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串叶松香草是近十年来引入我国的一种优良牧草,因其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很受人们重视,为了搞清它在内蒙古乌盟地区的适应性状,笔者做了四年的试验研究。发现它对本地区自然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播种后出苗较慢,第一年只进行营养生长;二年以后每年五月上旬返青,7月中旬孕蕾,8月初开花,花期很长。该草叶量大,植株高,花期平均株高155cm,根系发达,抗旱力强,但需在灌溉条件下栽培,自然状态下越冬率不高。仅有73.4%。入冬前灌一次水,可提高到87.5%,所以入冬前灌水对其越冬和翌年的返青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1 前言 串叶松香草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高产型饲料牧草,其饲用价值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我国于1979年引进试种,现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大面积种植。在我省,由于人们对这种牧草的优良特性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一直未能推广普及。 串叶松香草屑菊科多年生宿根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北美中部,18世纪引入欧洲,本世纪50年代前苏联对其饲料价值开始研究。我省于1982年开始试种, 相似文献
7.
8.
串叶松香草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酸、耐盐碱、耐热、耐寒、再生力强、栽培容易、鲜草量高、营养丰富及利用年限长等特点。在苏北沿海地区条件下,单株稀植株高1.5米左右,叶片30片左右。一般单株可产生5~7个分枝。栽培利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播种方法即:直播、育苗移栽或利用根茎的萌发作用分根移栽。直播的每公顷用种3~4.5公斤。2.加强田间管理及肥水管理;3.合理刈割,一般在本地区以3~5次为宜,累计公顷产鲜草可达75000~90000公斤;4.在利用方式上,一般应采用青贮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串叶松香草也叫菊花草、法国香槟草 ,原产北美中部高原地带 ,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易种植、抗病虫力强等优点 ,适合作草食畜禽的饲料。笔者从 1 997年开始种植串叶松香草 ,饲喂畜禽取得了很好效益。现将其相关资料和实践体会介绍如下。1 特征与特性串叶松香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系发达、粗壮且支根多。茎直立 ,具四棱 ,株高 2~ 3米 ,叶片宽大 ,呈长椭圆形 ,叶面有皱褶。头状花序 ,花盘直径 2~ 3厘米 ;种子为瘦果心脏形、扁平 ,呈褐色 ,边缘带翅 ,种子千粒重 3 0克。串叶松香草喜中性或微酸性土 ,耐酸 ,在酸性红壤土、沙土、粘土… 相似文献
11.
12.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越冬期间硅肥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越冬生理指标的关系以及不同冬灌处理对紫花苜蓿的越冬率的影响,为保障苜蓿越冬提供新的思路。本试验通过对比越冬期间田间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及植株根颈部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差异,分析了冬灌和硅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率最高的是最大冬灌水量处理的小区,且该处理越冬期间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春季土壤解冻后深层土壤的含水量也高于其他处理;硅肥可提高紫花苜蓿根颈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含量,可提高紫花苜蓿的抗寒性。本试验结果初步证明冬灌可提高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旨在对不同生长期串叶松香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提取液中类SOD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OD活力为标准,优化提取条件,并测定串叶松香草不同生长阶段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类SOD活性物质含量,同时对不同生长阶段提取液中羟自由基、1,1-二苯代苦味酞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丛期与开花期的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25,37℃水浴浸提12h,其提取液SOD活性分别为4030.12、4445.31U/g。与叶丛期相比,开花期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34.51%(P<0.01)、56.59%(P<0.01)和23.15%(P<0.01),开花期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提高205.65%(P<0.01)和12.20%(P<0.01)。综上,串叶松香草开花期比叶丛期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16.
串叶松香草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及瘤胃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生育期串叶松香草的营养物质变化以及干燥方法(烘干、自然晒干)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瘤胃降解动态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迟,串叶松香草营养物质变化同其他牧草相一致,但是其粗蛋白质含量下降速度较快,从莲座叶丛期到抽茎期其降幅可达25.62%。试验还表明,其再生草品质略低于头茬牧草,烘干可保存较多的营养物质获得优质的干草。根据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牧草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建议串叶松香草在抽茎—现蕾期刈割利用。 相似文献
17.
灌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Psathy rostachys juncea)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次数的小穗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和千粒重间差异显著(P<0.05),生殖枝数和生殖枝小穗数差异不显著;从返青到收获,灌水4次(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生殖枝数和小穗种子数最高,其实际种子产量也最高,达593.3 kg/hm2;不同灌水次数对生殖枝高度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酒泉、通辽、绥化3地同时进行了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行距是影响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第2年30 cm行距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50 cm,70 cm和90 cm行距处理;播种量对种子产量没有显著影响;3地间种子产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辽地区产量最高为1368.4 kg.hm-2,酒泉次之是1005.2 kg·hm-2,绥化最低为284.8 kg·hm-2。行距对无芒雀麦生殖枝数/m2和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无芒雀麦产量组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