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优湛14是湛江市杂优研究中心于1990年用博A与湛14配组育成。它具有高抗稻瘟、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l 产量表现 1991年晚造在阳春县重瘟区双 和廉江石颈镇试种,平均亩产分别为640.6kg和625.3kg,其中石颈试点比对照博优64亩产601.7kg、亩增30.9kg、增产4.8%,1992年晚造在廉江石颈、石岭两片百亩试种,平均亩产分别为502.6kg和443.2kg,其中石颈试点比常规稻七桂早增产63.6kg,比杂交稻博优64增产42.5kg。经验收林家寿农户0.71亩.总产480.1kg,折合亩产676.1kg。2.主要特征特性 博优湛14属感光型组合,全生育期118天,株高9…  相似文献   

2.
博优64     
博优64是广西博白县农科所于1986年用自选的不育系博A(利用钢枝粘与珍汕97的杂交后代与珍汕97A测交回交转育成的)与恢复系测64—7配组而成的杂交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晚季,博白县农科所进行杂交稻对比试验,博优64亩产524.8kg,比汕优30选亩增96kg。1988年参加玉林地区杂交晚稻区试,博优64的产量再居首位,亩产为482.9kg,比汕优桂44亩增39.5kg。据广西农业大学试验,博优64亩产460.5kg,比汕优桂44亩增60.7kg。1988年玉林地区种子公司在4个县共11个…  相似文献   

3.
地优77     
地优77是三明市农科所于1989年用福建省稻麦所育成的“地将A”为母本,与恢复系“明恢77”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中熟杂优新组合。1产量表现地优77于1989年晚季在三明市农科所试种亩产436.1kg。1990年早季生产田示范1亩,实收亩产419.13kg,得到福建省种子公司、福建稻麦所、三明市农业局及种子公司等各位专家的好评,并推荐破格参加1991年省、市两级早杂优组合区试及华南四省联合鉴定。经华南四省联合鉴定结果,地优77平均亩产474.92kg,比威优64(CK)增产17%,增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威优46     
威优46(V20A/密阳46)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6年湖南省18个区试点平均亩产516.23kg,居5个参试组合第一位,比对照威优64增产6.0%(达到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24kg,略低于对照。全生育期121.8天,比威优64长10.3天。1987年续试,全省17个试点平均亩产470.87kg,居参试9个组合第一位。比对照1威优64增产2.9%(不显著).增产幅度为1.4%~20.6%。比对照2威优6号增产3.6%(不显著),增产幅度1.0%~30.1%,全生育…  相似文献   

5.
新香优77     
新香优7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选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的中熟晚籼组合。它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香味,分蘖力强,抗性好等特点。1产量表现1994年参加湖南曾多点品比,5个试点平均亩产457.7kg,比同熟期对照组合威优64增产5.49%(显著)。同时该组合参加1994年省商品优质稻(晚稻)新组合(品系)联合鉴定,6个试点平均亩产392.26kg,比同熟期对照品种湘晚籼5号增产2.9%,亩产和日产均居首位。2主要特征特性新香优77全生育期116天,株高100cm,分蘖力强,亩有…  相似文献   

6.
汕优桂34     
汕优桂34原名汕优3024—1,是广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感温组合。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3~1984年参加广西杂交早稻区试,名列第一。1983年早稻10个点平均亩产503.9kg,比汕优2号增产10%,1984年早稻9个点平均亩产570.6kg,比汕优2号增产5.3%。1984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试,名列第一位,14个点平均亩产431.2kg,比汕优2号增产6.26%,其中8个增产点平均增产10.4%。1983年广西浦北县晚稻试种500亩,一般亩产比汕优6号增产41~67.5kg。1984…  相似文献   

7.
枝优77     
枝优77(枝A/明恢77)是广西陆川县种子公司配制的一个杂交新组合。1产量表现1992~1994年连续3年参加玉林地区水稻良种(组合)区试,亩产在8个试点中均列中熟组合榜首。在该县农科所区试品比中,连续3年位居13个参试品种组合之首,平均亩产502.5kg,比对照组合汕优64增产17%。在乐宁、官田两个村连续3年大面积示范种植,1994年早稻种植178亩,平均亩产458.7kg,比汕优64、博优49等杂交组合,增产16.7%。2主要特征特性枝优77在陆川可作早晚稻栽培。全生育期早稻115天,晚稻…  相似文献   

8.
Ⅱ优92     
Ⅱ优92(原名Ⅱ优20964)由金华市农科所选配。199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0年参加省“晚籼杂”联品,汇总结果:产量居首位,平均亩产383.85kg.比对照种汕优10号增产4.3%。1990和1991年参加衢州市(地区级)区试,两年产量均居首位。1990年亩产幅度为421.5~515.0kg,平均亩产491.9kg,分别比对照1汕优10号、对照2汕优64增产6.8%和8.4%;差异极显著。1991年亩产幅度为478.3~553.3kg,平均亩产501.5kg,分…  相似文献   

9.
I优77     
I优7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较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4年1月经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89年用本所育成的优质、高异交率、配合力好的优IA不育系与明恢77测交配组,1990年在长沙种植.子一代表现突出。该组合1991年参加湖南省晚稻多点品比,平均亩产510.26kg,产量居13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4增产8.45%。1992年参加湖南省晚稻区试,平均亩产474.0kg,比对照威优64增产6.8%,日产量4.14…  相似文献   

10.
虎优211     
虎优211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于1982年用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的农虎26A与C培211配组育成,属迟熟中粳类型。1产量表现1984年参加新组合比较试验,11个点平均亩产425.45kg,比对照农虎6号增产11.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14个组合第3名。1985年在湖南汉寿县西湖农场试验,亩产530kg,与鄂宜105同熟期,增产11.9%,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1986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粳稻预试,6个点平均亩产465.57kg,其中长沙试点亩产540kg,居16个新组合第一名,比对照秀水48增产…  相似文献   

