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夏道伦 《动物保健》2014,(11):71-71
痢疾是牛在秋冬季节最易感染的肠道疾病之一,牛一旦感染了痢疾后,将会严重影响牛对草料的消化吸收,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甚至还会危害牛的健康,严重影响牛的育肥和安全越冬。 据分析,牛患痢疾常常是由于牛在秋冬季节饮水不浩,甚至饮用污秽的饮水,采食了被水淹日晒并带有黏泥的饲草以及霉变的草料,湿热相浸,淫邪、湿热伤及胃肠,滞气郁结所致。一般病牛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鼻干无汗,口热舌红,头低拱背,四肢无力,行动缓慢,下痢,且次频量少,里急后重,小便短赤,饮水增多。  相似文献   

2.
牛容易在秋冬季节患上痢疾,这是肠道疾病的一种,如果患上该病,会导致牛无法及时有效地对草料进行吸收和消化,影响健康。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经验,提出几点诊断与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痢疾是牛冬春季易发的肠道疾病,牛患病后对草料的消化吸收受影响,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危及病牛生命,影响牛的育肥和安全越冬。1发病原因 饮水不洁,牛采食了水淹并带有黏泥的饲草及霉变的草料,导致湿热相浸,淫邪、湿热伤及胃肠,滞气郁结时可致发病。2临床症状 患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鼻干无汗,口热舌红,头低拱背,四肢无力,行动缓慢,下痢且次频、量少,里急后重,小便短赤,饮水增多。后期病牛排腥臭、红白色的黏性物,排粪时常发出声响。重症病牛呼吸加快,如出现发热,则时常伴有肌肉颤抖,最后其四肢发冷,眼呈赤紫色,卧地不起。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病牛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猪、牛湿热痢疾是兽医临床的常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应用加味芍药汤治疗猪、牛湿热痢疾26例,效果满意,其中猪湿热痢疾15例,治愈14例,1例因延误治疗死亡。牛湿热痢疾11例,治愈11例。  相似文献   

5.
农谚一“九月重阳,放开牛羊”,“要使牛长膘,多食露水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即在秋季要早出晚归,尽量延长放牧时间,要选择饲草丰盛的地方,尽量让牛多吃青草,以利增膘复壮和过冬。农谚二“家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进入冬季,草料缺乏,因而在入冬之前,必须将其备好。应备的草料主要有麦秸、稻草、谷草、豆秸、秕壳和各种藤蔓等。农谚三“冬牛体质好,饮水不可少”,“冬牛不患病,饮水不能停”。牛在冬季圈养时,一定要补足清洁干净的水分。若缺水,则会导致反刍缓慢、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等疾病。每天给水一般为早、中、…  相似文献   

6.
牛巴氏杆菌病俗称牛出败,是牛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由于零星散发,数量少,多以治疗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防疫意识的增强,发病数量有所下降。但个别地方仍时有本病的急性病例发生,1995~2002年在部分欠发达地区甚至呈现局部流行趋势。现将近年来广东省牛出败的调查、诊断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广东省边远山区的农村。农民白天将牛在闲置的草地放养,夜晚关在牛栏饲喂草料和饮水。本病主要侵害营养良好、膘肥体壮的壮年耕牛,牛犊少发;无季节性;多零星散发,同一乡镇有的村发病较多,附近的村则发病较少或不…  相似文献   

7.
痢疾一症是湿热、毒邪积于肠胃,致使下痢赤白,《内经》谓之肠僻。根据其腹痛不安,频频努责,泻下不爽的特点,又称泻下,多发生于春秋两季。病因为暑热炎天、劳役过重、感受暑湿热毒,时疫毒邪或饲喂腐败变质草料,饮水不洁,污浊之气内侵肠道,湿热蕴结,遂成此病。2008年入冬以来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一农户就有多头牛先后发生痢疾,  相似文献   

8.
1饲养过程中存在的失误牛有四个胃,是一种反刍型的动物。牛在被喂食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后,开始反刍。在给牛喂食的时候,如果长时间的喂给细腻的草料,如麦皮糠,将不能足够的刺激牛胃对其的消化,会降低牛为反刍的频率,减少反刍的次数,特别容易引发牛瓣胃堵塞,还可能引发牛真胃的不消化、积食等疾病。精细草料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多,如牛一次性或者持续多次的被喂食过多的草料,将会造成牛胃的不消化、积食和胃胀,更有甚者可能导致牛因酸超标而中毒。  相似文献   

