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病原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 3月 ,某养鹅专业户的 70 0只 30日龄鹅中出现多只发病 ,发病后 ,虽然立即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 ,2 ml/只 ,同时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但疗效不明显。病鹅在发病后 3天开始出现死亡 ,至发病 7天 ,死亡达到高 收稿日期 :1998- 0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病毒分离鉴定的常规方法,从某番鸭养殖户自然死亡的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分离到的毒株试验感染1日龄敏感番鸭,其死亡率达100%,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并可回收到该病毒,分离毒株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4.
5.
6.
7.
近几年,鹅“白点病”频发。本研究从江苏沛县地区肝脏有坏死点的发病鹅中收集肝脏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进行病毒鉴定,并回归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毒株在鹅胚上生长良好;回归鹅能完全复制出临床中肝脏出现坏死点的病变,并能从实验鹅中重新分离到该病毒;对其主要抗原基因σC进行测序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番鸭呼肠孤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较近,同源性为89.6~98.9%。本研究证实了鹅“白点病”的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为该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鹅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副黏病毒病是自 1997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国外学者认为禽副黏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 ,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我国学者王永坤和辛朝安分别报道了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疾病爆发 ,他们分别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病例中分离到了对鹅具有强致病力的副黏病毒。随后 ,在上海、安徽、吉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也陆续报道发生鹅副黏病毒病。 2 0 0 1年 5月 ,我们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鹅场的发病鹅中分离到 1株对禽类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病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病毒形态结构观察和血清学检… 相似文献
9.
雏半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以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表面出现多量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和法氏囊出血为特征的病死雏半番鸭脏器中 ,以番鸭胚分离到病毒 ,经对分离的病毒株 (FZ2 株 )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以及血清定性中和试验等 ,发现该病毒无囊膜 ,直径为 5 5~ 70 nm;对氯仿处理敏感 ,对乙醚处理不敏感 ;无血凝活性 ;可被鸡关节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 ,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无血清学关系。据此 ,确定 FZ2 株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0.
11.
12.
鸭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某鸭场的病死番鸭肝脏中分离一株病毒,该病毒对雏鸭、种鸭、蛋鸭均可引起发病。接种鸭胚传至第6代时病毒对鸡红细胞的血凝性稳定,通常在72h开始致死非免疫鸭胚,死亡率为80%。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多呈现椭圆形,长轴为167~264nm,短轴为131~139nm,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无抗原相关性,能被禽副黏病毒I型阳性血清所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分离的病毒判定为鸭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13.
鸭副粘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安徽凤阳某患病肉鸭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素株对鸡红细胞具有凝集性,并可被康复鸭鸭血清和NDV阳性抗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抑制,结合血清中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回归试验和免疫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确认为鸭副粘病毒。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及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48.9h,1.80和2.45。表明该鸭副粘病天线离株具有新城疫病毒(NDV)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属强毒力毒株,并定名为WF00D株。 相似文献
14.
鸭新城疫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笔者从病鸭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新城疫毒力判定的标准和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1.79和2.45。采用已经发表的鸡新城疫病毒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鸭源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载体上,然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5.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通过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回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株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DHV标准血清所中和,证明分离的野毒株血清型为I型DHV,且毒力很强。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GenBank中新城疫病毒(NDV)L基因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Vp3基因的保守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及特异性、敏感性评价,建立了能同时检测鸭源NDV和MDPV的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鸭源NDV和MDPV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30和16 fg。同时使用该方法对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圆环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黄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鸭源NDV和MDP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鸭源NDV和MDPV感染的快速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DVH阳性的病死鸭肝脏分离到3株(CD、HB、XC)病毒,电镜下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直径30~40nm,对氯仿、pH3.0、50℃,60min的处理不敏感,分离毒连续传代3次,全部鸭胚在24~60h死亡,胚体呈弥散性充血、出血,其致死鸭胚的能力能够被Ⅰ型DHV高免血清中和。分离毒人工感染1日龄雏鸭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重新分离到相同病毒。间接免疫组化检测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雏鸭的肝、脾、肾等均呈现DVH阳性。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为Ⅰ型DHV,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from Muscovy duck,this study carried out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culture,Gram staining microscopy,pathogen detection,biochemical test,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PCR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drug resistance gene detection for Muscovy duck suspected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isolation showed that on the blood agar medium,the isolated bacteria grew creamy needle tip size colonies with smooth surface,neat edge,luster and translucency.The Gram-negative bacillus brevis was detected by Gram-negative staining microscopy,and it was named GZQN201907.In the biochemical test of GZQN201907,urea reaction was positive,but glucose,maltose,lactose and other biochemical reactions were negative.The 16S rRNA phylogenetic tree was in the same branch as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And the OmpA gene of PCR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isolated strain were positive.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sensitive to 18 antibiotics including cefuroxime,erythromycin and ceftazidime,moderately sensitive to carboxypicillin and ciprofloxacin,and sensitive to neomycin and cotrimoxazole.And the resistance genes could detect the β-lactam resistance genes VIM and TEM,tet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 tetB,macrolide resistance genes ermB and ermF.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drug resistance gene detection indicated that GZQN201907 showed the same resistance phenotype and gene detection results for β-lactam,tetracycline and macrolide.In the animal regression test,all the ducklings inoculated with GZQN201907 died within 72 h,while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ymptoms,indicating that GZQN201907 was virulent to the ducklings.One strain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from Muscovy duck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from muscovich.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疑似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中分离到 1 株鸭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可使 7 日龄健康鸭 100% 发病,发病鸭具有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病变,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和治疗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