11.
近2年在我县试种示范成功的汕优晚3、优Ⅰ晚3两个新组合,经过2年的种子评选,一致认为这2个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这2个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晚3是经过辐射处理的明恢63定向培育、筛选出来的,比明恢63早熟15天左右。2个组合在我县经过2年试验示范,普遍反映比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品种增产。1991年优Ⅰ晚3试验面积0.5亩,产干谷310.75kg,平均亩产512·2kg;汕优晚31992年在县农科所胡平平示范种1.3亩,总产725kg,平…  相似文献   

12.
威优D133     
威优D133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早籼新组合。恢复系D133为1986年从温恢10—35中系选,经连续4季测交选育而成。1992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定名为“皖稻35号”。1产量表现1987年正季该院种植0.01亩,折合亩产510kg,比对照二九丰445.0kg,增产14.6%;1988年参加安徽省双季早杂新组合预试,6点平均亩产400.5kg,比同熟期对照二九丰354.5kg增产12.98%;1989年正式参加安徽省双季早杂新组合区域试验,7点平均亩产485.73kg,比同熟期…  相似文献   

13.
金优晚3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金23A与晚3恢复系配组而成的一个中熟优质的新组合。1993~1994年参加华联公司多点试验和全国杂交中稻早中熟组区试,表现出高产,优质,生育期适宜,适应范围广,熟期落色好,抗性好等许多优点。1在区试中的表现在全国籼型杂交中稻早中熟组区试中,14个参试点统计,金优晚3平均亩产548.17kg,居6个参试组合之首,比对照威优64增产5.15%。平均日产量4.42kg,居第一。在云南蒙自点亩产710.83kg,比对照增产18.47%,贵州遵义亩产687.5kg,比对…  相似文献   

14.
辐优63(四川)     
辐优63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用辐74A与明恢63辐射后代选系63—1选配而成的中熟型组合。它具有高产、再生力强,田间抗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2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1988~1989年在成都、新津、眉山、广汉进行产量比较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572.6kg,比汕优63平均亩产553.7kg,增产3.4%,日产量3.98kg,比汕优63日产3.69kg增产7.8%。1990~199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中熟组试验,平均亩产574.0kg,居参试组合的首位,分别比…  相似文献   

15.
汕优7023     
汕优7023是湖北省京山县种子公司于1985年从测64—7中选出的一个早熟变异株与珍汕97A配组而成,是一个早晚两季兼用的强优组合。1产量表现1986~1988年京山县种子公司在海南和京山进行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40.24kg,居首位,比鄂早6号和威优49分别增产16.21%和10.96%;在湖北省早杂区试中,8点平均亩产397.95kg,居第二位,比鄂早6号增产1.54%,比威优49增产3.15%;1987年京山县试种214亩,亩平571.5kg,比威优49增产8%,1988年荆州地区京山、江…  相似文献   

16.
汕优102     
汕优102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于1986年用珍汕97A和102测配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1989年,在安源镇新生村和郊区乡后埠村试种5.71亩,亩产分别为551.3和504.5kg,比对照73—07分别增产12.3%和9.3%。1990年在萍乡市试种367.5亩,平均亩产513.4kg,比73—07亩增107.7kg,增产20.9%。199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42.65kg,比对照增2.09%,名列第三,同年在萍乡、新余、浙江试种8000多亩,其中上栗区东源乡的2700亩,平均亩产493.2…  相似文献   

17.
汕优92     
汕优92原名汕优20964,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于1987年,利用珍汕97A与恢复系92配组而成。恢复系92是1982年以IR209作母本,测64—7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并经4年8代有选择与多次测交筛选而成。该组合主要表现为优质、丰产、耐肥抗倒。1992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7年,该组合参加浙江省协作组晚季籼型杂交稻大区对比试验,5个试点汇总结果,亩产幅度为385.3~520.5kg,平均亩产461.4kg,比对照汕优6号亩增43.5kg,增产10.5%;日产3.59…  相似文献   

18.
汕优桂44     
汕优桂44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1984年用珍汕97A和新选育的恢复系84—4(即桂44)配组而成,属感光型杂交晚稻组合。1988年经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84年参加广西水稻所杂交晚稻新组合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亩产452.5kg,比汕优30选亩增63.5kg,增产16.3%。1985~1987年参加广西杂交晚稻区试,3年22个区试点平均亩产均比对照种增产,名列第一。1985年桂南7个试点平均亩产450.5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5.21%;1986年桂南8个试点平均亩产383.4k…  相似文献   

19.
辐优63(湖南)     
辐优63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辐南A与明恢63测配选育而成的中籼组合,是丘陵山区作中稻和湘中、南双季稻区作晚稻较理想的接班组合。1989年通过怀化地区品种审定,“八·五”期间列为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参加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65kg,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3.7%。1987年参加湖南省中籼区试鉴定。平均亩产554.7kg,比对照汕优63减产2.3%,但在山区表现好,如绥宁试点亩产750kg,居一位,比汕优63增产2.27%;桂东试点亩产655kg居第二位,比…  相似文献   

20.
汕优6216     
汕优6216(珍汕97A/丽恢6216)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采用回交法经多代选育而得到的新恢复系丽恢6216与珍汕97A组配得到的晚杂新组合。1992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该组合于1988年参加浙江省晚条联品试验,平均亩产为485.9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7.5%;1989~1990年通过浙江省晚杂区试,平均亩产为394.44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8.42%,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0~1991年通过全国籼型晚杂区试,两年亩产447.7kg,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6.59%,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