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家蚕平面丝生产过程中,熟蚕的管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利用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开展平面丝制作试验,探索熟蚕管理技术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充分排粪尿的熟蚕制作平面丝落地蚕多,平面丝产量和质量降低;应用蜕皮激素可促排粪尿缩短排粪尿时间;冷藏保护分段排粪尿可降低熟蚕的强健性,死蚕和不化蛹蚕数量有小幅增加;适温排粪尿可提高平面丝的吐出率。建议选过熟期投蚕、26℃室温保护以增加平面丝吐出率,采取添食蜕皮激素和分段排粪尿的方法提高平面丝制作工效。  相似文献   

2.
由于环境或其它原因,在蚕桑生产中常出现许多在熟蚕后不能结茧的现象,使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论文从组织形态学的角度对不结茧蚕现象进行探究,发现大部分不结茧蚕在熟蚕前外观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到熟蚕时开始行动迟缓,持续几天后,部分蚕身体变得软化并死亡,死后部分蚕蚕体变黑。但有部分不结茧蚕熟蚕后可持续较长时间才死亡。对其进行解剖观察,发现不结茧蚕的中前部丝腺都变成黄色。对其丝腺进行切片观察发现:不结茧蚕的中部丝腺开始出现少量的空泡,而中前部丝腺的丝物质中则出现大量空泡,丝胶成团块状,推测这是造成蚕不吐丝结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于丽萍 《蚕学通讯》2002,22(2):27-27
平面丝是在蚕儿饲养过程中 ,通过改变蚕吐丝的条件 ,不给营茧的蔟具 ,将蚕放在平面物上 ,自然吐积成平面状的丝 ,然后经过脱胶而成。平面丝可直接加工成书画丝纸、贴绢、丝棉被以及多种工艺品。生产平面丝是蚕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其生产技术如下。1 平面物的准备蚕在老熟前每盒种要准备好 35~ 4 0平方米芦帘、竹帘等平面物。生产书画纸 ,要求表面光洁 ,可用塑料布摊在平面物上 ,再根据用途确定规格大小 ;生产丝棉以 1米宽、2米长为宜。2 蚕老熟要一致若蚕老熟不一致 ,吐丝就会终止不一 ,影响出丝率。使蚕老熟一致的方法是 :见熟5%后…  相似文献   

4.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6,43(4):70-70
答:以下不良环境会引起不结茧蚕发生:(1)大蚕期饲育中温度过高,叶质过嫩,内分泌腺易失调,引起丝腺发育异常;(2)蔟中高温多湿的情况下,不结茧蚕增多;(3)由于蔟室煤炭加温及熟蚕排尿和茧丝散发水分等原因,造成蔟室空气污染和多湿,熟蚕呼吸受到障  相似文献   

5.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吐出率较高,可达96.831%,产量较高;而超过200头/4 080cm2,呈现投放熟蚕密度越大,吐出率越低,产量低的趋势;投放熟蚕密度超过250头/4080cm2或514.59g/4080cm2,会影响平面丝揭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相似文献   

6.
张辉 《广西蚕业》2007,44(A02):17-17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在现实生产中会出现有些蚕熟后不吐丝,上蔟数天便死亡或吐少量浮丝不结茧的现象。而近年来在养蚕生产中不结茧蚕的现象发生越来越多,给蚕农带来一定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清蚕不结茧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卢德 《广西蚕业》2004,41(3):49-49
熟蚕不吐丝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1 、蚕已感染了某种病如中肠型脓病、细菌病或微粒子病等;2 、蚕有轻微的农药中毒或氟化物中毒;3 、过熟蚕上蔟,蚕已在蚕座上吐了一些丝,此时抓它上蔟,因受惊动而不再继续吐丝;4 、生蚕上蔟,或熟蚕上蔟过密,因蚕在蔟中爬行时间长,导致体力消耗过度而不吐丝;5 、高温闷热、湿度大或低温也会引起蚕不吐丝。蚕不吐丝有几种原因?@卢德!530007$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科  相似文献   

8.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在现实生产中会出现有些蚕熟后不吐丝,上蔟数天便死亡或吐少量浮丝不结茧的现象。而近年来在养蚕生产中不结茧蚕的现象发生越来越多,给蚕农带来一定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清蚕不结茧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进行  相似文献   

9.
张辉 《广西蚕业》2007,44(Z2):17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在现实生产中会出现有些蚕熟后不吐丝,上蔟数天便死亡或吐少量浮丝不结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家蚕5龄幼虫不同时期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5龄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同一区段的家蚕中部丝腺细胞在5龄第2天、第4天和熟蚕期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中部丝腺前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8个,第4天有16个,熟蚕期有24个;中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9个,第4天有33个,熟蚕期有30个;后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10个,第4天有7个,熟蚕期有25个。  相似文献   

