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开发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国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科学的研究及其产业技术开发实验,历经“六五”和“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已经逐步在全国沿海展开,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成果及经验,丰富了增殖资源学的科学宝库和技术宝库,为推进采捕型渔业向增殖型渔业转变的历史进程,作出了创业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瞑目遐思,不禁为其所显示出来的增殖型渔业的光辉前景而神往。适逢《现代渔业信息》月刊主编陆忠康先生函示,要我撰稿讨论我国的海洋农牧化发展方向问题,经深思再三,终感偏处一隅,  相似文献   

2.
一种验证海蜇增殖放流回捕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洋  毕远溥 《水产科学》2006,25(3):150-151
自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取得“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生活史”研究成果以后,针对自然海域海蜇资源逐年减少的现状,又先后对“海蜇人工繁殖及繁殖机理”(1986~1987),“海蜇人工繁殖及增殖”(1985~1987),“黄海北部海蜇增殖”(1987~1993),“渤海海蜇增殖”(1991~1995)等专项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在诸多研究成果中,关于海蜇放流回捕率问题,至今尚未探讨出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资源面临生态环境恶化,数量锐减,市场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的现状。本文对养殖历史和产业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资源保护措施有待加强、产品加工不完善,利用率不高、养殖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足及缺乏养殖加工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加强科学监测,强化宣传保护,科学增殖放流,加大科研投入,进行种质资源及人工繁殖研究,提高蟾蜍及其制品加工利用广度和科技含量及引导合法养殖,扩大养殖产业规模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水产业登上新台阶,瓦房店市今年坚持以养虾为龙头产业,努力搞好两贝开发(筏贝、滩贝),加强浅海资源增殖与保护,形成综合发展的新格局。计划设立10个开发项目及20个典型单位,全面实施“551021”工程。  相似文献   

5.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水产学报》2022,46(8):1509-1524
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围绕资源增殖评估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方面的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渔业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五荒”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的部署,根据省农办《关于全省“五荒”资源开发利用调查方案》的要求,我局组织专人,对双鸭山、七台河市的“五荒”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全面了解了两市“五荒”开发利用的整体情况,并深入到乡村实地进行典型考查,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五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是保健食品的宝库,海洋生物资源是食物、饲料、药物以及贵重化合物的来源。“无鱼不具保健作用、无藻不是有药物特性”,目前海洋保健食品品种和数量均不多,因而开发海洋保健食品,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海水养殖是指利用滩涂、浅海水域,采用人工措施,促进放养的海产动、植物繁殖生长,培育出预期规格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海产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的养殖与增殖。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陆架传统渔场及其资源已经充分开发,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使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水养殖和增殖愈益受到世界广泛重视,成为70年代以来海洋开发中的一项新的产业。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在80年代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对虾养殖产量在1988年达到近20万吨,成为世界养虾大国。进入90年代以后,各地对海水养殖更加重视,如山东省、江苏省提…  相似文献   

9.
南海大型对虾种群资源修复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南海海区原来盛产的墨吉明对虾、长毛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等五种大型优势对虾资源显著减少。为了拯救和修复这些优质虾类资源,应加强增殖放流力度,规范科学的对虾增殖放流技术,逐渐到修复南海大型对虾资源,促进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在对虾资源增殖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完成了若干技术手段的研究,主要成果是对虾人工繁殖育苗技术、亲虾越冬培育技术,幼虾标志放流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成果,已经开发出巨大规模的养虾产业、苗种培育产业,成功地将对虾移植到了东海区,初步形成一支自然种群。还在黄海区的若干水域,用放流幼虾的办法建立了局部海域的对虾增殖事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用之  相似文献   

