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以φ2mm轧花钢丝网为笼底材料,制作半网和全网床面仔猪保育笼的方法,并系统地比较了两种床面饲养180头36-70日龄约花F1代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半网床面和全网床面饲养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4.0±31)g、(282.9±41)g,前者比后者高71.1g(P<0.01);饲料利用率分别为1.77%,2.02%,前者比后者高0.25%;半网床饲养的仔猪成活率为93.3%,比全网床85.6%提高7.7%(P<0.05)。在半网床饲养条件下,每头仔猪销售收入增加22.18元。这两种笼的制造成本仅为75.00元/笼,而现在广泛使用的钢筋床面仔猪保育笼成本为760.00元/笼,即每只网笼的成本仅为钢筋笼的10%左右,可大幅度降低保育舍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2.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孙宝权 《畜牧与兽医》2005,37(12):61-62
淮安某猪场存栏外种母猪600头,采取自繁自养。2005年元月中旬2幢分娩舍即将断奶的仔猪共计300头,部分猪只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呼吸加快,发病率为15%。20日2间保育舍体重8-10kg的保育猪共计378头也零星出现体温高,腹泻,耳发绀,腹下后躯出现出血斑点。使用复方增效磺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三七二止泻灵无显著疗效,后又曾使用头孢拉定、30%氟苯尼考等药物也没有好转,到25日病情波及6间分娩舍、6间保育舍。从元月14日到2月6日分娩舍1499头哺乳仔猪死亡508头,死亡率为33.89%;保育猪991头,死亡633头,死亡率63.87%。其中一间保育舍308头,死亡278头,死亡率达90.26%。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23~27日龄健康、体况相近的保育仔猪224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的防御素,观察保育仔猪采食防御素的效果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保育仔猪曰增重提高了10.31%(P〈0.05),料重比降低了11.3l%(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防御素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17.81。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保育阶段饲养管理操作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保育舍工作任务 (1)负责全年断奶——断奶后5周龄保育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治疗工作。(2)确保保育猪成活率达到98%以上,转栏头重24kg以上,料肉比控制在1.55:1以内。(3)保育猪全期食料26kg左右,其中,小猪料不得少于6k。(4)全面做好保育舍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8kg左右)的健康断奶保育仔猪1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吨日粮中添加3kg酵母核酸,以研究酵母核酸对保育仔猪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期为四周。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酵母核酸可极显著地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俨〈0.01),降低保育期的饲料系数(P〈0.01)。同时酵母核酸表现出降低仔猪腹泻的趋势(P〉0.05)。试验结果还提示,酵母核酸对于降低仔猪免疫应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多数由葡萄球菌引起,常发生于1~6周龄的仔猪,以15~20日龄发病最多。发生率虽不高,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但死亡淘汰率较高,为20%~80%。我省某猪场,饲养母猪125头,保育仔猪146头,哺乳仔猪78头。2004年11月5~15日,该场仔猪15头发病,死亡3头,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大部分皮肤呈龟背样结痂。经笔者诊断为猪渗出性皮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11头,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确保育肥猪快速生长的关键,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做好断奶仔猪过渡转舍工作规模化猪场仔猪一般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刚断奶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为使其安全转入保育舍饲养,必须做好饲料、饲养、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过好断奶关。主要措施是:①断奶前3天母猪要限制喂料量和哺乳次数,促进仔猪在断奶前采食较多饲料,帮助仔猪由吃母乳逐渐改为吃固体饲料,以防发生营养性腹泻。②要维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紫苏、单宁酸对保育前期仔猪生长,胜能的影响。试验设计按公母各半、胎次相近、日龄相近、单头称重、饲料编号盲试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紫苏提取物对保育前期仔猪的头日增重和头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40%、2.61%,料重比降低5.26%,单位饲料增重成本减少1.98%;添加单宁酸组头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8%、7.63%,头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8.29%(P〈0.05),增重成本减少6.54%;整个试验期间各试验组腹泻率较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保育猪智能化液态料饲喂系统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24头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批次健康断奶三杂仔猪进行分组饲养。其中,试验组(112头)应用智能化饲喂器,对照组(112头)使用传统人工投料,从仔猪28日龄断奶开始,饲养至70日龄保育结束。除去5头死淘数,统计结果得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头均增重显著提高(21.51 kg VS 18.30 kg),平均耗料量更低(26.04 kg VS 27.42 kg),饲料转化效率也更高(料肉比1.21 VS 1.50),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Φ2mm轧花钢丝网为笼底材料 ,制作半网和全网床面仔猪保育笼的方法 ,并系统地比较了两种床面饲养 1 80头 36~ 70日龄约花F1 代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 :半网床面和全网床面饲养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4 .0± 31 ) g、(2 82 .9± 41 )g ,前者比后者高 71 .1 g(P <0 .0 1 ) ;饲料利用率分别为 1 .77% ,2 .0 2 % ,前者比后者高 0 .2 5 % ;半网床饲养的仔猪成活率为 93 .3 % ,比全网床 85 .6 %提高 7.7% (P <0 .0 5)。在半网床饲养条件下 ,每头仔猪销售收入增加 2 2 .1 8元。这两种笼的制造成本仅为 75 .0 0元 /笼 ,而现在广泛使用的钢筋床面仔猪保育笼成本为 760 .0 0元 /笼 ,即每只网笼的成本仅为钢筋笼的 1 0 %左右 ,可大幅度降低保育舍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2.
