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目的]研究信阳大棚草莓生长期间主要气象灾害指标和应用。[方法]利用信阳市气象局观测站气象资料和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的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主要资料,对信阳市农科院草莓种植园内气象要素光、温、水与棚内草莓产量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棚内温度与气温关系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在建立棚内温度与外界气象站气温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确立了大棚草莓生长期间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对策。[结论]在品种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草莓单产的高低受棚内气象条件和棚外气象灾害的共同影响。总结出草莓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预警指标,为信阳草莓生产期间开展气象专题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根据建立的指标,通过农业智慧气象小气候仪进行超极限温度报警和干旱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为大棚草莓生产管理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信阳市大棚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信阳大棚草莓生长期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及防御措施,利用信阳市气象局观测站气象资料和信阳市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主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莓苗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阶段性干旱和高温,草莓苗定植后至盖棚膜前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高温干旱、热阵雨和暴雨,草莓棚覆盖薄膜后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冻害。通过分析,确立了大棚草莓生长期间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对策。在品种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草莓单产受棚内气象条件和棚外气象灾害的共同影响,总结出草莓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预警指标,可为信阳草莓生产期间开展气象专题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规模化露地栽培相对粗放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气象生长条件,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实现优质生态管理,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将农民带上科学致富的快车道,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了葡萄栽培的农业气象生长条件指标,并针对各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如夏季人们最爱的西瓜,由于利用了大棚覆盖栽培技术,大大提前了其播种、定株期,成熟期提前到了5月初,比露地栽培提前约30.0 d,产量和效益均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效果。基于此,介绍早熟大棚西瓜栽培技术,为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志军  姚珙  江栋梁 《农技服务》2009,26(9):135-136
为了在规模化露地栽培相对粗放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气象生长条件,发挥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实现优质生态管理,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提高香沙芋的品质和产量,将农民带上科学致富的快车道,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研究了香沙芋栽培的农业气象生长条件指标,并针对各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西瓜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水果,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当前西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广泛,而且为了在各个季节都能实现西瓜生产,采用大棚栽种。盖州气候条件优越,深厚的沙壤土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大棚西瓜生产是盖州市设施农业的主要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研究影响盖州大棚西瓜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指导农民提高大棚种植水平,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西瓜生长习性概述西瓜是一种十分普通的水果,性寒、味甘,含有丰富的葡  相似文献   

7.
大棚番茄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其灾害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番茄大棚生产的农业气象生长条件指标,针对各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病虫草害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沙县西瓜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方法]选取长沙县1981~ 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棚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临时考察资料,通过对西瓜生长发育期与气象要素的平行观测方法,找出了影响长沙县西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提出了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对策.[结果]西瓜喜温、喜光、喜干燥,耐热、耐旱、不耐涝,其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长沙县西瓜成熟期日较差大,7~9月气温日较差为8.4~8.5℃,西瓜增重快,产量高,且西瓜含糖量高:影响长沙县西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冷害、阴雨寡照、暴雨强降水和后期的高温干旱,防御措施主要是适时播种、薄膜覆盖、科学管理、合理排灌、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结论]该研究为西瓜生产的安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孪井滩地区气候条件与西瓜生长气候条件的比较,得出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灌溉条件便利,适合西瓜产业的发展。并对西瓜种植期间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莘县气象局1981—2016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及莘县董杜庄镇西瓜种植基地大棚内的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莘县早春(2—5月)西瓜种植生育期内气候特征、三层膜大拱棚和四层膜大拱棚的增温效应和西瓜种植期内常见气象灾害影响,找出早春大拱棚西瓜种植适宜的定植时间,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特点给出合理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近11年莘县早春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年份之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尤其2、3、4月份变化幅度达5℃以上,多寒潮大风天气,但总体来说,莘县的气候能满足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大拱棚的增温效果明显,四层膜覆盖比三层膜覆盖效果更显著,尤其晴天日照充足增温效果特别显著。建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三层膜大棚2月中旬或下旬定植,四层膜大棚可提前到2月上旬或中旬定植,有利于西瓜提早成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花生田环保控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威胁花生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农药滥用、乱用等问题,根据生态区域花生田发生的主要有害生物种类,结合当地耕作习惯,通过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常用的技术措施,推广花生环保控害技术,制定了花生不同生育期推广的主要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花生病虫草害,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近33年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安徽省1978-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类型及其受灾面积资料,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及农业气象综合灾损模型,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年际波动大;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点为淮北地区最重,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地区次之,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及部分城市周边相对较轻.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受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暴雨洪涝>旱灾>风雹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其中暴雨洪涝和旱灾影响大,受灾程度重;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较轻年景出现频率为55%,其中灾害最轻年份为1981年,而较重年景占12%.灾害最重的年份为1991年.上述年景评估结果与安徽省农业受灾历史记录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9年辽宁农业气象条件,为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和灾害影响研究提供参考。2019年辽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为近5年最好,主要表现为旱田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条件较充足,成熟收获期农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籽粒继续增重。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但对农业影响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局地渍涝和阶段性干旱,干旱影响为近5年最轻,病虫害影响轻。实地调查显示,主产区农业气象利于粮食作物丰收,辽西地区玉米产量潜力得以发挥,但各地大豆籽粒灌浆不充分。  相似文献   

15.
白丽芹 《北京农业》2011,(36):131-132
2009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严重时可造成农业损失惨重,低温冻死一部分越冬虫害及虫卵,降低来年病虫害发展趋势,但造成了一部分冬小麦冻害和分蘖不足,苗情较差,对其产量基本无影响;降雪早致使未能及时收获的露地蔬菜受冻,积雪过重压塌损坏一部分蔬菜大棚和食用菌棚等设施,导致大棚蔬菜受冻,还造成牲畜、家禽圈舍倒塌,砸死砸伤家畜。因此,提高农业气象灾害认识,加强灾害性天气防御和应对,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朝阳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农业气候学原理和数理统计,选取主要经济作物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预警指标,以网络为依托建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综合数据库,规范市级农业气象服务及灾害检测系统流程。结果表明,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嫁接,快捷方便。设计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为地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经济,地方政府农业布局统筹安排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黑龙江省又是一个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大的省份,导致农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每年会因气象灾害造成一定的损失,更主要是会使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冲击,对保证农民收入稳定持续的增长存在一定的制约.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业气象灾害分布进行了介绍,从黑龙江省的基本情况出发,着重对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