11.
<正> 八三年九月国务院曾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发展海洋渔业若干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从指导思想上扭转片面强调捕捞,忽视保护和增殖资源的偏向,”并指出:“改造渔场环境,人工放流苗种,增殖近海资源,是发展海洋渔业的一项战略措施。”本文想就秦皇岛近海水域中投放人工鱼礁,改造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渔业动态     
欧盟拟建造海洋渔业资源增殖船一份由西班牙ITZASI养殖公司提交的“关于建造高科技海洋渔业资源增殖船”提案已经被欧洲议会渔业委员会接受,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渔委会会议上他们着重讨论了如何为这项工程落实资金。委员们称,采用尖端技术恢复日益衰退的渔业资源势在必行,欧盟在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3,(6):34-35
4月19日,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徐兆礼研究员主持的项目“涉海工程生物资源影响及修复技术”成果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涉海工程生物资源影响及修复技术”由东海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联合承担。该项目在973、科技部公益性和农业部专项、水科院基金等的资助下,历经13年,基于覆盖东黄渤海11个纬度海域、150多万网次捕捞资料、20多万组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科学定位了渔业敏感保护目标、保护区域与敏感时段,建立了渔业敏感目标识别技术;构建了以幼体资源潜在增长价值损失为主体的生物资源损失量化评估技术体系;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攻克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技术难点,实现了生态补偿费征收的标准化和业务化运作;开发了适宜不同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技术,可消减区域氮、磷浓度达30%~60%,资源增殖的倍增经济效益高达5倍;研建了工程生态环保设计技术,可减少生物资源损失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滨海旅游业是海洋产业中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产业,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创汇多”等待点,选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对加快“海上山东”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着眼于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状况,以山东滨海旅游资源为分析基础,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与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从2002年11期开始以专题论坛的形式就长江人工放流问题展开了讨论,分别推出了中国水产科学研完院长江水产研完所张共忠教授的文章“长江人工放流”四大家鱼“问题商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沈俊宝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资源急需保护和增殖”。张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以长江历史资料分析为基础,目前不宜在长江水域投放“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应根据三峡大坝即将建成这一新情况对长江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护并增殖长江“四大家鱼”等鱼类资源:沈教授的主要观点是:人工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水产资源的普遍做法,长江“四大家鱼”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亟需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但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本期本刊推出中国科学研完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教授的文章“长江四大家鱼原种放流的历史与现实”,其主要观点是:四大家鱼和许多长江特有鱼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是长江流域独特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哺育的,其养育和保护必将有赖于其生态系统的完整。因此,保护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环境才是最根本的措施。在此,本刊编辑部再次诚邀关心长江渔业资源的各方人士,为有效保护和恢复长江渔业资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认识不清,尤其对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以及生态承载力知之甚少。亟需针对其人工鱼礁等生境营造的环境效应和增殖放流的资源补充效应开展理论印证和定量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些人为扰动的双重性。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90余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水动力环境特征、生源要素迁移过程、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局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关注了鱼礁群布局对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沉积物和生源要素演变的影响,以及在增殖放流等人为扰动下生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围绕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关键问题,从水动力驱动、生源要素表征、生物群落重建及生态系统健康等4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藻床等生境营造以及资源修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秀梅  纪棋严  胡成业  徐焕志  王一航  杨晓龙  郭浩宇 《水产学报》2023,51(11):119509-1-119509-15

海洋牧场建设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碳增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关于生境营造和资源增殖的基础理论薄弱,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认识不清,尤其对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实现过程,以及生态承载力知之甚少。亟需针对其人工鱼礁等生境营造的环境效应和增殖放流的资源补充效应开展理论印证和定量研究,以充分认识这些人为扰动的双重性。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90余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水动力环境特征、生源要素迁移过程、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和局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小尺度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关注了鱼礁群布局对牧场海域水动力环境、沉积物和生源要素演变的影响,以及在增殖放流等人为扰动下生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围绕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等关键问题,从水动力驱动、生源要素表征、生物群落重建及生态系统健康等4个方面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海藻床等生境营造以及资源修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象山港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回顾与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起步于1998年,目前这项工程对浙东沿海和象山港海区大黄鱼资源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沿海渔民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和综合管理方面,正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的放流苗种招标、检验检疫、公证公示、标记放流及成效评估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长效管理机制。为了更科学地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真正实现我省海洋经济水生动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对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一、增殖放流工作开展之背景我省是海洋与渔业经济大省,但…  相似文献   

19.
《河北渔业》2011,(5):F0004-F0004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在完成河北省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技术研究,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的课题“渤海湾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示范”和农业部种质资源养护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和国务院关于“积级发展远洋渔业”的指示,充分发挥舟山市海洋渔业的技术设备、和劳力资源的优势,增创外汇,减轻国内渔场的捕捞强度,保护近海渔业资源,舟山市政府着手筹建远洋渔业总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