将280头腹泻的保育仔猪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Ⅰ组86头,Ⅱ组116头,Ⅲ组33头,Ⅳ组45头,分别用灭病灵、氯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治疗。试验结果表明,Ⅰ组疗效最好,总治愈率为95.4%;Ⅱ组的总治愈率为85.3%;Ⅲ组的总治愈率为78.8%;Ⅳ组的治疗效果最差,总治愈率为66.7%。  相似文献   

13.
对本场1999年9985头断奶仔猪在保育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场保育期仔猪死亡率5.15%;弱仔死亡率66.13%;断奶后第1、2、3周及4周以后各周龄段的死亡率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8.4%、41.63%、21.12%和8.75%;腹泻、其它疫病、寒冷引起堆叠而亡数分别占死亡总数的62.84%、18.68%和13.03%。同时针对不同周龄段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了提高成活率,减少死亡的相应  相似文献   

14.
规模猪场保育猪一般采用双列式单元舍高床分群栏养,每栏放养≤30头,每头占栏面积≥0.5m^2。每个单元舍饲养头数和分娩哺乳单元舍断奶仔猪头数相等,每批饲养头数≥500头。其生产工艺大致如下。1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5日广东江门市某猪场4栋2单元42日龄保育仔猪突然发病,至第2天上午,发病率为15%左右,死亡10头。经3d的药物治疗(饮水给药,剂量为阿莫西林0.7gag,新霉素0.6g/kg),无明显效果。4月8日场内兽医工作人员立即组织饲养员,选取症状较为严重的猪解剖,取内脏病变组织做病料,制作自家苗,对整个保育群进行免疫,免疫剂量为3ml/头,1周后,整体猪群仍有零星发病。到16日晚1栋2单元40日龄保育仔猪也突然发病,到第2天中午,死亡12头,发病率为10%左右,病死率为50%以上。最后技术人员根据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剖解病理变化、实验室病原分离鉴定等,确诊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接近的6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猪,其70日龄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26.96±3.51)kg、(485±75)g和1.55∶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仔猪增0.17 kg(P>0.05)、提高8 g(P>0.05)和降低0.01 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发酵床圈栏可替代普通圈栏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饲养密度对荣昌保育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提高荣昌猪保育阶段的健康水平、成活率为目的,设计了不同饲养密度试验研究。将240头健康的仔猪,随机分配到4栋猪舍,每栋猪舍3个不同饲养密度圈栏,每圈栏20头仔猪。4个试验组圈栏内均设置加装流量计1个,鸭嘴式饮水器2个。实验发现:(1)群体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仔猪的日增重。对比0.3m2/头、0.4m2/头、0.5m2/头3种饲养密度,0.5m2/头的荣昌仔猪饲养密度能有效增加仔猪的日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仔猪的日增重;(2)在相同群体大小下,饲养密度0.5m2/头有利于仔猪摄入较多的水量;从仔猪发病率的统计数据发现,0.4m2/头和0.5m2/头的饲养密度均能减少仔猪疾病的发生。结果表明:0.5m2/头的饲养密度能有效地增加仔猪的日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促进仔猪摄入较多的水量,从而利于仔猪的日增重,同时减少仔猪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饲养5周-6周,此阶段称为仔猪保育阶段。饲养保育仔猪的工作重点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各种应激因素;采取预防保健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配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日粮,科学饲养。总之要确保仔猪在保育期内有较高的育成率,为以后的生长阶段和育肥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禄劝县翠华乡仔猪下痢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华乡是禄劝县的商品仔猪生产基地之一,农户养殖绝大部分都以散养为主。2007年生猪存栏21870头,能繁母猪3200头,产仔猪5860窝61530头,窝均产仔达10.5头。由于仔猪下痢的原因,使仔猪成活率低,直接损失14650头,死亡率达23.8%,发病后仔猪生长缓慢,严重者发生死亡。由于养殖户缺乏仔猪培育及保育的饲养技术和经验,仔猪下痢仍是仔猪饲养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翠华乡仔猪生产,给养猪户、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保育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所以提供健康、均匀的断奶仔猪对保育舍的生产有帮助。 保证每头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初期只能靠被动免疫获得抗体从而增强抵抗力,减少保育期部分疾病的发生。补铁应采用铁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