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坡耕地是广大山地和丘陵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用地,同时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为进一步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选取8个市(州)的27个县(区)开展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共完成坡耕地改梯田5.66万hm~2。采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评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总结典型经验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谈谈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坡耕地综合治理已成为东北黑土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论述了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推行坡耕地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感谢县里在我们村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过治理后的坡耕地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明年开春后我们将组织全村群众大力种植油茶……"。2014年10月26日,沅陵县盘古乡三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朝顺在坡耕地治理现场高兴地对笔者描绘着全村人的致富梦。沅陵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涉及盘古乡董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沿河县抢抓水利扶贫试点机遇,借助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春风,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的"村民小包干"建管模式,为贵州省类似地区守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样板。"村民小包干"治理模式的精髓是"自选,放权于民;自建,承包到民;自管,把关在民;自用,管护靠民"。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广布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分急迫和必要。对云南省坡耕地面积、分布、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全省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探索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以期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地,也是目前广大山丘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用地。为进一步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和《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三五"专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四川省领导调研广安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012年4月19日,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到广安区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进行了调研,对广安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工程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有形象、有亮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五"以来,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146项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除险等水保重点项目,总投资7.6亿元,较"十一五"增长了5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548km~2。在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因地制宜推广彭阳县山水田林草路小流域综合治理、西吉县库坝池窖联合利用水资源、盐池县坝系工程建设与封禁治理相结合、隆德县梯田化建设等模式和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由综合防治向生态经济、清洁型流域转型,小面积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陕西省永寿县"十二五"期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对永寿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成效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治理任务完成良好,成果保存率和合格率较高,项目区选择措施适宜,布设合理;蓄水能力和保土能力增加明显,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县级配套资金均未到位。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国家开展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织金县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坡耕地综合治理,合理设计措施,推动公众参与综合治理工作,规范运作,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使坡耕地等重点部位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人为破坏水土保持设施行为得到遏制,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古县属太岳革命老区、省定贫困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县已建成运行饮水安全工程194处,受益人口73 553人,占到农村人口9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有力助推了扶贫攻坚。介绍了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成效、主要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阶段性决定了其工程造价的多次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为了使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更具有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效益,从技术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特点与其工程造价的关系,提出了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的实际案例,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编制中存在的主体工程单价与水土保持工程单价水平不一致、工程措施中项目设置和主体工程项目设计脱钩、施工临时工程费用和主体工程费用重复、独立费用编制依据不足、招标阶段水土保持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不适当的土地整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措施,会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避免重大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湖北丹江口青塘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实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用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项目的施工管理,实现投资、质量、进度三大控制,是工程发挥预期效益的中心环节。为此要选派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有效把握质量与进度。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xpectation of information searchers for all information to be available online, digital projects are growing in number and importance. These projects allow libraries to become producers, if not of content, then of new accessibility options for their patrons. One librarian's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a digital project in an academic setting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potential best practices for similar projects. Selection, coordination, standards, outsourcing, and funding of projects are all discussed.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relatively quickly and inexpensively, a useful, quality digital project.  相似文献   

18.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浑河流域乌兰察布市项目区,总面积为241.4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05.2km2。项目区于2002~2006年实施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7018.8hm2,其中水保林2006.2hm2,造林保存率总体达到92%以上。在造林过程中,从整地、选苗、栽植、管护、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今后的小流域治理及水保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ZHOU HUI-ZHEN 《土壤圈》1993,3(2):153-160
A SOTER(soil and terrain digital database) project at the scale of 1:500000 has been tested using the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ology in Hainan Province of tropical China.Soil and terrain map units were delineated by SOTER manual .An ARC/INFO GIS software has been used for grometric data storing and map editing,with attribute data stored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ASEIII PLU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拿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合作示范项目临泽项目区风沙危害严重、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体系稳定性差,直接威胁着绿洲的持续发展,项目区的经济特点和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对绿洲而言均具有代表性。通过3年综合治理,建成了以绿洲为中心,自边缘到外围的“扩、阻、固、封”相结合的防风固沙防护体系,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农田防护体系和水土资源利用格局。项目建设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措施得力、前期工作规范、注重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