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广西自2013年起大力推进石斑鱼产业的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广西冬季气温偏低、石斑鱼不能自然越冬的问题,成为石斑鱼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许多养殖者利用原有的虾、贝类育苗池进行石斑鱼工厂化养殖。2014年末,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受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委托,对广西石斑鱼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广西工厂化养殖选择的品种与网箱养殖模式和池塘养殖模式相同,主要为龙胆石斑和棕点石斑的杂交后代珍珠龙胆,采用的养殖方式也是仿照网箱养殖模式,即投放500克/尾左右的大苗,采用流水养殖,密度10~15尾/米2。一般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各种养殖方法和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广西海洋研究所以德国MegaFisch公司商业化对虾生产装置为基础进行土化改造,研制了经济适用型的跑道式养殖装置系统。笔者于2004年4月~8月对该养殖系统的对虾养殖池进行一茬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并初步建立了南美白对虾的高产养殖模式。一、养殖条件1.场地设置试验地点位于广西北海市的广西海洋研究所古  相似文献   

3.
为持续发掘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优势,科学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自净能力不强、养殖品种单一等系列问题,促进区域养殖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在总结广西地区实践经验基础上,全面掌握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综合利用各类技术资源,优化养殖模式,调整产业机构,加速推进广西渔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罗非鱼养殖极具地域特色,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三种模式:南宁精养模式、钦防半精养模式和合浦立体养殖模式。罗非鱼养殖成本主要有饲料、池塘租金、鱼种、药物、水电、人工(拉网、干池成本)等,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指导养殖户准备养殖所需资金,做出合理的养殖规划。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广西南宁地区罗非鱼池塘精养模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业者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提供借鉴。一、养殖条件1.池塘的选择选址池塘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养殖池塘共20口,为平均每口5亩左右的标准化池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4)
近些年来,广西的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在生猪疾病预防与环保养殖方面有了突破性成就,让生猪养殖效益进一步提升。对农村中小型猪场疾病防控措施和猪场环保养殖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探寻理想的全生态海水养殖模式@吴剑波$广西水产学校 @周运和$广西水产学校  相似文献   

7.
彭敏  肖珊  李咏梅 《中国水产》2009,(10):44-45
“南美白对虾良好水产养殖规范的研究与示范”是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广西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组在编制广西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良好池塘养殖规范”(已发布,标准号为DB45/T609—2009)的基础上,选择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万尾示范基地作为示范点,建立起南美白对虾良好池塘养殖规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永华 《淡水渔业》2005,(Z1):141-143
目前广西名特优水产养殖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其新品种和养殖模式的新趋势,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笔者分析广西640株致病菌对氟苯尼考等19种常用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广西水产养殖致病菌的耐药性依然严重,各养殖区域、各养殖模式和各类菌株的耐药性各不相同,表明细菌病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用药防治才能确保疗效. 一、材料和方法 1、菌株 来源于广西33个县区19个养殖品种326批次分离到的640株致病菌,其中G-杆菌61 1株、G+杆菌7株、G-球菌5株和G+球菌17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采访养殖户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沿海三市(北海、钦州、防城港)南美白对虾养殖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对虾产业发展科技规划提供参考。调查主要内容:养殖户的基本情况、养殖面积、养殖方式、种苗及饲料来源、产量及经济效益等。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对虾养殖以土塘单养为主,有向虾鱼生态混养方向发展的趋势;从业人员教育程度偏低,老龄化严重,专业技能欠缺严重,对动保产品和高端料认知不足;对虾苗种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广西对虾养殖。建议要加强对育种和成虾养殖的监控,结合企业提高养殖户的理念和水平,病害防治技术等,同时推广北方工厂化养殖模式本土化落地,促进广西对虾养殖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各种养殖方法和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广西海洋研究所以德国Mega Fisch公司商业化对虾生产装置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造,研制了经济适用型的跑道式养殖装置系统.笔者于2004年4月~8月对该养殖系统的对虾养殖池进行一茬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并初步建立了南美白对虾的高产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半咸水土塘养殖是广西北海市沿海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养殖方式,养殖面积近10万亩,南美白对虾、拟穴青蟹为最主要的两种养殖品种,养殖模式以单养为主,虾、蟹混养模式零星可见。该传统养殖模式易为村民掌握,投资少,但收益不乐观,养殖户信心也越来越差。为改变北海市海水养殖模式,提升当地水产养殖效益,广西区海洋研究所承担实施了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拟穴青蟹养殖系统优化及营养物质收支研究"课题,试验总面积80亩,2018年进行了拟穴青蟹、斑节对虾、缢蛏的不同放苗密度和不同搭配比例的试验,相比于传统单养,获得了较高的混养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该项目技术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3)
正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日印发《关于广西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方案》,2016—2017年,广西获得生猪养殖大县奖励以及位于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的各县,将选择养殖密度高、养殖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先行试点;2018—2019年,广西将全面完成各地禁养区养殖场的关闭或拆迁,清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广西官垌鱼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官垌鱼产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是广西的知名水产品牌,其中的"官垌草鱼"是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官垌鱼生态养殖模式是利用山区小坑塘、山泉常流水以及青饲料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以养殖草鱼为主的模式。该模式养殖的草鱼个体大、肉香爽滑、绿色无污染、无泥腥味,多年来蜚声省内外,并于2005年以主产地"官垌"为注册商标而得名。该养殖模式具有占地少、投资小、易于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解决罗非鱼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罗非鱼苗繁殖过剩、造成成品鱼上市时间延长和规格小等问题,提高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索了罗非鱼和斑点叉尾的混养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罗非鱼养殖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池塘的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罗非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提高罗非鱼养殖效益和促进广西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试验地点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4-10月在广西水产  相似文献   

16.
生态猪养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涵盖着喂养饲料、环境卫生、生态养殖技术选择、养殖模式选择等多个内容,且任何一个内容均会对生态猪养殖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谓生态猪养殖也就是保障猪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下生长,而这种环境的营造包括了废料的选择以及养殖技术的选择等。针对广西博白县地区的生态猪养殖情况,对生态猪养殖技术的要点以及养殖模式的合理性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广西钦州市不断创新大蚝养殖模式,致力于探索大蚝养殖新技术,从近岸养殖走向深海,极大地改善了大蚝品质,养殖速度和养殖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钦州大蚝产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一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Lieopenaeus Vannamei)在广西桂北地区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我们分别于2001至2002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现根据2002年养殖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摸索、探讨南美白对虾在淡水池塘环境条件下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一、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官垌鱼”养殖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健康、生态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官垌鱼”养殖的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官垌鱼”养殖在广西浦北县官垌、六碾、平睦三镇农村的养殖历史悠久,到目前为止已有60年的历史,成为广西浦北县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官垌鱼”是广西浦北县水产业的拳头产品;2006年,“官垌鱼”养殖模式成为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示范场(区)之后,  相似文献   

20.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稻渔共生的新型复合立体稻田养殖技术模式,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三江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广西北部山区,自古以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至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