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蜂群数量随着季節,管理技術和使用的蜂箱不同,出入很大。比如北方春季一群蜂僅有6—7框蜂,但是到了流蜜期則發展到25—30框;管理好的,蜂群很壯,管理差的,一群里虽有10个巢脾,但蜂数尚不足5—6框;春季的壯群,分群后又常成为很多小群。另外,有的使用10框标准箱,有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入秋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产品生产逐步转向越冬前准备,特别是转地蜂场,从9月份开始,陆续回乡,准备越冬.从近些年养蜂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11月份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内蜂粮储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群的群势要比定地饲养的群势强,在外界蜜源缺乏,而蜂群采蜜积极性仍然较高的晴好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盗蜂现象,影响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造成蜜蜂大量死亡,一些养蜂者为了泄私愤,故意在蜂蜜中添加农药引诱作盗蜂群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蜂群秋季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 ,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蜂产品产量高低的基础。“越冬蜂群要适龄 ,蜜足群强场地净。”这句话概括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 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是指 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 ,这批蜂须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 ,又进行了爽身排泄飞行 ,身体健壮。为了保证适龄蜂群的数量和质量 ,可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的中期 ,用产卵力强的新蜂王来代替产卵力弱的老蜂王 ,并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奖励饲喂 ,以促进蜂王产卵。在培育越冬适龄蜂的过程中 ,要保证巢内有足够的饲料 ,所以在最后一个蜜源期取蜜不可…  相似文献   

4.
分蜂     
自然分蜂春末夏初,外界气溫已經升高,蜜源植物陸續开放正是蜂群迅速增長的时期。这时养蜂人員必須要把蜂群培养成十分强壯,才能有獲得蜂蜜丰收的希望。但是由于幼蜂大量增加,雄蜂出現以及采入蜂巢中較多的蜂蜜,如果不及时擴大蜂巢和采取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六、蜂蜜高产群的繁育方法为获取主要蜜源或优质蜜源的高产稳产,可采取下列管理措施:在大流蜜前40天开始培育适龄采集蜂,培育方法如前所述;在大流蜜前20天复式移虫育王,隔日再移一批预备王台;移虫育王后7天开始组织新王交尾群,选择已有分蜂趋势的蜂群将蜂王用铁纱罩带几只工蜂扣在边  相似文献   

6.
中蜂是长白山区主要蜂种之一,性情较凶,盗性强,分蜂性强,能耐寒,嗅觉灵敏,越冬性好,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适应于长自山区的气候和蜜源条件;如管理方法得当,容易获得高产。近两年来,我们根据长白山区的气候和蜜源,结合中蜂特性初步摸索出一套中蜂的饲养方法,连续两年获得高产。每群平均产蜜量在70~80斤左右。一、春季管理长白山区的主要蜜源在夏季,蜂群从越冬后到采蜜期有三个多月的繁殖期,但由于春季气温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不利蜂群繁殖。因此,春季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是主要采蜜期,此时除了少数分蜂群和弱群外,多数是强群。因此,夏季管理实际上是流蜜期的管理。1主要采蜜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主要蜜源期夺取蜜浆高产,应该尽量使蜂群内的大批工蜂处于积极工作状态,集中力量采集花蜜,生产王浆1.1哺育适龄采集蜂按照工蜂的发育日期,哺育更多的适龄采集蜂要在主要蜜源期前二个半月开始,更换老王,选用产卵力高的新王,促进蜂群繁殖,培养强群。1.2修造巢脾,及时加继箱  相似文献   

8.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天斌 《中国蜂业》2010,61(9):23-24
<正>根据海南省周年气候和蜜源的变化规律以及养蜂生产规律,对海南省常年意蜂饲养管理进行总结,供在海南饲养意蜂者参考。一、9月份蜂群的管理彻底防治蜂螨,蜂群开始繁殖。1.情况特点在海南完成越夏后,一般蜂群群势下降至3~5框,蜂螨寄生率回升;这时是海南的台风季节,蜜粉源不足,主要有小棵含羞草等,9月10日左右水稻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采集葵花蜜源的养蜂人无不被一个残酷现实所困扰,那就是蜜蜂采完葵花蜜源后,蜂群群势急剧下降,造成垮蜂,严重影响蜂群越冬,给蜂农带来很大损失,这一现象就称为“蜜蜂葵花病”。1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其次是葵花流蜜后期,伴有荞麦和野菊花等辅助蜜源...  相似文献   

