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大棚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草莓—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草莓每667m~2产量2~2.5t、产值2万~3万元,甜瓜每667m~2产量2t、产值1.6万元,合计每667m~2产值3.6万~4.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草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棚草莓-黄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草莓667m~2产值3.6万元,黄瓜667m~2产值2.27万元,合计年667m~2产值5.8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本文从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草莓新品种"京藏香"休眠浅,在云南栽培表现为早熟品种,花芽分化早,丰产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露地栽培与大棚促成栽培适应性良好。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果实成熟,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达1 200 kg,大棚促成栽培每667 m~2产量达1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采用地膜加薄膜双层覆盖实施草莓提早上市栽培,在我镇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大棚种植相比,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管理简单等优点。一般从4月初上市,至6月初采收结束,667m~2产量1500kg左右,产值3000左右,667m~2效益2500元以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大棚草莓一甜玉米栽培模式的特点是草莓效益高、甜玉米栽培管理省力。从土壤管理角度考虑,草莓属浅根性作物,甜玉米为深根性作物,两者对土壤有改良作用,而且甜玉米采收结束后,茎叶翻入土壤,可有效保持土壤地力。近年来我们利用该栽培模式,草莓每667m~2产量1000~1500kg,产值1.5~2.5万元,最高达到3万元;甜玉米每667m~2产青果穗450~500kg,产值1500~2000元,累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现将大棚草莓一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10多年来,我县草莓生产区域不断扩大,生产面积与产量逐年增长,特别是设施草莓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我县沙河镇草莓种植大户孙涛摸索出了钢架大棚草莓五层覆盖促成栽培模式,经过2年生产实践,技术已经成熟,草莓667m2产量可达4000kg以上,667m2纯收入超20000元。现将该高效栽培模式的特点及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棚草莓追施沼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液是生产大棚草莓的优质有机肥,采用沼液与化肥配合使用技术,草莓周期667m2产量达2696㎏,平均公斤价15.2元,667m2效益41000元;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产品达到绿色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采用大棚草莓基质育苗和灵芝栽培进行轮作,667 m~2可产出优质种苗5万株,按照1元/株价格计算,667 m~2可产生收益5万元;667 m~2灵芝孢子粉可收集60 kg,按照2 000元/kg的价格计算,收益为12万元,667 m~2产出的灵芝幼茸和灵芝切片收益为5万元以上,667 m~2整个生长季收益在17万元以上。大棚草莓基质育苗与灵芝轮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县利用大棚种草莓,可使草莓上市期由翌年4月份提早到当年的11月底12月初,且上市周期可延长4—5个月。每667m~2产量达到1250-1500kg,产值15000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奉节县根据草莓和番茄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钢架大棚的保护功能,实现了低山地区越冬草莓—春番茄的高效间套种,667 m~2平均产量4 700 kg、纯收入26 950元,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合理安排茬口,科学间套复种,可大大提高瓜菜的产量和效益。东台市三仓镇官苴村农民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大棚甜瓜套种豇豆和毛豆生产技术,甜瓜667m~2产值9600元左右,豇豆667m~2产值6000元左右,毛豆667m~2产值3000元左右,667m~2平均总产值186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延庆大棚圆茄越夏长季节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兴明  刘慧  张亮  屈广琪 《蔬菜》2016,(5):18-20
为筛选适宜大棚生长的圆茄品种,从不同品种生育周期、植株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考查6个引进圆茄品种的大棚生长适应性和表现。结果表明:京茄6号667 m~2产量9 152 kg,较对照增产20.2%;京茄1号667 m~2产量8 844 kg,较对照增产16.2%;京茄黑骏667 m~2产量8 712 kg,较对照增产14.5%,且三者综合性状优良,在延庆地区大棚生产中表现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被视为果中珍品。草莓适应性强,具有结果早、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繁殖迅速、管理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投资少、收益高的经济作物。据调查,大棚草莓产量1000~1500kg/667m~2,产值10000元以上。发展草莓生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草莓已在六安市裕安区种植多年,为当地主要特色农产品,其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667 m~2产量可达1 000~1 500 kg,收益2万~3万元。从选择优良品种、选地、施足基肥、筑畦、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裕安区大棚草莓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白娟 《长江蔬菜》2016,(11):28-29
渝北区经济作物推广站根据草莓耐寒不耐热、苦瓜喜温不耐寒的特点,摸索出大棚草莓与苦瓜套种栽培技术,可使草莓和苦瓜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草莓产值为2.4万元,纯收入1.63万元;苦瓜产值0.7万元,纯收入5 800元;合计每667 m~2产值3.1万元,利润2.21万元。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模式多种多样,种植效益非常可观,一般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售价高达40~60元/kg,667 m~2毛利4万~6万元。为促进淮北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草莓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草莓种植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简易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特点1.1投入少,产出大简易大棚设施主要包括竹架、薄膜、滴管、输液泵等,每年每667m~2成本约2000元,地租金400~600元,生产的物化成本为1300元左右,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2005年我市简易大棚西瓜最高产量8000kg/667m~2,最低的5800kg/ 667m~2,最高售价2.40元/kg,最低售价1.10元/ kg。如按6000kg/667m~2、平均售价1.50元/kg计算,667m~2产值可达9000元,纯收入5000元/ 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20,(2):53-56
为大力推广应用微喷节水灌溉技术,使大兴地区春大棚蔬菜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目的,应用微喷节水灌溉技术,拟定3种不同微喷灌溉量,对茄子的长势、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春大棚茄子的最佳灌溉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灌水量在灌水前3 d和灌水后3 d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中,处理2(667 m~2单期灌溉23 m~3),土壤相对含水量处于80%~90%,土壤水分表现充足,且植株在长势方面表现为枝条健壮、茎杆粗壮,处理1(667 m~2单期灌水18 m~3)、处理3(667 m~2单期灌水28 m~3),土壤相对含水量评价为水量过低和过多,含水量过低使植株生长受阻,过多容易导致植株徒长,且造成水资源浪费;从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来看,处理2的667 m~2产量最高,为7 351 kg,比处理1和处理3分别提高18%和4.3%。因此,综上所述,667 m~2单期灌溉23 m~3处理可增强植株长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是本试验春大棚茄子微喷灌溉的最佳灌水量。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户稳粮增收,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水稻一大棚草莓”轮作模式6.67hm^2,实现稻谷产量550kg/667m^2,草莓产量1250kg/667m^2,每667m^2产值40000元,纯收入12000元,实现“稳粮增收千万工程”目标。文章介绍了水稻和大棚草莓轮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象湖镇引进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表现出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成本低、效益显著等特点。2013年象湖镇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面积达4hm~2,平均667m~2产量5000kg,667m~2产值1.2万元。加强番茄栽培管理,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现将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好、品质优、耐贮运、抗寒性较强的高产番茄品种,如金石王子1号。2培育壮苗11月~12月上旬播种,667m~2大田用种量8~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