠江源头,其石漠化危害影响着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以曲靖市多年石漠化治理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治理石漠化的新思路,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问题是中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西南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夷陵区的石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石漠化调查成果数据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挖掘整理与分析最近两期石漠化调查数据,从石漠化土地状况、程度、分省、流域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分析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并从林草植被保护、石漠化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农村能源、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方面归纳总结石漠化变化原因。得出如下结论:2016—2021年,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净减少333.1万hm2,年均缩减率为7.7%,且各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减少;2016—2021年,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分别为118.8万hm2、149.2万hm2、54.2万hm2和10.9万hm2,石漠化程度减轻。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首先归结于持续实施石漠化土地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生态工程,治理成效日趋显现;其次是人为活动压力减轻与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相结合,促进了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通过掌握我国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石漠化防治政策调整与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工程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石漠化的形势,指出了人为活动造成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地石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治土地石漠化的关键问题,通过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分区防治战略,搞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阐述了土地石漠化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入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湖南岳阳市及三峡坝区视察,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考察和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部署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协同共享林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目标,针对长江经济带林业资源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和时空尺度差异大等特性,分别对该林业大数据平台中的林业资源数据整合和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即: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理念,利用数据资源整合系统按统一标准对长江经济带林业资源数据进行整合;构建数据服务体系和开展典型专题应用;实现长江经济带协同共享林业大数据平台对沿江各省市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数据协同共享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8.
要闻     
长江经济带将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发展与环境结合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相似文献   

19.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喀斯特石漠化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生产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威胁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石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危害、驱动因子和时空演化等方面,对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治理效果研究较少。列举了常用的生态治理模式:苔藓侵蚀成土、牧草保土、植被根系固土、植物群落抑制。提出政策体系不断改善、注重标本兼治等石漠化治理保障,并针对今后治理与防治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韦健康  何乃缘 《广西林业》2006,(2):F0002-F0002,1
2月22日-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一行专程赴广西考察石漠化防治工作。考察组一行先后到崇左市天等县,百色市靖西、那坡、德保、平果、田东和田阳等7个县考察了解石漠化防治工作,察看石漠化对当地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危害情况,认真听取政府和群众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成思危指出: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推广的方法,一是要封山育林,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二是要建设好沼气,让农民得到利益。加强石漠化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是南方石漠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关键,是促进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