11.
荆条是华北夏季的主要蜜源之一。它以西部太行山脉为主,南北分布数百公里。在一般情况下,每群蜂可采蜜30~40公斤。最近几年,除本地蜂群外,转地到这里的外地蜂场越来越多。此地虽有“铁蜜源”的美称,但如场地选择不适,蜜源调查不周,蜂群管理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南方,冬季蜜源丰富,11~12月仍有山花开放。野菊花、油茶、冬桂花相继开放,这些都是冬季主要蜜源。天气好时,蜜蜂采集、繁殖两不误,蜂农忙不停。南方真正的越冬期很短,一般从12月至次年2月,此时外界无其他蜜源,蜂王开始停产,到2月底便可开始春繁。这段时间重点是保存蜂群实力,管理稍有不善,会造成群势下降,影响来年春繁。在南方蜂群越冬也希望天气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 ,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短促光照强 ,雨热同季 ,蜜源植物花期集中 ,具有发展养蜂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养蜂生产的持点 ,一是以定地和短途转地饲养为主 ;二是气候寒冷越冬期长 ( 6个月 ) ,宜强群为主 ;三是蜜源花期相对集中 ;四是专业户规模逐渐扩大 ,最大的养蜂户已有 1 2 0 0群蜂。现将我省四季管理的一般方法介绍如下 :一、春繁管理春季繁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越冬蜂的更新和群势的发展 ,使蜂群在椴树开花流蜜前强大起来。为了保证蜂群的迅速更新和发展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 )、蜂群出窖1 …  相似文献   

14.
从越冬蜂排泄飞行开始就进入了春季养蜂管理工作。由于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比较大,所以起始时间有所不同。但春季养蜂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保证蜂群越冬后能够顺利地渡过越冬蜂的更新时期,恢复和发展群势,以便能适时地充分利用主要蜜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川西北的草地蜜源(花期7~9月)就地秋繁、坚持冻蜂的蜂场不断减少。根据笔者在崇州市、都江堰市的蜂场调查来看,这与养蜂员未重视草地蜜源后期的管理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要保证来年春天强群春繁,油菜花期的高产稳产,就必须重视草地蜜源后期的蜂群管理。1 留足蜂群越冬蜜草地主要蜜源于8月中旬结束,辅助蜜源于9月下旬结束。应以储蜜为主,要求继箱群储蜜20 kg以上,积极进行早秋繁,早冻蜂工作,以减轻蜂群在返回盆地周围山上秋繁时拥挤,造成蜂群春衰,投产迟的不良后果。2 及时调整蜂群草地大蜜源生产末期,采集蜂骤减,应及时调整蜂…  相似文献   

16.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17.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宁波地区,10月上中旬蜂群开始发生油茶花烂子,在山区繁殖越冬蜂的蜂群,只好转到平原。这时外界蜜源稀少,蜜蜂活动造成群势下降,往往一个平箱到早春只剩下2~3框蜂。为保存蜂群的群势,减少飞翔活动的损失,1978~1979年我场进行了常温暗室贮藏的试验,证明贮藏后的  相似文献   

19.
盗蜂,是缺蜜源季节,外勤蜂从野外采不到花蜜,到处寻找采蜜的机会,经常出没在蜂群的巢门前,时常串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像发现蜜源那样招引更多的外勤蜂参加“偷盗活动”。如果被盗群有抵抗能力,就与盗蜂互相撕杀,驱盗蜂;如果被盗群无抵...  相似文献   

20.
春季蜂群繁殖速度的快慢,对蜂群当年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所以,应从早春开始,加强管理,为春末或夏初主要蜜源流蜜期积累工作蜂而培养强群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