11.
平面丝的研究价值及制作技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平面丝是改变熟蚕营茧蔟具,把蚕放在平面物上,按人们的需要,吐织成能大能小、可厚、可薄的丝布.厚的丝布可加工成丝绵、地毯、仿皮革,薄的可以做书画丝纸以及多种工艺品.我县1986年5期蚕有77户蚕农试养平面丝蚕种35.4张,共熟蚕2606.8公斤,生产平面丝223.1公斤,其中有丝纸13.5公斤,为388平方米,丝布1.35公斤,为24.93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5,(3):57-59
<正>蚕桑生产中常常发生熟蚕不吐丝,上蔟数天后死于蔟中,或吐出少量的丝而不结茧等情况,严重影响蚕农收入,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此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期望对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有所帮助,促进蚕农增收。1不结茧蚕发生原因分析1.1生理因素1.1.1丝腺异常。丝腺发育异常,出现丝腺过于肥大、丝腺内液状丝物质脱水不充分、中部或后部丝腺气管分布异常等,成为不结茧蚕。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中常常发生有些熟蚕上蔟后不能吐丝结茧,或者吐少量浮丝或平板丝,大多数不结茧的蚕数天后死亡,极少数变态或裸蛹,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市)的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3年产茧5400吨,占全地区当年蚕茧总产量的40%以上。但是1994年兴高宝三县(市)的中秋蚕全面发生了农药中毒和暴发蚕病,农药中毒面几乎达到100%,中毒蚕体色灰白,体壁缺乏弹性,行动滞呆,假熟,熟蚕不吐丝或乱吐丝。同时由于高温与微量农药中毒,抗病能力下降,蚕病暴发,大量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空头病。因农药中毒与蚕病暴发损失的蚕占饲养量的21%左右。能结茧的蚕其张单产只有15公斤多一点,总茧量比正常年景产茧量减少4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于丽萍 《蚕桑通报》2003,34(3):63-64
有些蚕儿上蔟后或静伏不动或到处乱爬,待体力不支时,掉到蔟下,或死亡,或卧伏。还有少数蚕儿上蔟后不吐丝也不死,就是不做茧。这类蚕统称“不结茧蚕”。产生不结茧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熟蚕神经麻痹,吐丝器官发生故障所致。究其原因:一是病原微生物侵害,破坏了蚕体机能和绢丝腺使其不能吐丝;二是轻微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中毒引起神经麻痹,较长时间不死也不吐丝,或吐一点平板丝;三是在大蚕期喂了过嫩或偏施氮肥的桑叶,造成蚕体血液中的水份、蛋白质含量过多,血液PH值下降,引起神经麻痹而不能吐丝结茧,或丝腺过分肥大,在头胸临界处压迫气管,使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有色茧色素物质在蚕体内的代谢机制,检测了有色茧主要色素物质的含量及其在家蚕5龄幼虫不同时期中肠、血液、丝腺组织中的消长变化,分析色素物质从中肠进入血液再转运到丝腺的时序差异。有色茧中,黄茧的色素以类胡萝卜素化合物为主,绿茧的色素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在家蚕5龄幼虫中肠、血液、中部丝腺、后部丝腺中的含量均呈现龄初低、龄末高的趋势,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熟蚕组织中的含量是中肠>血液>中部丝腺>后部丝腺;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在熟蚕组织中的含量是中部丝腺>后部丝腺>中肠>血液。2种色素物质含量变幅最大的是后部丝腺组织,结黄茧蚕和结绿茧蚕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增加406.55%、202.50%,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分别增加211.80%、250.84%。黄酮类化合物在5龄幼虫丝腺组织的绝对含量是结绿茧蚕大于结黄茧蚕,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在5龄幼虫丝腺组织的绝对含量是结黄茧蚕显著大于结绿茧蚕,与在不同颜色蚕茧中检测到的2种色素物质含量一致。研究结果提示:黄酮类化合物在5龄幼虫中肠组织中积累较多,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在丝腺组织中积累较多;丝腺组织中2种色素物质的含量与茧色密切相关;来自桑叶中的2种色素物质经中肠消化吸收后,再通过血液进入丝腺组织并产生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
家蚕自动上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仕贵  骆文 《四川蚕业》2005,33(2):35-36
近年来,各地蚕区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业的不断兴起,传统的人工捉蚕上蔟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经过多年摸索,终于摸索出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和高效益特点的家蚕自动上蔟新技术。此法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主要是利用熟蚕向上爬的生理特性,在家蚕老熟时,将所用蔟具(各种蔟具都能使用)直接铺放到蚕座上,使熟蚕自动爬上蔟具吐丝营茧。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凡采用自动上蔟法的蚕农均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用工,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有效地避免了过去人工捉熟蚕时造成的蚕体抓伤、扯伤和用蚕箔、筛子、盆子装盛熟蚕时造成的挤压等伤害,减少了蔟中病死蚕,增大了熟蚕结茧率,提高了蚕茧产量,且因自动上蔟蚕老熟齐一,上蔟后吐丝结茧快速,加之浮蚕少,减少了蚕尿对先结蚕茧的污染,提高了蚕茧品质,从而提高了养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问:春期蚕生不结茧蚕,在饲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呢? 答:熟蚕上簇后不寻找结茧场所,而沿簇的四周徘徊。其特证是蚕体肥大、环节肿胀膨大呈深黄色。这种状态的蚕称为不结茧蚕。在春蚕期发生的不结茧蚕,大部分是由于绢丝腺异常而引起的。 通常,如果熟蚕体内的丝腺分泌物不排出,蚕就不能化蛹,绢丝腺缢束而不能吐丝的蚕,不断地徘徊,不久便死亡。可以说绢丝腺异常是由于蚕体内激索分泌不平衡引起的,但对于蚕绢丝腺组织出现异常机理的详细情况,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相似文献   

19.
<正> 自八十年代中期时,以长江流域以及北方蚕区逐步推广使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但多丝量蚕品种,一般体质较弱,秋蚕期产量不稳定,繁育性能较差,难以发挥多丝量品种的特点和增产的潜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需求,制定出茧丝量与现行多丝量品种相当,强健性、耐氟性、繁育系数高于现行春用多丝量品种的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  相似文献   

20.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熟蚕上簇是用劳力铰多的环节之一。当前我省蚕区不少蚕户因执熟蚕上簇不及时,造成“莴边茧”增加,使茧质下降。在清新县浸潭镇和石潭镇调查了“新九×7532”和“东43×7·湘”两品种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收到了节省劳力,增加收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