9.
牛胃肠炎是牛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牛的胃部、肠粘膜和深层组织出现炎症,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牛会日渐消瘦,严重的会死亡。为此,应该明确该病的病因,做出科学的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牛采食不当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感染病菌出现化脓性炎症。饲料发霉或饮水不干净,也会刺激到牛的胃黏膜,尤其是会损害牛胃的深层组织,导致其胃肠机能紊乱,发现胃肠炎。饲养管理条件差,圈舍卫生条件差,通风条件不佳,没有及时清理粪便,会导致大量细菌的滋生,有些牛在环境不良的生长状态下会出现应激反应,增加了患病的概率。有些养殖户在发现牛患病后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的菌群受到破坏,也会引发胃肠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加味芍药汤治疗猪牛湿热痢疾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收治猪牛湿热痢疾病症50例通过加味芍药汤进行猪牛湿热痢疾治疗。结果:在临床中通过加味芍药汤进行猪、牛湿热痢疾治疗共50例,其中猪湿热痢疾25例,治愈24例,1例因治疗延误导致死亡。牛湿热痢25例,治愈25例。治疗过程中各项自然指标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析对比。结论:通过加味芍药汤治疗猪牛湿热痢疾症状效果显著,对于猪牛湿热痢疾症状的恢复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牛痢疾多因在暑热之季,饮水污秽不洁,或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泄泻日久,脾胃虚弱,以致湿热内蕴于肠,阻滞气血,损害肠道(发炎、溃疡、化脓)所致。若热胜于湿,伤及血分者,则下痢赤红或赤多自少;湿胜于热,伤及气分者,则下白痢或白多赤少;湿热俱盛,气血两伤,则下痢赤白相兼。笔者用东风散(原载《医方一盘珠》)加味,治疗耕牛痢疾68例,均获痊愈。 (一)方剂组成苍术40克、地榆50克、  相似文献   

12.
止痢散治疗牛痢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止痢散治疗牛痢疾李显华(贵州省施秉县兽防站556200)痢疾是由湿热毒邪郁结肠胃而引起下痢赤白、腹痛不安、频频努责、泻而不畅、里急后重为特征的疾病。笔者十多年来,用自拟止痢散治疗牛痢疾60余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1辨证分型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临...  相似文献   

13.
痢疾是湿邪热毒郁积胃肠引起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的一种疾病,粪便混有红白瘀膜,有时可传染其他牛只。笔者自2005年6月2日至2009年10月9日共收治牛痢疾22例,采用中药灌服和针刺脾俞、带脉、地户等穴的方法治疗,有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1病因本病一般发生于夏秋两季。由于湿热浸入脾胃,郁积肠内成毒。如常饮污浊脏水,或吃了江边河岸曾被洪水淹没过的青草,以及霉败的草料,均易招致本病。  相似文献   

14.
羊腹泻病是最常见的羊肠道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如羊群饮用冰冷不洁的饮水,甚至饮用冰冷污秽的饮水,羊群采食了带有冰霜的露水草或采食了被水淹日晒并带有大量泥土的草料以及发霉变质的草料等均有可能导致腹泻病发生。羊一旦发生腹泻病,不仅会严重影响病羊对草料的消化吸收,严重时还会影响羊群的繁育和育肥。一旦发现羊群中有羊发生腹泻病时,除了应及时追查导致羊群发生腹泻病的原因,并及时更换饲喂羊群的草料和饮水外,养羊场户不  相似文献   

15.
羊腹泻病是最常见的羊肠道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如羊群饮用冰冷不洁的饮水,甚至饮用冰冷污秽的饮水,羊群采食了带有冰霜的露水草或采食了被水淹日晒并带有大量泥土的草料以及发霉变质的草料等均有可能导致腹泻病发生。羊一旦发生腹泻病,不仅会严重影响病羊对草料的消化吸收,严重时还会影响羊群的繁育和育肥。  相似文献   

16.
牛在放牧或喂草料后的空档期即要进行规律性的反刍,反刍的意义在于将瘤胃中积存的粗纤维以逆呕的方式回到口腔中再咀嚼,粗纤维与唾液混合均匀后再次咽下,以利于草料的充分吸收与利用,这是牛重要的消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冬季给牛长期饲喂粗硬干草料,若饮水不足,易患百叶干病。此病用中草药治疗,不但疗效好且费用低廉,养殖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8.
牛肉因其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养牛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牛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受到疫病的侵袭,牛瘤胃酸中毒是影响牛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本文从中医角度的出发分析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牛胃肠炎是在牛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牛在患上牛胃肠炎后会损伤其胃肠功能,并常伴有并发症的可能,严重威胁了牛的健康,而不科学的使用治疗药物会加重牛的病情,对此,本文对牛胃肠炎的发病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气候潮湿,气温骤变,致使湿热郁蒸,气血阻滞,痢疾杆菌侵害牛肠道,引起牛下痢腹痛、赤白脓血为特征的流行性痢疾,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